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被称作兰花,在上世纪初至60年代,由于许多著名的学者、教授及票友的提倡和培育,曾在北京、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的大学校园开放。此后由于外部政治环境的压力及自身特质的矜持,它逐渐在校园中销声匿迹,直至被完全铲除。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大地回春,百花齐放,一些大学又以其广泛的学术胸怀和敏锐的艺术眼光,在校园里重开了昆曲文学和艺术的课程,阐述昆曲的文化地位,邀请昆曲艺术家来授课,组织昆曲的观摩演出,师生陆续组成昆曲社团,丰富校园文化。以复旦大学为例,从上世纪80年代,这种普及昆曲的学术、实践活动,就非常活跃,为组建昆曲社创造了条件。2001年3月,曲社成立,一开始就有数十名师生和教职员参加。他们利用工作和学习之余,不分寒暑假日,每周请上海昆剧团老师和名家来校教学,定时学唱、学演。校园再次响起昆曲优雅的笛声,飘荡着幽兰悠远的芳香。

在所聘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学员们刻苦好学,8年来,复旦昆曲社的发展已令人刮目相看。许多人刚进曲社时如一张白纸,不识工尺,不知曲韵,现在他们不仅能唱能演,还学会了笛、箫、笙、板,自建文武场面,可以自组“同期”曲会。初始时曲友人数少,会唱的曲目少,目前连同毕业离开学校的曲友,曲社成员已近200人,所唱名剧名段约50出。有了这些根底,他们多次参加了苏州、昆山、扬州、南京、上海的演唱会,在地区和全国的表演赛上得过金、银、铜奖,在荧屏中多次亮相。部分师生结合教学科研,写出了一些学术论文,甚至有学生撰写了关于昆曲谱的学位论文,获得好评。曲社还创办了昆曲刊物,专门发表曲友的研究成果和学曲心得,使复旦曲社带有较浓的学术色彩。

昆曲在一些大学重生,自有它的基础。一是因为早在上世纪,不少专家教授在这里长期从事戏曲的教学,组织曲社,培养了一批酷爱昆曲的学生,有昆曲活动的历史氛围。二是就大学师生而言,他们一般都读过较多的诗文,文化积累较为深厚,对昆曲所表现的诗词文学和历史内容,较感兴趣,易于沟通理解。加之他们艺术修养比较广泛,在接受时尚的艺术品种之外,追求传统美感享受的要求也同样强烈。此外,许多大学,本来就有对古代文学、文艺史学、美学充满兴趣的教授和学生,他们也期盼着研究或了解昆曲这种古代文学和艺术表演形式。这就在大学造就了一批对昆曲较感兴趣的人群。他们与昆曲之间,就有着某种天然、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了他们,大学就可以成为昆曲延续、生存的一片沃土。目前昆曲观众趋于年轻化,就与此相关。

大学与昆曲虽然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但即便是大学师生,他们对昆曲的了解和爱好也不是自然就形成的。这也要引导,要传授,要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创造昆曲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了昆曲的生存条件,昆曲才能在校园中存在,生长。

当前,传统戏曲进课堂的呼声很高,这是保护昆曲很好的推动力。它说明,我们的教育部门更重视学生的美育了。如果大学可以增设传统戏曲课程,在现存的仍具舞台生命的戏曲品种中,昆曲无疑最有资格成为首选。但我认为,文学和艺术的学习和欣赏应该出自心灵的渴求,精神的感应和艺术吸引力。认识并喜爱精神产品,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硬性规定学生对某种艺术的兴趣,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作者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复旦昆曲社社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