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雅韵赏昆曲”访谈讲座之二(下篇)
第二讲:传承渊源
文林:
张老师,咱们回到刚才的话题,说了半天的现状,咱们倒到根儿,昆曲在北京有这样的现状,应该说是有基础的。因为您曾经讲过,在两百多年前很多人都是非常痴迷昆曲的,但它并不是在北京这块地方土生土长。它在哪儿生成,起源和发展大致的脉络能不能给我们概括一下?
张卫东:
昆曲的诞生地就是江苏省昆山,现在叫昆山市,原来叫昆山县,“昆”字应该加一个“山”字头,是一个地名。昆曲是诞生在昆山,发展在北京。今天我们只讲诞生,发展以后会细讲的……
在元朝的中后期南戏的声腔艺术流传在昆山一带,形成昆山腔。昆山腔是南戏的一个支派,据史料记载是经过顾坚加工提高,把它推动发展成为昆山腔。关于顾坚的生卒年较为详细的文字资料不太多,可以找到一些后人对他的记载。明朝魏良辅写的《南词引证》说过,“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做之,会唱者颇入耳。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铁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2008年8月北京山采蘋昆曲社在北海濠濮间举行“处暑清歌”雅集
这里提到了几位,一个是江南名士杨铁笛,就是杨维桢。还有一位是顾阿瑛,还有一位是倪元镇,就是倪瓒,是著名的书画家。
扩廓铁木儿是王保保,他原来是汉人,后来被元朝察罕铁木儿收为义子,铁木儿在山东被杀以后,由他继承父亲的官职。这些人的年龄生活段应该是在1324年左右,通过这些人跟顾坚在一起,才知道那个时候昆山腔已具雏形阶段。顾坚草创昆山腔与其具体生活时间应该是元朝泰定元年到至正年间,1341到1368年间形成了昆山腔。文里说的千墩,就是现在江苏省昆山市东南张浦的茜墩,今把“茜”字与“千”字讹误了。这些都是前辈先生们经过一些考据推断的成果。文中说到:“惟昆山腔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黄幡绰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乐工,那个时候乐工是内廷供奉,他逝世以后葬在昆山。因此,昆山腔继承南戏的基础带有唐代遗风。
在这一时期元朝统一了全国,由北京传过去的元曲杂剧,也叫北剧,特别盛行,习北曲的风比较严重。这样来讲使得南戏的声腔里有北曲成分了,这样南北就出现了合流的局面,特别是传到后世,南北合流局面特别强。传到了清代就把昆曲艺术称之为雅部,把其他的地方戏称之为花部。它里面说有唐代的遗风都是有历史根据的。
文林:
刚才您引经据典,或者依据史料的记载,给我们追述了一下昆山腔是怎么在昆山那个地方形成的,特殊的人物对它所做的贡献也简单说了一下。您能不能再用通俗一点的语言给我们概括一下。
张卫东:

昆腔里程碑式人物魏良辅写的《南词引证》里边,把顾坚奉为昆山腔的鼻祖。与顾坚同时期的人物讲到杨维桢、顾阿瑛、倪瓒等,倪瓒是元朝著名的画家,其他两位也是儒家名士。昆山腔的根是在文人圈子里清唱吟诵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是把南戏的声腔艺术和北杂剧中北曲艺术合流在一起。
我们考据的剧本,在《永乐大典》当中见到的《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当中,就出现了南北曲合套的演唱形式了。这样来讲,昆山腔是跟中国古典文学一脉相承的,而且音乐方面是继承了唐宋的遗风,以上这些文献是完全说明它古风犹存。昆山腔这样严谨的艺术当然是正声,也是被后世历朝奉为正统艺术的,清代内廷把昆曲定为“雅”部,而其它戏曲艺术门类皆为“花”部。
文林:
昆腔既然是声腔艺术中的正声,而且根儿也是扎在文人雅士土壤中,当然国家统治者们会把它列为比较高的地位,在所有声腔艺术当中能够说是至高无上吗?
张卫东:
应该是的,而且现在也是的。因为它的文体是与唐诗、宋词、元曲、传奇等一脉相承,按照文辞来讲可以将它的剧本当书读。但是我们现在虽然是文字白话了,有文化的人是绝不会把评剧的剧本、越剧的剧本、京剧的剧本拿来当书读的,只是行内人士为了工作能草草地看看。但是昆曲的传奇剧本可以专门作为文学来学习,全国各个大学的中文系都有专门研究传奇的人群。
文林:
能不能理解成昆曲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把非常美妙的文字或者说那种诗词谱上旋律唱出来的?
张卫东:
当时来讲文人圈子很大,是读书人基本都要懂些昆曲。还有一些不读书人怎么办?他也为了听昆腔戏来获得知识,这样来讲,戏可以有寓化的作用。在清代中叶以后,中国地方戏蓬勃发展起来,内廷把它们列入“花”部,所谓“花”部就是那些没有什么定制,是在发展当中通俗性的剧种。
文林:
把它分成通俗和高雅。
张卫东:
普通的老百姓喜爱接受花部的艺术,最初花部为了普及它的艺术,也不是马上就把地方声腔演在舞台上的,他们也是依托于昆腔的根儿,比如开场的几出吉祥戏必唱昆曲,然后再唱地方戏。在地方戏当中,某一个特别的章节谱上几段昆曲来唱,那些也就是用昆曲的音乐来填写一些通俗水词儿,就在这样的改雅为俗的情况下,逐步形成了花部用昆曲的舞台形式来表现通俗内容。雅部跟花部的最大区别是这样的,昆曲以中文古典文学方面、正统文学方面的传奇剧本作为它的骨架,按照古代传下来的昆曲的曲牌联套形式谱曲,没有发挥个人演唱与表演的自由空间,是按照规矩演唱表演故事人物。
文林:
您给我们说说北京在清代很漫长的二百多年里,有多少种戏曲形式?
张卫东:

在北京来讲,在明代以来,就是两大剧种,一个是弋腔,就是京高腔,另一个就是昆腔。当时演唱方式是三弋七昆,三成弋腔、七成昆腔。
文林:
那时候昆腔应该挺普及的吧。
张卫东:
在康熙朝以前,历史典籍上都把昆弋作为正声,也应该算雅部。乾隆朝就有所改变了,因为乾隆是一个喜欢文学的皇帝,他下过一道圣旨,说现在的高腔不太准确,徒唱无形,而且残留下来的都是一些闹剧、逗乐戏,格调档次都很低,不能算是雅部正声,雅部正声也就只有昆腔了,他把高腔打入到地方戏之类,所以北京的高腔也曾经与当今昆剧的下场一样沦为地方戏之列。
文林:
这时的雅部只有昆腔,而花部是相对比较多的地方戏,那么京剧呢?
张卫东:
京剧这个名词诞生很晚。
文林:
那时候叫什么?
张卫东:
在那个时候没有名字,这些戏班就把它叫做乱弹班或者皮黄班,是没有剧种名称的。京调、京戏这些都是民国以来才有的名字,京剧是解放初期或者是上世纪40年代才出现的字眼儿。
文林:
梆子算什么?
张卫东:
梆子腔,当时叫秦腔。什么山陕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文林:
都是挺高亢的,昆曲就是很委婉的。
张卫东:
昆曲是曲牌连套,用各种曲牌子,唱腔和曲词都是古代传下来的艺术范畴。而这些地方戏是板腔徒唱,一个人可以编很多花腔去唱,形成个人的流派,所以京剧流派是个性的,是个人成为流派的,不是共性的。
文林:
到了清代之后,在北京这块地方,各种各样的戏曲是并存共生。您刚才讲了,有些被划为花部,有些被划为雅部,雅部也就是昆曲的一种,花部内容相对比较多,它那种东西可能相对通俗,老百姓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演员自己创作的成分是很多。
张卫东:
这跟北京的历史有关系,因为自从英法联军1860年开始,而后北京的经济每况愈下,这时候闲散的一些旗人比较多,他们不读书入世就可以有钱粮。
文林:
他们是不是爱看逗乐的,爱听通俗的玩艺儿?
张卫东:
就是那些俗艺术,他不读书,对艺术是消遣形式的喜爱。当然西皮、二黄、乱弹、大鼓、俗曲等形式是他们那个阶层所喜欢的,京剧的胡琴一响,就能够让您嗓子馋。昆曲那种严谨的规律一般人很难学会,再加上曲词的文学程度,这些不读诗书的哥儿大爷怎么能坐得住,听昆曲呢?

昆腔在北京是大雅,那么为什么是正声呢?唐代因为安史之乱,有很多内廷供奉和文人流落到江南。
文林:
作为供奉,就是给宫廷唱戏的。
张卫东:
比如前者咱们根据明朝魏良辅讲的昆腔的根儿是黄幡绰所传,这个黄幡绰就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是为唐玄宗弹唱服务的御用供奉。经安使之乱以后他流落到昆山一带,把他在唐宫演奏的曲子传了下来。
还有一些唐诗当中可以见到唐宫音乐传到江南的记载,比方说杜甫曾经写过《江南逢李龟年》,李龟年也是唐宫内廷著名的乐师,他也是因安使之乱而流落到江南。
白居易有“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著名篇章,里边介绍一个商贾的妾室流落到江南,她原本是长安的名伶擅长弹唱。
通过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到,因为战乱从帝都流落到江南的艺术名人,他们把唐宫的音乐形式带到江南。
到北宋初年,南唐李后主李煜在宫廷里头又排演了承袭唐玄宗时代风格的《霓裳羽衣舞》,把残谱补正成曲,流传于后世。虽然唐末五代纷争,但是在音乐和歌舞方面,还是按照唐代风韵沿袭下来。
北宋末期原始戏曲声腔艺术基本定型,其中很大成分就是承袭了唐代的余韵。金朝人打到东京汴梁以后,国家形成南宋和北金的局面。北宋人有很多从汴梁或其它地方逃到了南方,东京宫廷音乐教坊的旧人仍然主宰内廷乐舞,后来他们结合临安温州等地的语音和不同的民间声腔,逐渐在临安和温州一带发展起来了南戏,这就是后来昆山腔嫡传的南曲。
另外还有很多北宋内廷教坊乐人与降官、百姓们随着金朝北迁到中都北京,在北京金人继承的却是宋文化,从诸宫调发展成为金院本和金杂剧,这是承袭北宋的声腔风格。后来元朝的散曲、小令和杂剧,也是从金杂剧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元曲和北杂剧。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昆山腔把南方的南曲和北方的北曲两种声腔奉为经典,又把它们结合在一起演唱,而这两种声腔都是文人创作的,具有严格的文化灵根。昆曲传奇的“文”与汉赋、唐诗、宋词相关联,它的“曲”与唐、宋相连一线并传承有序。元朝时诞生北京的北曲盛行之风极强,因此北曲很早就被昆山腔演唱,发展成为北曲、南曲同唱。后来又出现南北合套形式,这样就更了不起,两种声腔合在一出戏里。舞台上的昆曲是有故事情节矛盾冲突极强的好戏,又是经文人创作的格律严谨的传奇剧本,这种全方面的细腻是超出前代的艺术。
文林:
精雕细琢。
张卫东:
它是国学艺术的经典。世界上三大古老的剧种,印度的梵剧和希腊的悲喜剧,虽然很有名,但是它们都消失了,已经没有真正原汁原味的东西了。但是中国的戏曲虽说是活着的,但只有昆曲,骨子里还能有宋代、元代的遗风。
文林:
甚至于唐……
张卫东:
声腔音乐上有些唐代风韵。
文林:
张老师说了半天南曲和北曲,南曲介绍了一些,所谓的北曲,感觉上、直观上我们没有什么印象,也不了解。
张卫东:
我们能够知道北曲得感谢昆山腔,得感谢昆曲,它把元朝的遗音留了下来。元曲声腔艺术我们只能在文字上去看,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有我们的昆曲把北曲继承下来,而且是很认真严肃地继承,是有宫谱传世的,甚至可以按照北曲的样子,能够重新仿古谱曲。

张卫东先生在《长生殿·骂贼》中饰演雷海清

到了清代初叶,在很多剧作家创作的昆曲传奇里,多把北曲奉为不可缺少的骨架音乐,当然这种北曲自然是昆曲化的元曲。想听与元朝完全一样的北曲是很不容易了,在明朝中叶这种腔调就改变了,这就是所谓:“北词几废!”有些研究专家去研究,说在北方的俗曲、牌子曲以及大鼓书里边能够找到元朝的影子,其实那些都是捕风捉影的推断,真正元朝北曲的味道只能在昆曲的北曲里找才是正根儿!但是昆曲中的北曲只是元朝的遗音,绝不是真正元朝原汁原味的元曲。
文林:
在昆曲的北曲中能找一点影子,您可以给我们提供这样的音响资料吗?
张卫东:
真正元曲传下来也是昆曲化的,我们就听一听在清代初叶洪昇先生创作的《长生殿·弹词》,这出戏是用北曲的格律填的词,《长生殿·弹词》【梁州第七】的曲子,这是我十几年前录过的一个段子。大家可以听听,它在4,7这两个音上用得比较重,颇有咱们北京人的风格。吐字仍有大都人风格,而且有些咬字是元朝的北京话,就是大都话。目前传流在老北京人的口语中还有,比方说“只落得”要念“只(子)落(涝)得(歹)”的字音。
文林:
咱们就来听一听张先生在十几年前唱的《长生殿·弹词》中的一支北曲【梁州第七】……
(根据2007年9月“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讲座整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