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11台庆典纪念演出南北昆曲名家同台献艺
你可能看过昆曲名剧《长生殿》,但你一定没看过如此众多的南北昆曲名家同台共演李、杨绝世爱情;你可能看过北昆青年演员演的戏,但你一定没看过他们悉数出场串折演绎许、白动人爱情故事《雷峰塔》……在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周年之后,在北方昆曲剧院走过了风风雨雨的45年之际,一个令人鼓舞的消息传来,北昆将于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办一次不同凡响的院庆庆典,届时,金秋十月的北京将迎来昆曲界的一次盛会。
演出 庆典演出规模空前
北昆院庆庆典分活动和演出两部分。重头戏是从10月18日开始的7天11台庆典纪念演出。其中最抢眼的是10月19日下午和晚上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世纪版”《长生殿》。在这台上下本共11折戏中,云集了马玉森、王奉梅、计镇华、刘异龙、汪世瑜、张洵澎、张继青、张铭荣、周万江、林继凡、顾兆琪、顾铁华、陶铁斧、黄小午、梁谷音、董瑶琴、雷子文、蔡正仁、蔡瑶铣等众多海内外昆曲艺术大家同台献艺,难得一见,可谓空前之举。
与《长生殿》相比,上世纪60年代北昆的传统经典剧目《雷峰塔》,40年后将以“青春版”的形式再现舞台。该剧当年由洪雪飞等首演,本次推出的6折“青春版”由北昆的青年演员串折,其中“五个白蛇”由魏春荣、董萍、张馨月、杨凤一、史红梅分别扮演,“两个许仙”由王振义、邵峥扮演,“三个青蛇”由王瑾、陈小梅、白春香扮演,展示出北昆优秀青年演员特别是旦角的风采与活力。
这次纪念活动正值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本着关照历史的宗旨,北昆60年代经典现代戏专场将以精心挑选的《飞夺泸定桥》以及清唱《奇袭白虎团》、《琼花》、《师生之间》、《红霞》、《毛主席诗词》等剧目片断让观众重温难忘的岁月。60年代初创作的现代戏《飞夺泸定桥》曾在戏曲界引起极大关注,这次重演,全部由青年演员担纲。过去在该剧中担任连长的著名昆曲艺术家侯少奎感慨地说:“我保存了一张演出剧照,当年我也像这些小伙子们一样精神,虽然我今年64岁了,但看到昆曲后继有人,非常高兴。”《红霞》一剧当年演出轰动京城,那时人们一提京剧就是中国京剧院的《白毛女》,昆剧则是北昆的《红霞》。
在庆典演出中,由南北昆曲名家张富光、王芳、黄小午、林继凡、张毓文、尹建民、许凤山、蔡瑶铣、侯少奎、胡锦芳等倾情奉献的折子戏专场,蔡瑶铣领衔主演、曾经轰动台湾的老版串折《琵琶记》,80年代北昆的代表作之一《南唐遗事》,侯少奎、蔡瑶铣主演的蹲底关公戏《水淹七军》以及北昆折子戏专场等,都是绚丽多姿。压轴戏《水淹七军》初排于1995年,是侯少奎、蔡瑶铣首次在舞台上合作,已有7年不演了,这次借院庆之机复排,仍由二人担纲主演。蔡瑶铣说:“我已经59岁了,我和侯少奎再次演出,想给年轻人提供一些声像资料,把剧目更好地过渡给他们。”
记者就这次院庆的目的采访了北昆常务副院长刘宇宸。他说:“昆曲被联合国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市委、市政府及市文化局等上级领导机关对北昆在政策、资金、班子建设、剧院硬件改造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扶持的力度是近几年少有的,我们对此非常感谢,但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责任的重大。今年上半年,剧院在成功完成4月初赴台演出和6月初《贵妃东渡》一剧在京演出任务后,为了剧院有大的发展,我们把很大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了剧院实施聘用合同制上。此次实施聘用合同制的主旨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化剧院改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依法治院,进一步解决剧院在机制、考核、用人、分配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和不足,为‘出人、出戏’,为剧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下半年,我们又圆满地完成了《贵妃东渡》赴日演出和参加北京市在日本举办的亚洲艺术节的演出任务,得到了北京市文化局的嘉奖。在此基础上,剧院决定10月18日至24日在长安大戏院举办纪念剧院建院45周年暨纪念昆曲老艺术家白云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活动,其目的有几个方面:这段时间正好在党的十六大前,可以促进和繁荣首都的文艺舞台;今年是联合国授予中国昆曲‘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一周年,昆曲愈来愈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我们想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展示北昆45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
刘宇宸还说:“这次院庆活动演出的主题是关照历史,着眼未来。关照历史就是继承发扬老艺术家们45年来留下的财富,着眼未来就是加紧培养昆曲接班人。”
纪念 吃水不忘掘井人
此次北方昆曲剧院建院45周年暨纪念白云生诞辰100周年活动,第一次为北昆建院时期的老艺术家颁奖、第一次为北昆老艺术家出版文集、第一次为老艺术家出光盘,这些在北昆45年历史上都是第一次。
今年适逢北昆建院时的副院长、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戏曲理论家白云生诞辰100周年。白云生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自幼学艺,文化程度并不高。新中国成立后,他已近50岁,曾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实验歌剧舞剧院工作。1957年北昆建院时调北昆任副院长,是北昆老艺术家、老领导中很有威望和特点的一位前辈。在繁忙的演出和管理之余,白云生还细心观察,认真总结,给后人留下了百余万的文字。
文如其人,看白云生的文字,既无艰涩,也无拗口,非常朴实,易懂实用。白云生的文字是他几十年艺术实践的结晶和提炼。在《舞台上的两只脚》一文中白云生用三十二字口诀的形式,针对演员舞台上的“迈脚”“蹬脚”“抬脚”“跺脚”“勾脚”“绷脚”等动作,对演员“脚底下的功夫”做了极为生动形象和细致的描述。为了纪念白云生先生,更为了让后人获益,北昆特意从白云生生前留下的文字中精选了20多万字的文章和剧目等,按类编撰成《白云生文集》一书,在此次院庆之际出版发行。
记者提前看到了这本还散发着墨香的《白云生文集》,并从中了解到北昆建院不久,白云生因所谓右派言论被停职,但仍然抱定“为昆剧、为剧院做些事情”的信念。要知道,这其中的大部分文字是白云生身处逆境时写出来的,更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10月18日,北昆将进行《白云生文集》首发式,同时还将举行《北方昆曲剧院老艺术家舞台艺术》珍藏版DVD光盘的首发式。
在谈到为什么出版这张光盘时,刘宇宸说:“1962年,北昆老艺术家韩世昌、白云生等人的表演曾被拍成一段16毫米的无声小电影,这部小电影1994年后被我院胶转磁音配像后制作成了录像带,这是我院前辈艺术家留下的惟一一部音像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保存和观摩价值。我们在院庆之际把这段小电影制成《北方昆曲老艺术家舞台艺术》珍藏版DVD光盘,在我院是首次。这些老艺术家不仅是昆曲艺术的大师,也是北方昆曲剧院的创始人,他们的艺术,他们的精神,理应传给后人。这也是深切怀念这些老艺术家们最好的方式。”
北昆还将在这一天,为建院时期进入北昆现仍健在的如李淑君、丛兆桓、侯少奎、白士林、马玉森、韩建成、周万江等49位老艺术家颁发荣誉奖,以感谢他们对昆曲艺术、对剧院做出的卓越贡献。
感言 拧成一股绳是北昆的希望
在北昆的排练现场,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家高涨的热情和忘我的投入。从9月18日开始,一日三班排练,“十一”他们只休息了3天。老演员不辞辛苦,耐心地做好传帮带,年轻的演员虚心求教,认真地学艺。
担任《南唐遗事》的导演丛兆桓说:“北昆有着《牡丹亭》、《西厢记》、《琵琶记》、《长生殿》等十几出古典名著和《单刀会》、《夜奔》、《思凡》等200余出传统折子戏,有《文成公主》、《李慧娘》、《南唐遗事》、《水淹七军》等几十出新编历史剧,还有《飞夺泸定桥》、《红霞》等十几台现代戏。本次院庆剧目安排上基本反映了北昆45年所走过的道路。作为北昆的演员,能够迎来北昆45周年这样的院庆是很不容易的。我已经70多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为昆曲多做一些事情。”
1979年从南方来到北昆的蔡瑶铣对记者说:“我很珍惜在北昆的时光,这是我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今年院庆演出的剧目有相当一部分是剧院40周年纪念演出时没有演的,因此,这次庆典演出既是一次展示,也是一次练兵。我还有一些力量,还可以在舞台上演戏,但我会把更大的精力花在培养年轻人身上。院庆主要是为了以后的发展,这对自己也是个鞭策,深感责任和压力,只有奋发向上。”
北昆的党总支书记李玮谈得最多的是剧院人员的奉献精神:“后勤人员积极为一线服务;排戏的同志不计报酬,不讲任何条件;主抓排戏业务的副院长杨凤一是位非常优秀的演员,多次担纲主演,可是这次却只担任一个串折角色……”
杨凤一怎么说呢?她说:“大家干劲非常足,我的付出会有回报的。”她同记者没谈多久,就招呼年轻的演员来与记者交流。
正在成长起来的青年演员史红梅、魏春荣、王振义、董萍、马宝旺、邵峥……他们的心思很一致,珍惜这次院庆的机会,提高技艺,将昆曲更好地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在北昆的排练场,感受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大家团结一致, 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昆曲事业中。
北昆集体给剧院这位“母亲”过生日,这是记者面对每个北昆人最大的感受。
(隗瑞艳,《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