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昆曲发端于元明之际的昆山腔,而当时推动昆山腔最终形成最为显著、最关键性的群体活动,便是元末昆山顾阿瑛主导组织的玉山雅集。而玉山雅集就有无锡人的参与,这就是元代著名文人画家倪云林,他是顾阿瑛的远亲,同时也因为才艺卓绝,成为玉山雅集的主要成员,可以想见,倪云林参与和见证了初始期昆山腔的打磨与成熟。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后,无锡一直是盛唱昆曲的地区之一。昆曲是明清时期文人士大夫最热衷的一种文艺娱乐活动,官宦豪门往往拥有私人戏班,这种戏班称为家班,无锡历史上的家班非常著名。万历年间,邹迪光就拥有两套家班,“优童之选,极一时之选”,其家班规模与优伶质量都堪称江南之最。当时邹家班能演全本55出《牡丹亭》,邹家也曾邀请汤显祖亲临戏场观摩。同时期,还有寄畅园主人的秦家班,《寄畅园闻歌记》记载了寄畅园曲叙的盛况,此记留存了魏良辅创立水磨腔、革新昆曲的原始情况,也记载了参与昆曲改革的陈梦莹、顾渭滨等无锡人的事迹,并提及这些人“善吹箫管”。 “善吹箫管”后来成为后世无锡曲家的一个传统特长。例如沈养卿、华雁臣、杨荫浏等均擅长笛箫。除了著名的邹家班、秦家班,历史上还有顾可学、顾自成(号泾白,顾宪成之兄)、葛救民、安如山等二十余位地方缙绅家班的记载。无锡昆曲家班之盛、之强、之有名,以致当时有“到仔无锡莫张口”之说,也慢慢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无锡唱口”的基础。
但家班的盛行没有持续很久,一方面,明末清初江南社会经济有所衰退,士大夫们渐渐无力供养家乐;另一方面,政府对官僚仕绅的生活管束逐步严格,不准蓄养家伎和置备家乐,所以到了清代雍正以后,士夫层面的舞台演出几近绝响。爱好昆曲的士夫们却因此不得不从观赏者变成参与者,先是客串,而后清唱自娱。清唱活动由此逐步在文人士夫中流行,清唱文人间的团体也应运而生,团体一般称为“曲局”。其中无锡曲友创办的“曲局”即后来天韵社。这是我国历史最久、最著名的清唱昆曲的团体。
无锡曲局一般认为创设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清代道光三十年,曲局设在无锡城内盛巷有竹居(曹安和祖宅),由邑人徐增寿主持社务和教授弟子,徐增寿精于词曲,主导曲局宗《纳书楹曲谱》,《纳书楹曲谱》由苏州著名曲家叶堂整理编定,叶堂曲学受传于苏州著名的大曲家徐灵胎,叶堂创立的叶派唱法成为后世清唱曲家习曲的标准,《纳书楹曲谱》也是当时无锡曲局清唱曲友的唯一范本。叶堂在《纳书楹曲谱》中提倡一种“天籁无方”的清唱法则和审美理念,“天籁无方”来源于《庄子》,这个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无锡的清唱曲友,天韵社的名称大概就来源于此。“天韵”取自“天然元音”之意,天然元音与天籁无方一脉相承。辛亥革命后,曲局得到政地方当事者的注意,曲友为了与官方打交道及自身宣传的需要,将曲局正式定名为“天韵社”,活动地点设在无锡城中公园“兰簃”之北的两间平屋 (后扩建为同庚厅)。
天韵社在徐增寿时期,出了徐苹香、陆振声、蒋旸谷、张敏斋、惠杏邨等曲学人才,堪称一时之秀,发展到清末同光时期,社众善度曲者已有七八十人,甚至一度超过百余名。当时曲局分设南北两局,另在东亭、八士桥、安镇、石塘湾等处设有分支。直至辛亥革命后,社员仍有七八十名。
由于天韵社仪轨谨严、教授得法,天韵社自道光之后,人才辈出,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吴畹卿、杨荫浏、朱勤甫、沈养卿等人。吴畹卿(1847-1926),名增祺,以字行。其出身于无锡米商家庭,曲学、音乐师承徐增寿、蒋旸谷、惠杏邨等人,他“精音韵,善度曲、工三弦,尤擅长琵琶、曲笛,为梁溪清曲集大成者。”1875年起,吴畹卿出任天韵社曲师,主持社务和教学达数十年。他在江南一带很有名望。梅兰芳、韩世昌等京昆大师都曾受教于畹老的弟子赵子敬。杨荫浏的昆曲、笛笙、三弦和琵琶等技艺也得其真传,杨荫浏是吴畹卿最有代表性的弟子。杨荫浏(1899~1984),字亮卿,音乐教育家。他是公认的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他对无锡道教音乐、青城山道教音乐、中国基督教圣乐、北京智化寺音乐、西安鼓乐、五台山寺庙音乐、湖南宗教音乐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堪称宗教音乐研究领域的先锋。杨荫浏毕生著述除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外,先后出版著作27 种,论文近百篇,在我国民族音乐学术的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朱勤甫的“南鼓王”称号、乐述先的拿手清唱以及沈养卿的高超笛艺都是在天韵社这个艺术熔炉里炼就。
正因为天韵社人才济济,所以天韵社的活动也影响很大,1922年,天韵社与上海著名曲家俞粟庐、俞振飞父子及穆藕初等人在无锡新世界旅社大厅会唱,活动使天韵社在江南一带声名更盛;1936年天韵社与北方昆曲团体“谷音社”会唱,期间,杨荫浏的曲笛与曹安和的清唱得到了俞平伯及谷音社同仁的好评,一时有“南有天韵、北有谷音”之誉。
1927年后,由于时局不稳,部分曲家年老去世,天韵社逐步冷落。抗战时期天韵社被迫停止活动,直到抗战结束后的 1948年2月26日,天韵社由范鸣琴(1878-1954)在城中公园第一次复社,曲社活动断断续续延至50年代初,因多种原因天韵社完全停止活动。
天韵社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声名最著的清唱曲社,不仅出了一批大曲家,其中曹安和是天韵社最后一位教授文人唱曲的曲家,她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教曲直至晚年,使天韵社的文人清唱传统有所延续和保留。同时天韵社也培养了许多卓越的民乐大家,从而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也因此成就了无锡“民乐之乡”的美誉。
昆曲历来有清工与戏工之分流,天韵社在清唱一派中的地位之崇高前已有述。在戏工传承方面,无锡的沈氏昆曲世家可谓功勋卓著,沈寿林(1825-1890)出生于无锡洛社,原来以铜锡器制作为业,因酷爱昆曲,弃行学曲,经过发展,后来与子侄家族成员沈月泉、沈斌泉、许彩金、沈海珊等人组成蜚声江浙的全福班。在二十世纪初,昆剧急遽衰弱,濒临灭绝的危险。由贝晋眉、张紫东及穆藕初等有识之士发起和组建苏州昆曲传习所,延请一批老艺人培养年轻的昆曲学生,以延续昆曲的种子,其中沈月泉、沈斌泉兄弟就是传习所内最主要的教师,主持全所教习,被称为“大先生”、“二先生”,培养了顾传玠、朱传茗、王传淞、邵传镛等一大批后来承前启后的传字辈昆曲人才。许多当代的著名昆曲演员也出自其第三代沈氏家族成员沈传芷、沈传锟、沈传璞等人的门下。因而近世无锡沈氏世家对传承古老艺术、延续昆剧生命的贡献巨大。
因此,在历史上,无论是清唱的传统还是剧唱的流脉,无锡和昆曲的渊源都非常之深,并且贡献和影响巨大。可是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无锡自五十年代后,昆曲活动几近绝迹,本地天韵社老成员的度曲技艺也无传人可续。到了本世纪,不少邻近城市都有了曲社的活动,但历史上作为昆曲重镇的无锡却长期是空白。这现象也引发了一些昆曲前辈的关注和惋惜。
本世纪初,无锡有顾颖、王晓、潘一东、王晓军等人先后在苏州学习古琴,因而结识了苏州许多昆曲前辈,有著名昆曲泰斗顾笃璜、昆曲专家周秦和苏昆主笛顾再欣等人,在前辈老师的影响和熏陶下,他们在习琴之余开始有系统地欣赏昆曲和学习昆曲基础知识,同时也带动了周围的一批琴人及好友成为爱好者。顾笃璜老先生和周秦老师等人看到无锡有了这些素质相对较好的爱好者,又具备一些场所可供活动,并且琴社也办得比较顺利,发展较快,他们就有支持无锡曲友恢复天韵社的想法,因此对顾颖、潘一东等人有所嘱托。于是顾、潘等人在2010年底着手准备,开始采访了一些天韵社老成员的后人,留下了一部分录音录像与书证,收集了一些天韵社原始文献。到了2013年7月,经周秦老师介绍,潘、顾结识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复社组织人陈倩;同时因为万和昆曲公益剧场的定期举办,在锡城新培育了一批昆曲爱好者,复社条件逐步具备,经过协商与准备,复社由顾颖、陈倩、潘一东发起,陈倩主要运作筹办。经过半年工作,在苏州昆曲前辈及无锡文化领域领导的关心下,通过广大曲友热忱无私的努力,天韵社于2013年12月15日在中国民乐博物馆顺利复社,昆曲泰斗顾笃璜、昆曲专家周秦、无锡文化领域领导严克勤、高燕、董晓、省昆李鸿良院长以及周边城市曲社代表等嘉宾出席了仪式,这距天韵社第一次复社已整整六十五年,使得有近四百年历史的昆曲社重获新生,也填补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无锡无曲社活动的缺憾。所以,复社得到了天韵社老成员范鸣琴后人范崇尧、沈养卿后人沈云谷以及王云楼孙女等人的大力支持。
复社后,天韵社每月定期开展活动,在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培训、文献研究等规划,社员从拍曲基础学起,同时搜集了天韵社老成员留下的录音资料,按法度模仿研习,依照现存《天韵社曲谱》的标注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力求逐步恢复无锡天韵社唱法的原貌。
从邻近城市以至全国昆曲圈的反应看,应该可以说,此次天韵社的复社是无锡文化领域近来一件令人比较瞩目的事,这对目前的天韵社成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全体社员的不懈追求,天韵社一定会再次成为无锡传统文化中的一张亮丽名片,因为天韵社的前世今生已经告诉人们:无锡与昆曲这门美妙而古老的艺术原本就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
部分参考书目及论文:
1、钱铁民著《无锡民乐》
2、杨荫浏著《杨荫浏全集》
3、戴丽娟著《清末民初的无锡沈氏昆剧世家》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编《曹安和的音乐生涯》
与百川兄共同署名的本文已刊于《吴文化》杂志
杨荫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