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雅韵赏昆曲”访谈讲座之一(下篇)
第一讲:概说昆曲

文林:
张老师您刚才说了说昆曲怎么到了北京被宫廷接纳和认可。在民间也应该很流行,北京的老百姓也接受和喜欢它。我就是特别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在昆曲的发展当中,或者是昆曲从南到北的进展过程当中,是什么样的关键人物,或者是什么样的事件对昆曲进北京起了很大的作用呢?
张卫东:
这方面的史料搜证不是太多,为什么呢?因为后来在北京呢,出现了一件事,就是闯王进北京。当时是改朝换代,宫中的一些记载几乎全部丧失殆尽,全都没有了,有关昆曲在宫廷演唱的文档也都被烧毁了。目前在一些民间笔录的记载当中查找,有关资料也不是太标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古代的人印一本书不容易,那时都是刻板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资料除了笔记外还有一些书信。
相传昆山腔真正的水磨调诞生在苏州的昆山、太仓以后,很快就顺着大运河进了北京,能唱昆曲的家班优伶们也随着江浙一带的官员到了北京。明代在北京做官的大多是江浙一带南方人,封疆大吏都是南方人。那个时候呢,家里边都豢养着家班优伶,在北京的民间可能比宫廷接受昆曲更早些。我们读《红楼梦》可以知道,找几个戏子唱曲,唱的是什么呢?就是昆曲传奇。而且那些做官的人,很多都以创作传奇作为修身的一种手段,就像做诗一样,在北京历史上有几个著名的传奇,在明代的时候就出现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几百年来久唱不衰的《牡丹亭》,就是汤显祖所做,汤显祖也到过北京,也做过官。
昆曲在北京民间来讲,应该是比宫廷还要兴盛一步,还要走得更早一步,只是宫廷中最早的记载不是太好找了。所以呢,我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推断,这些推断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时间。我们如果要按推断讲,会人云亦云,但是不管怎么样,昆曲至少是在明代的中叶就传到了北京,而且已经成为北京剧坛上的盟主地位。为什么呢?这些文献上告诉我们,当时来讲,它在北京已然是形成了一个势力了。
闯王到了北京以后,他在宫廷当中要享乐,可是呢,这些乐工们所唱的腔调,闯王不爱听,因为是昆曲。不爱听怎么办呢?他就下旨传“西调”,就是他从陕西、山西带来一些家乡的曲子,当时他也带有随军的山陕女乐工,类似文艺女兵,他们专门唱“西调”为李闯作乐。闯王进北京后宫中的一些女乐,包括妓馆的一些妓女们,多纷纷效唱“西调”,这也许就是我们现在秦腔的前身吧。西调在北京闹了些日子,这样一来,昆曲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大部分唱西调的人也都是唱昆曲的,因为什么呢?他要为政治服务啊,当时闯王当皇帝了嘛,就得学“西调”,去跟陕北的人学吧。后来北京人把“西调”改良当做清唱小曲,用三弦、琵琶伴奏,成为“弦索腔”系统的一种情歌,这种小曲一直延续到乾隆朝。那么昆曲承应宫廷演唱的准确记载是什么时候呢?通过《酌中志》这段记载我们就可以知道,起码在明代的末叶,昆曲就成为北京剧坛上的盟主地位。
文林:
张老师刚才您说到,起码从明朝末叶的时候,昆曲在北京就已经很繁盛了,宫廷认可了,肯定在宫廷内大肆地演唱。那在民间它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北京的老百姓对昆曲的了解有多少,能够到如同喜欢流行小曲那种程度吗?
张卫东:
在宫廷中,曾经把享乐、听戏作为一种奢靡,被明朝末年的崇祯朝所禁止。因为崇祯年间,是一个历乱之年,崇祯皇帝忧国忧民,他在宫中不是对看戏太热衷,他的精力都在处理国家政务上了。在北京的民间呢,封疆大吏们也不敢大肆豢养家班了,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政体上来讲,皇帝都禁止娱乐了,都忧国忧民了,他们也不敢怎么样。这样来讲,北京的昆曲家班在崇祯年曾受到遏制,大部分演员就流落到市井当中,作为职业戏班的演员。这一时期在京郊民间,北京的城里面,也就出现了很多剧场。这些剧场呢,主要是庙台酬神,次要的就是他们请职业化的班社来演昆曲戏。可以说此时昆曲真正的发展地是在北京,诞生地是在苏州昆山吴中一带。
文林:
我就很好奇,昆曲到了北京,虽然说也一度很兴盛,大家也都很喜欢,但是毕竟呢,它的起源是在南方的苏州,那么它的唱腔,我觉得可能一定要带着那个地方的特点,比如说他的曲调很委婉细腻,到了北京来讲,您刚才讲了北方人很豪爽、很粗放,那么对于这种南方比较委婉的曲调,接受起来,会不会开始的时候不那么特别被人易于接受呢?
张卫东:
根据一些文献介绍,并不是像您想象得那样不易于接受,而是京城的人们纷纷效仿水磨腔,就是那种细腻的昆曲,魏良辅加工以后的昆山腔,这个问题将来我们可以细讲。
从历史上来讲呢,京中人群大多都是外来的官员百姓。明代的北京人,是什么东西都能接受的,他是一个大中华的大都市,就像我们现在的首都一样。据我现在知道的一些资料,北京有个白云观,它的道教诵经的“十方韵”经忏中,有些就是昆曲的曲牌子。
北京有个智化寺,在智化寺始终保留有梵乐,而那里的梵乐称之为唐宋以及元代以来的活化石,但是里面用的曲谱,有一些曲牌子,有些从逻辑的音乐腔调上,也有昆曲的味道。
这就说明在北京这个地方,自金元以来,它就是一个大都市,它是能够接受很多不同艺术门类。北京不但接受昆曲,还把当时的昆曲在不同层面上做了提高,这种提高就是把原来的昆曲变成“大昆曲”。
什么是大昆曲呢?就是剔除了很多的乡音,在咬字上,以当时明代的国语为标准。所以昆曲的唱念咬字,有一个规矩,是什么呢?是依照元代周德清写的《中原音韵》,《中原音韵》就是元朝北京首都的官话。
文林:
那时候首都的官话怎么说啊?
张卫东:
算是我们现在的北京话的爷爷辈儿吧。它是元朝的官话,官话当中呢,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在明代初年定都在南京,定了一部韵书叫《洪武正韵》,它里面夹杂着入声字,把吴中的语言部分吸纳了。这样来讲呢,念昆曲的字,应该是《中原音韵》略带吴音,才是正宗的昆曲,而这种略带呢,就是我们梨园行常说的上口字、尖字、团字、入声字。
文林:
这东西挺专业,因为我看了一些您写的材料,足足地看了半天儿,那天我不是也和您交换意见吗?看了半天儿呀,我也看不明白,您还得实际地给我们表演解释,给我们对比着说说,可能才更易于别人接受。不过今天咱们还是没涉及到这些。
咱们还是回到昆曲到北京那个时候的情况,我刚才的意思也就是说,它虽然是生在江苏那个地方,但是很多东西你看甭管怎么着,它从外进京的话,再说北京它是个八方汇聚的一个大都市,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它到了北京之后,也要多多少少有一些改进,或者说是有一些改变吧,可能才能够适合北京大众的口味。您说所谓的改动,一个是必须在咬字方面,在其他的,比如说唱腔上的改变,或者表演上的改变有没有呀。
张卫东:
北京也有它的优势啊,我们北京是王都多少代了,金元时代的杂剧是北京的根儿啊!当时唱的北曲,我们北京人就擅长了。再有一个,北京表演的艺人不是像我们想象的完全都是北京人,那是从苏州一带来的艺人,包括一些跟着做官人原籍来的艺人。明代北京这个地方,当时不完全是北京人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北京还是团结、和谐的,我们北京人有一个特点――不欺生!
文林:
其实咱们说了半天昆曲了,就像我刚才说的,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好像又在我们身边,总之这个东西,我们很多外行人对它是一个琢磨不定的感觉。我想呢,好久好久都没有和昆曲特别近距离地接触过,甚至于对它的唱腔什么的,都不熟悉,不了解,下面我想放上那么几句,还是张老师唱的。咱们大家听听,这昆曲是怎么回事,然后根据它的唱腔,它的特点,我想还会引起大家不少的兴趣和好奇,然后咱们待会儿再接着往下聊咱们的话题。播放您唱的一段《牡丹亭·游园》。

播放张卫东演唱《牡丹亭·游园》之【皂罗袍·好姐姐】)

张卫东在昆曲《牡丹亭·游园》中饰演杜丽娘

文林:
张老师,我们听了几句,反正一句也没听出来唱的是什么!但是我确实觉得它的韵律是挺雅,但是我就觉得,像这种东西,听起来就好象是很久远的那种韵律了,因为我们现在很难有机会看到正经八板的昆曲表演。
张卫东:
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我们北京还有个职业的昆曲剧团,就是北方昆曲剧院,他们经常演出,我也经常参加演出。
文林:
您不是正工老生吗?怎么又唱起旦角来了?
张卫东:
这是因为《牡丹亭》是一个不朽的杰作,在传习中有很多人要学,那么我就示范录了一段儿。
对于昆曲来讲,现在演唱的昆曲不像其它戏曲品种那样有标准,创新的、改良的、地方戏形式的演唱异彩纷呈。传习昆曲应该认真严肃,对古人留下的东西一定要好好继承。作为一个昆曲演员,是与一般戏曲演员不同的,应该各行都要懂一些会一点,然后再按你最长的长处来演你最见长的行当角色。
文林:
您最擅长的就是唱老生。
张卫东:
我是唱老生的,为什么要给大家放一下这个录音呢?这个录音是一个比较复古的,跟我们现在市场上见到的昆曲唱腔风格不是一样。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都是用西方的定调方式,用A、B、C、D等。现在的昆曲在演唱上,日益趋向现代歌舞化。当然这也是五十年来的一些发展,这种发展的成败我们今天姑且不谈,今天只谈这种古代的调子就是古人欣赏的那种调子。“雅”与“俗”的区别就是少数与多数的问题,现在如果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喜欢、爱听昆曲,那么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昆曲了。
文林:
它也就变成大众化的俗曲了。
张卫东:
对!如果那样,就是第三种艺术!我们今天不去谈创新和发展,只是把昆曲作为一个遗产来对待。
文林:
另外我还常听到这么一个词,就是说昆曲、昆剧。这昆剧和昆曲究竟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区别在哪儿呢?
张卫东:
这是近世才经常这样讲。昆剧这个词呢,实际上在清代的中叶,有个别人写的一些笔记小说,曾经出现过。把不上台演出的昆曲清唱称为“清曲”,在舞台上演唱的昆曲作为“剧曲”,把演唱剧曲的演员称为艺人。
当时的艺人呢,地位比较低,这些文人看不起艺人,主要是艺人唱的曲子与清曲不一样。其实艺人们在演唱规律上还是比较标准、严谨,但是艺人唱曲是为了舞台上的表演服务,所以在节奏上、韵味上,有些粗糙草率之处,这也就是当时的一种说法。
当时,对于这个“昆剧”来讲只是在书本上有个词而已,北京素来人喜旧厌新,对这个声腔的称谓一直叫“昆腔”,后来才叫“昆曲”。
“昆腔”与“昆曲”是几百年来固有的,“昆剧”这个词呢,真正能够打到戏单儿上推出去,还是在上海的《申报》上名正言顺的出现。那是在民国初年,在上海才逐渐明确有“昆剧”这个字眼儿,后来在上海演的一些昆曲戏,都用“昆剧”来取而代之了。这俨然说昆曲就是一个地方剧种啦!
我们现在的研究专家们也曾经推断着写过研究文章,按照昆山腔、昆曲、昆剧这三个不同的发展规律分析,实际上这都是一回事,没有必要按照外国的艺术发展逻辑套用!这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将来可以细细道来……(根据2007年8月“茶余饭后话北京”栏目讲座整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