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出之余,我祖父还热心于教徒授艺。他常说:"艺要精传。"对于登门求教者,无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此,民国以后,拜在我祖父门下学艺者众多,时有"名青衫无不出其门,盖梨园之河汾也"之评。王瑶卿、梅兰芳、王蕙芳、王琴侬、姚玉芙、姜妙香等六人,并称我祖父的六大弟子。据史料载,王瑶卿没有正式拜师,但在庚子年(1900)曾向我祖父学《玉堂春》、《雁门关》、《探母》等戏。当年祖父在城内景泰园(地址在隆福寺)唱完戏后,必赴椿树胡同瑶卿家为其说戏。在合作演出时,也能将重要的角色让给王唱。故瑶卿对祖父执弟子礼甚恭。据姜妙香先生说:""老夫子"这个称呼就是王瑶卿先生给起的。"王琴侬为祖父的入室弟子,他拜师时间较早,一些唱工戏如《二进宫》、《武昭关》、《探母》(演四夫人)等,都得到祖父的真传。梅兰芳、王蕙芳在民国二年底先后师事我祖父。梅兰芳是我祖父最喜欢的一个徒弟。梅学的戏也最多,计有:《昭君出塞》、《金山寺》、《回龙阁》、《游园惊梦》、《宝莲灯》、《战蒲关》、《打花鼓>、《奇双会》、《风筝误》、《刺虎》等。有些戏祖父还亲自陪梅兰芳、姜妙香演过。根据史料得知,民国初年祖父就与梅、姜合演过《金山寺》、《风筝误》。姜妙香在1909年前后曾随我祖父学戏,1914年姜先生改唱小生后,祖父还给他说过《奇双会》赵宠、《雁门关》杨八郎、《断桥》许仙等戏。因光绪年间祖父曾与著名小生王楞仙合作多年,所以能为姜说小生戏。
此外,还有韩世昌、欧阳予倩、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吴彩霞、俞步兰、李香匀、黄桂秋、名票红豆馆主、名票蒋君稼、王红拂(唯一女弟子)等,皆受祖父的指点和传授。这里须加以说明的是尚小云先生。他出身三乐科班,有些资料说他在坐科时曾受过陈德霖指点,这种说法未被证实。但尚先生拜陈德霖为师确有其事,据说定在万佛居(饭馆名)行礼,已下帖请客,当时我祖父被某弟子约走,未能行拜师礼,成为憾事。尚先生的演唱是继承我祖父的唱法。如《四郎探母》,尚小云先生饰萧太后时,大段西皮慢板唱来颇有我祖父的韵味。 祖父在教戏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主张根据演员本身的条件,灵活掌握学戏的方式、方法,不能干篇一律,要让学者自立门户,这样才能使古老的戏曲艺术得以流传、发展。祖父对学唱青衣的演员指出:"青衣学戏,先学《三娘教子》、《芦花河》。能此二出,则轻重疾徐,抑扬高下得其大半,其余各戏则不难迎刃而解。" 祖父对门婿余叔岩也关怀备至。余因咯血从天津回京休养期间,经济上并不宽裕,祖父决定把大女儿许配给叔岩,是有原因的。他首先看到叔岩学戏有股钻劲,刻苦锻炼,经常到陶然亭一带喊嗓,同时也看到叔岩功底子好,将来有发展前途,故于民国元年选叔岩为婿。婚后在经济上也常给予支持。民国初年,祖父除建议叔岩加入春阳友会票房外,以后几年里还亲自陪叔岩唱戏,如《南天门》、《桑园寄子》、《探母》等戏,这些戏他当年也陪谭鑫培唱过。为了让女婿尽快掌握谭派艺术,祖父还将谭派名琴师陈彦衡先生介绍给叔岩。
祖父一生演出剧目非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上演过的剧目有七十多出。大致如下: 花旦、刀马旦戏: 《金山寺》、《杀四门》、《湘江会》、《挑帘裁衣》、《探亲家》、《打花鼓》、《活捉》等。 正工青衣戏: 昆曲有《昭君出塞》、《游园惊梦》、《琴挑》、《奇双会》(吹腔)、《赠剑》、《四面观音》、《小宴》、《絮阁》、《风筝误》、《刺虎》、《思凡》、《乔醋》、《折柳阳关》等。以上剧目多数在宫中承差演出。但在民国以后,北京成立了一个业余昆曲研习组织叫言乐社,曾邀请祖父和钱金福等人在宣外大街江西会馆戏楼献艺。祖父曾分别与钱金福、袁寒云、红豆馆主演出《刺虎》、《折柳阳关》等昆曲戏。
皮黄(京剧)剧目,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早期戏路广,担任剧中配角或演对儿戏多,如《岳家庄》、《四进士》、《百草山》、《打金枝》、《回营打围》、《五花洞》、《武家坡》、《桑园寄子》、《打渔杀家》、《宝莲灯》、《朱砂痣》、《审头刺汤》、《女斩子》、《南天门》、《京遇缘》、《长坂坡》、《戏妻》、《三娘教子》、《珠帘寨》、《天雷报》、《摘缨会》、《御碑亭》等。 中期演出剧目较少,但都能唱出自己的特点。如:《孝义节》、《孝感天》、《银空山》、《大登殿》、《三击掌》、《混元盒》、《宇宙锋》、《祭塔》、《雁门关》、《探母》等。 晚期(民国十年以后)演出场次较少,主要陪一些晚辈演员唱戏。如《探母》一剧曾陪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等唱过很多次。特别遇上演义务戏、筹款救灾等大合作戏,大家更要请祖父去演。梅兰芳先生排演的新戏如:《上元夫人》(应节戏)、《麻姑献寿》(祝寿戏),均请祖父协助演出。1913年梅兰芳曾排演八本《雁门关》,余叔岩、王凤卿、龚云甫、王长林、钱金福等都参加演出,祖父也一度应邀饰演萧太后,名优会聚一堂,当时轰动全城。
谈到祖父的为人,梨园界无不交口称赞。我祖母是时小福的女儿,在祖父前妻病故一年后来到我家。当时我家家庭成员之复杂一般少有,首先是老姑奶奶(祖父的大姐)因夫家生活困难,祖父长年要从经济上予以帮助;祖父前妻故后,前妻妹、弟二人又都靠祖父养活;前妻所生长女15岁,次女9岁。我祖母过门时也不过20岁。如果关系处不好,极易发生矛盾。都亏我祖父左右周旋,关心体贴家庭成员,才能和睦相处。祖父生活俭朴,平时居家常穿一件破棉袍子,早晨外出遛弯喊嗓也是一样,只是腋下多夹着一把旧旱伞,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出是一位誉满九城的名演员,只有上馆子(戏院)演戏,才换件新衣服。晚年为了接济无钱看病的穷人,还施舍过九分散、八宝坤顺丹等中药。祖父对于梨园同人也热心帮助,晚年经常应邀参加筹款义演以及年关窝窝头会的演出。祖父一生虚怀若谷、态度谦虚。查看祖父逝世那年的报纸,便可知社会对他的高度评价。
在旧社会,由于交通不便,祖父主要在北京、天津两地演出。据有关资料记载,1912年去过保定(与时慧宝、余叔岩、诸如香、王长林等演于淮军公所)。1925年去过沈阳(军阀张作霖做寿)。1928年冬去过汉口(随梅兰芳、王瑶卿、王蕙芳、余叔岩等前往演出半个多月)。 祖父在舞台上演出了近60年,直至病重时,他向家人说:"我摘了网子(化装用的头网)进棺材!"正如他老人家说的那样,在病故前半个月,即1930年7月13日,祖父还拖着病弱的身体在天津春和大戏院为徒弟黄桂秋助演《红鬃烈马》。
同去天津者,尚有名老生贯大元、小生茹富兰、花旦芙蓉草。演毕,因气候闷热加上过度劳累,返平后即卧病不起。 祖父病故后,北平、天津等各大报纸均发表消息和评论文章。出殡那天很多著名演员和社会名流都参加了送葬行列,梨园行同人还在虎坊桥搭一路祭棚。上款书"陈德霖夫子千古",下款写"梨园占行(旦行)公祭"。祖父灵枢所经之处,观者数以万计。祖父逝世后,送挽联者有四十多人。 (选自《京剧谈往录》,1985年出版,后作者有所补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