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如愿以偿的看到了昆曲《红楼梦》的演出,可能因为自己从《红楼寻梦》这个节目就开始关注那些演员、关注这部戏,也可能是因为《红楼梦》是一部太出名的经典,还有就是上了研究生之后受到小雯同学的影响以及自己本身对昆曲的兴趣,使我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期待能够看到这出戏,但是因为这部戏前段时间的演出一直是在大的剧院里,票都不太便宜,我们总觉得应该会有机会在北大演出所以就一直没有去看,虽然之前我们的一位老师劝我们不要去看了,说昆曲的新编戏就没什么好看的,但是我们不甘心,认为哪怕是不好我们也要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不好。其实我们这代人对戏曲的发展还是比较宽容的,我们认为哪怕是失败的尝试,至少他是去尝试了呀,失败了也能给以后的创作提供一些经验。前两天真的看了这部戏,觉得虽然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也有一些让我们感动和震撼的地方。
知道昆曲《红楼梦》要在北大演出的消息是在翁佳慧的微博上,那时候我们痴迷昆曲的小雯同学好像还在上海参加着昆曲申遗成功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我们就喜欢在北大看演出,虽然路途遥远,但至少票比较便宜,而且又不止一个渠道可以买到票,甚至有时候是不用买票,有师兄或者是教授能帮我们想办法弄票。当然,我们的原则是,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别人,除非实在没办法再找人帮忙。所以我先和小雯联系,等着她找朋友帮我们买好票。虽然这次的票是60元一场的,比我们之前在北大看演出买的票都贵,但对于这样的演出,而且对于后来坐到的位子,觉得这个价钱真是值了。班里最痴迷昆曲、最懂昆曲的当然是小雯同学,除了小雯同学,兰兰同学也在我们的各种感染下越来越痴迷戏曲,到了追戏看的地步,好不容易安排出时间回家,她却直接去了南京那边追戏去看,我们决定买票的时候,小雯同学刚刚结束她的苏州、上海之行,兰兰同学则又去了南京进行着她的“追戏”之旅,比起她们,我真是各种惭愧,我一直多么喜欢某人的黄梅戏呀!还有一些越剧、昆曲演员和戏都是我很喜欢的,但让我离开北京追戏去看,这我还真是做不到,当然也确实是因为大部分最顶级的演出都是会在北京进行的,所以我也就在北京享受这种等着送到家门口的懒惰了。准备买票的时候,在微博上给兰兰留言,问兰兰要不要也去看,后来兰兰同学就是为了这次的演出提前回了北京。结果留言被徐师姐看到,又来向我打听演出的事情,说她和师姐夫也想去,还有以后有戏看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她一下。唉,可怜的博士们呀,读到博士之后怎么消息各种的不灵通,当然,对昆曲的演出,我们的消息除了看演员的微博和博客,主要还要仰仗小雯同学的消息,我主要就负责寻找黄梅戏和越剧就行了,因为我们毕竟是学习的相关专业,所以有时候学校相关的群里也会出现一些演出信息,看演出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话题有些扯远了。小雯托朋友帮我们买好戏票之后,我心里就各种兴奋呀,毕竟一直都在关注这部戏,期盼着看到现场演出。于是,在各位相关的演员的微博中写评论,“得瑟”自己终于买到票可以看他们的演出去了。演员们也都非常礼貌和谦虚的说一定要多提宝贵意见,我看完第一场就满口答应,说自己一定会写评论的,以至于没写的时候我就觉得是欠了演员们的“文字债”,虽然人家并没有要求,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习惯,就是看完演出,先在微博上写一些直观的感受,然后开始在博客中写观戏感受的连载。虽然我觉得自己很多时候都写得很不专业,并且特别感性,好在不是交给教授们的论文,但就算是想给自己看戏留下些什么,希望通过这些文字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也是好的吧。这一次的连载仍旧如此,如果写的有什么不够准确有所疏漏的地方,或者是偏颇、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见谅!
这一次的看戏随感,我想先从当初看《青春戏苑》的《红楼寻梦》写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