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前夕,现代吕剧《乳娘》在乳山市百合老年公寓礼堂进行了重新编排后的首场演出。感人至深的故事,催人泪下的情节,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不少老年观众不时抬手擦拭眼角泪水。
该剧曾参加“喜迎十八大相约十艺节”2012年山东省优秀舞台剧目展演,与来自山东省直及各地市的28家艺术院团共同参与演出。与其他剧目的创作演出单位均为省及地市级以上演出单位不同,《乳娘》的创演单位是一家县级演出团体——乳山市吕剧团。这家成立于1958年、现有演职员52人的小剧团,缘何能“突破重围”,在展演中一鸣惊人?近日,记者就此赴乳山市采访了该剧主创人员。
《乳娘》讲述的是抗战期间,胶东育儿所乳娘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将八路军后代抚养成人的故事。当时,日寇铁蹄踏进胶东,为支援抗战,山东乳山创办了胶东育儿所,300余名育儿所的保育员收养着八路军1000多个孩子。乳山庄村民玉英(保育员)一家正为儿子虎子满月庆贺,得知育儿所因汉奸告密,育儿所遭到破坏的情况,决然将龙儿收养在家中。“一份承诺千钧重”。玉英用奶水精心喂养着龙儿,无赖陈三向鬼子告发了玉英收养婴儿之事。为保全龙儿性命,玉英痛心将自己亲生儿子交予鬼子,却被乡亲误解。丈夫为报仇参军离家,牺牲在前线,婆婆想孙儿盼儿子哭瞎双眼,玉英十几年,忍辱负重,背负汉奸骂名,承受乡亲指责,含辛茹苦把八路军的孩子抚养长大。全国解放,在政府的帮助下,玉英找到了龙儿的亲生母亲,并毅然地将龙儿交给他的亲生母亲,兑现了自己“有俺在就有孩子在”的承诺。该剧用感人的故事和艺术形象诠释了“慈母大爱”的真谛。
“这个剧本其实是个真实的故事。”《乳娘》导演冯宝华介绍说,抗战时期,为解除革命先辈们的后顾之忧,党组织在乳山成立了胶东育儿所,先后把1000多名八路军的后代放在这里抚养,乳山的300多位乳娘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养育、保护了革命后代,为革命火种薪火相传立下了汗马功劳。《乳娘》中玉英的原型、乳山居民肖国英就是300多名乳娘中的优秀代表。
乳山市吕剧团团长吕锐表示,县级剧团的资金有限,如何花小钱办大事,是他们一直考虑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从确定《乳娘》这一题材到剧本初稿“出炉”,《乳娘》创演团队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确定题材后,我们就三天两头与当地史志办的人碰头,了解当时历史,以便对剧本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冯宝华介绍说,大家都感觉这个戏不错,想把它拍好,每次“碰头会”上都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吵得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儿。
“下面剧团演员水平有限,我们只好从外面借调。”冯宝华表示,《乳娘》的排演过程曲折,但大家很团结,展演获得成功是对大家的鼓励与安慰。
《乳娘》中,玉英为了让龙儿吃饱,便去地里寻找别人秋收过后落在地里的地瓜。“胶东管这种活儿叫‘拦地瓜’,但我们在剧本里不能这么写,因为有些观众会听不懂。”冯宝华说,怎样在广泛意义上让观众接受你的剧目很关键。
为使《乳娘》真正吸引观众,冯宝华在根据剧本进行二度创作时,常工作至很晚,坐在宾馆的床上,一想就是几个小时。“按照舞台要求,怎样让观众感动,怎样将每一场的落幕点安排好,很重要。”冯宝华说,从导演的角度讲,她必须将上一场的落幕点与下一场的开头完美结合。“如果松松垮垮、不连贯,那观众就坐不住了。”
在《乳娘》中,每一位参与人员都是创作者。“有时我写的曲子,可演员唱着不上口,我便会及时调整。”该剧作曲韩日成说,再比如导演认为有些台词用肢体语言就可以了,他就会马上修改,使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更上口。
《乳娘》由青岛市歌舞演艺剧院吕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史萍担任主演。她告诉记者,《乳娘》的剧本是“吵”出来的。“排演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台词过于拖泥带水,但作者又不舍得删,我们就在吃饭时把剧本拿到饭桌上,让大家‘评理’,大家都说该删,那就少数服从多数,作者也就同意了。虽然经常争吵,但我们‘吵’出了真理,达成了共识。”
《乳娘》创演期间,冯宝华将剧本拿到济南让吕剧表演艺术家、该剧艺术总监郎咸芬把关。“我是流着泪看完《乳娘》剧本的,看完一夜都没睡着。乳母们不图名、不图利,舍亲骨肉救革命后代,她们这种大爱精神深深打动了我。”郎咸芬表示,艺术家只有走进生活、深入百姓才能找到艺术的源泉。真实、感人的《乳娘》故事对吕剧的创作很有启迪意义,应该面向社会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能来关注这样一种大爱精神。乳山是革命老区,是个出英雄模范的地方,许多人为革命奉献了生命。“下一步,我还会常来乳山,争取再挖掘、提炼几个能反应乳山大爱文化、像《乳娘》一样的精品出来。”
在采访过程中,当谈到剧本的某一细节时,冯宝华等人当着记者的面又“吵”了起来。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时代、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也许,只有文艺工作者们不断地“吵”、不断地交流与探索,才能激发文化创作生产的活力,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