观昆曲《红楼寻梦》节目小感(二)
除了上篇说到的罗晨雪,在《红楼寻梦》中还发现一些昆曲的青年演员也是我很喜欢的,主要列举几个印象深刻的吧。
“薛宝钗”组的邵天帅也是我很喜欢的,虽然我感觉她在舞台上下一定是反差很大的人,从名字上我就觉得她一定是一个有点男孩子气、豪爽开朗的女孩,但是看到她扮上之后演杜丽娘,简直是太迷人了,那种动作和眼神,非常有中国古代大家闺秀的没美。当然,虽然个性是男孩子气的,但是这个女孩不扮上的时候也能看出长得真是漂亮,皮肤白皙,鼻梁挺直,加上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而且,别人展示的才艺都是比较古典的,她则画了比较现代的漫画,而且画得还相当不错,真算得上是一位比较“特别”的昆曲演员了。听说她还演过昆曲《怜香伴》,其实我和小雯都很期待看她的这部戏的,毕竟《怜香伴》是很少上演而且原著就是有点小争议并且被我们用来指代某种感情的暗语。只是我们错过了那时候的演出,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看,还是那句话,演成什么样起码也要去看一下。在网上看到了剧照,倒是觉得服装什么的很精美,希望以后我们还能有机会看到吧。在微博上看到邵天帅,觉得她应该是一个对戏迷还比较热情的演员吧,每次的评论她都会认真的回复,并且非常谦虚。
又跑题了!继续说“黛玉组”,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单雯同学,她和罗晨雪都是在省昆工作,在省昆的青年女演员中,我也是最喜欢罗晨雪和单雯。青春版的《1699桃花扇》是她演前半场的李香君,罗晨雪演后半场的李香君,那部戏首演的时候,单雯16岁,罗晨雪18岁,都非常符合剧中人物的年龄。单雯出生于戏曲世家,自多了一份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大气,后来看过她和李旭丹在《青春戏苑》做的那期“如花美眷,花样年华”的节目,算是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很佩服这个女孩在母亲都说了要吃苦的情况下,还能有这么一种“自找苦吃”的精神,并且一直努力的走到今天。想来导演也是很会安排的吧。单雯看上去更加的妩媚、开朗、活泼,比较适合演“喜”和雍容一点的人物,如果用京剧的流派来形容通的话,我觉得比较像梅派。罗晨雪则更加的沉静、深邃、内敛,适合诠释那种有些“愁”、幽怨或者是比较有个性的人物,加上她还演刺杀旦,所以从京剧的流派来打比方,她像是程派和尚派的结合。当然比喻不一定那么妥帖,我只是说说我自己的感觉。
黛玉组另一个让我很关注甚至是让我为她流下眼泪的演员是永嘉昆剧团的由腾腾,就因为她说了一段,本来她是不太想来参这次比赛的,因为她觉得他们团受条件所限没有什么适合参加比赛的剧目,但是她身边很多老师、朋友都在鼓励她,所以她最终还是站在了这个舞台上,比赛之后,又听到评委对她的鼓励,说大家也都知道永嘉昆剧团的生存状况,但是由腾腾这个名字在昆曲界已经是很响亮的了。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评委说这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就吧嗒吧嗒掉了下来,甚至以后我给小雯讲起此事,眼泪又一次落了下来,当时小雯同学就感同身受的拼命点头,小萌同学干脆说:“唉,你确实不应该是白羊座,你确实像双鱼座。”(其实我真是白羊座,只是我的生日离双鱼座很近,而且我妈妈说我比预产期晚出生了几天,不然我确实应该是双鱼座,唉,我努力希望自己不要成为多愁善感、伤春悲秋的双鱼座,结果还是像了双鱼座。)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戏曲演员的艰难我都会忍不住各种哭,然后至少当时觉得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
此外,这组的缪丹我也有点小喜欢,可能是因为我很喜欢《玉簪记》中的陈妙常,所以看完那段,听到陈妙常要弹一段《潇湘水云》,后来一定要古琴老师教我这段,可惜太难,现在我的水平还学不会。
在这次比赛中,那个叫田妙然的小姑娘也让我印象颇为深刻,虽然听她说学戏的时间很短,但是因为灵气逼人,长得也很可爱,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她,后来在看《陶然情》的时候在后台居然见到了她,这一次她演的平儿也非常不错,关于这个还是在后面去说吧。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比较怜香惜玉,还比较阿姨控,所以我对宝玉组的演员关注的不多,但是,这次出演宝玉的翁佳慧和施夏明还是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翁佳慧,因为她的才艺展示是弹古琴,虽然她弹的《秋风辞》并不是一首很难的曲子,但可能因为是学过昆曲的人,昆曲和古琴又有很多相通之处,所以她的演奏能够得其精髓和要领。只是,我没有想到,在看完这两场演出之后,才发现,带给我最多感动和震撼的是这两位“宝玉”,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是这出戏的主角,主要的戏份都在他们身上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