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楼上楼下的座席无一空位,连过道上也都坐有戏迷。
这样闹猛的场景,出现在市委宣传部、市社联、市文联主办的“东方讲坛”上。
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久违舞台的昆曲“武旦皇后”王芝泉携她的爱徒谷好好来到这里,为大家诠释她独树一帜的昆曲武旦艺术以及自己从艺半个世纪来的昆曲情缘。
王芝泉自豪地说:“当中国‘百戏之祖’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唱响,当古老的昆曲水袖在鸟巢起舞,当张若虚的名句在鸟巢用昆曲吟唱,我们每一位昆曲人都为此感到由衷的骄傲!”
创造奇迹的一代
67岁的王芝泉是建国后培养的第一批昆曲演员。这个上海戏校第一届昆剧班被叫做昆大班,是公认为“创造奇迹的一代”。从蔡正仁、岳美缇、计镇华、刘异龙、方洋、张铭荣,到去北京发展的杨春霞、蔡瑶铣……这个班学员的成才率之高、之后成为艺术家的人数之多,在新中国戏曲教育史上是罕见的。在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比中,王芝泉和华文漪、蔡正仁、计镇华、岳美缇同时问鼎,梅开五福,创造了这一中国戏剧最高奖评比的惊人纪录。
他们不仅延续了典雅优美的昆曲艺术血脉,同时也改变了这一古典艺术和文化遗产前行的脚步与命运。
师承方传芸、松雪芳、张传芳、张美娟等京昆名家的王芝泉,在昆大班中是佼佼者。她功底深厚,嗓音清亮,是文武双全的难得人才。众所周知,600年来,昆剧艺术一向以小生、小旦、小花脸这“三小”为主,基本没有武旦这一行。而王芝泉从一个十几岁的天真小女孩始,经过顽强拼搏、勤学苦练,在昆曲舞台上塑造了白素贞、小青、红娘子、扈三娘、百花仙子等众多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最终为昆曲武旦争得了一席之地,还开发、发展了独具个性特色的“稳、准、狠、险、美、帅”,柔中见刚、刚柔相济、打中有做、舞表结合的武旦艺术,因此被誉为昆曲“武旦皇后”。
艺不惊人誓不休
王芝泉从小就多才多艺。刚入戏校学戏时,她曾学过花旦和老旦。王芝泉生来就有一副好嗓子,在全本《拜月亭》中,她演过王瑞兰的母亲,唱起老旦来,绰绰有余。后来,老师们发现她的腰腿特别好,开始培养她学刀马旦和武旦。从此,王芝泉就在武旦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俞振飞大师生前多次对人说起过:“要找王芝泉,得去练功房。”大师疼爱地形容她头发总是湿漉漉地粘在鬓角额头。在练功房地毯上的无数春夏秋冬,王芝泉汗水不知流了多少,刀枪把子也不知坏了多少,就连粗麻袋靠都穿坏了好几身。
王芝泉回忆,12岁的她就已和练功房结下不解之缘。她至今还记得老先生们的告诫:“你要将来的甜,就必须现在的苦。”戏校规定早上6点起床,可她4点就起来练私功了。除了老师教的东西,她还学舞蹈,练武术,钻研艺术体操。毕业后,不管是平时开会学习,还是晚上睡觉,她都坚持压腿、吊腿。为了练好《百鸟朝凤》耍钢叉,她手臂腿上不知留下了多少乌青块。为了在《雅观楼》中反串李存孝,她穿厚底靴,苦练笔砚爪和长索,还学耍令旗。为演《劈山救母》,她和武生一起练“旋子”,居然一口气可以“飞”25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