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吕剧团

江苏省东海县吕剧团是江苏唯一吕剧演出文艺团体,创办于1960年,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下乡进村一年演出150场以上,被老百姓亲切称为“庄户人家自己的剧团”。

正是这支扎根这片沃土的演出团体,紧密围绕党的富民政策和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唱响时代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得这支队伍常演常新,青春焕发,所演现代吕剧《红丝带》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现代吕剧《春打六九头》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四集电视戏曲片,在央视戏曲频道多次播放;吕剧《山乡情》获市“五个一工程奖”,《草莓扣》在市新剧目调演中获得一等奖。该团编写的电视艺术片《五九看柳》获中国电视戏剧片金鹰奖进取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演出的小品《戳喜窗》分获中国曹禺文学戏剧大奖和市、省“反腐倡廉文艺调演”一二等奖。为了在全县营造关爱女孩工作的良好氛围,创作了大型吕剧《女儿情》。累计在省以上获奖或会演的戏剧、小品、影视剧目达50多部,创下了县级剧团的多项全国全省第一。

陈政安(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担任编剧的戏剧(已在舞台公演):
吕剧《红石岗》(1971--1982.东海县吕剧团演出,江苏省会演节目)
吕剧《春花》(1971--1982.东海县吕剧团演出,江苏省调演节目)
吕剧《欢迎你们》(1971--1982.东海县吕剧团演出)

作为江苏5个吕剧团中硕果仅存的东海吕剧团,他们活跃在苏北、鲁南、皖北一带,每年演出200场以上,接待观众几十万人次,这在省内极为罕见。创作的剧目多次获得省、市“五个一工程奖”,有的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电视戏曲片,在戏曲频道多次播放;剧团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剧团的生存发展之路。

47年“不放弃、不抛弃”

东海吕剧团,江苏惟一

吕剧是一个年轻的地方剧种,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清朝末期,山东琴书产生于鲁北滨州、博兴、广饶等地,已有200多年历史,以扬琴、坠琴伴奏,艺人说唱民间小曲。建国后,被正式命名为吕剧。其影响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西至新疆,遍布大半个中国,是全国八大最富艺术生命力的剧种之一。我市在1960年12月正式成立东海县吕剧团。它的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优美流畅。吕剧的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内容多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恋爱婚姻、儿女情长等,故事性强,情节细致生动。

现状:乡野中顽强绽放的奇葩

11月27日,我们来到东海吕剧团。吕剧团坐落在东海县城的寻常街巷中,有一个简单的办公室,一个排练大厅。导演许素萍正在现场指导,这天排练的是传统吕剧《姊妹易嫁》,新从山东吕剧学校招收来的7名学员轮番登场。不愧是有着47年历史的吕剧班底,那一招一式一句唱腔,都在演绎着吕剧艺术的精髓。

28日,冒着初冬的寒意,我们跟随下乡演出的东海吕剧团来到该县曲阳乡赵庄村。村民告诉我们,这是剧团今年第二次来村里演出了。下午1时,天阴沉沉的,寒风凛冽,吕剧团员工将演出道具从车上抬下来,卸在村头的空地上。所有在场的演职人员,无论是乐手、司机,还是45岁的老演员、剧团的台柱子,甚至带队的剧团领导都帮着搭建舞台,现场一片忙碌。

自己唱戏,自己搭台。“我们下乡演出都这样。”团长孙君礼解释说。舞台布置好后,演员们开始在车上化妆。

下午2时,开场锣鼓响起,舞台前聚集起了观众。这天演出的是吕剧表演唱《温总理来到咱们村》,剧情是今年元旦期间,温家宝总理到东海县黄川镇部分农民家走访慰问的故事。台上,演员们严谨认真,一招一式准确到位,唱腔字清而音圆,抒情婉转而缠绵;台下,500多名观众显示了吕剧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气”。观众不仅有本村的,附近村庄很多人也赶来看戏。

当天最低气温2度,台下观众身穿棉衣、羽绒服还觉得冷,台上的演员身着单薄的演出服装,脂红粉白的脸庞冻得青紫。副团长杜秋灵告诉笔者,冬天下乡演出,演员们常常患感冒,很多演员是带着一身病上场的,但只要老乡看得高兴,再苦再累也值得。

这一切对于吕剧人来说是常态。“这是必须进行的文化苦旅”,东海县文化局局长陈林从事文化工作多年,谈起包括吕剧在内的县级剧团的生存之路时,他说,“立足本地,才能提升。”根深才能枝繁叶茂。

47年来,吕剧的根就这样深深扎在苏北这片土地上,逐渐成为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东海吕剧团多次争得荣誉:所演现代吕剧《红丝带》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现代吕剧《春打六九头》被中央电视台拍摄成四集电视戏曲片,在央视戏曲频道多次播放;吕剧《山乡情》获市“五个一工程奖”,《草莓扣》在市新剧目调演中获得一等奖。该团编写的电视艺术片《五九看柳》获中国电视戏剧片金鹰奖进取奖和市“五个一工程奖”;演出的小品《戳喜窗》分获中国曹禺文学戏剧大奖和市、省“反腐倡廉文艺调演”一二等奖。为了在全县营造关爱女孩工作的良好氛围,创作了大型吕剧《女儿情》。累计在省以上获奖或会演的戏剧、小品、影视剧目达50多部,创下了县级剧团的多项全国全省第一。

这是一支具有文化标本意义的演出队伍。

苏北的农民说,“这些年,我们没少看东海吕剧团的戏”。

追溯:曾经有过的艰难时光

和全国所有县级剧团一样,东海吕剧团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一次生死抉择。

当时,随着电视的普及和文化消费形式的多元化,吕剧观众锐减,演出市场一片萧条,生存困难。剧团账面上仅余千元,20多名演员被迫分流出去,仅留下12名艺术骨干发给每个月生活费。迫于生计,他们有的开饺子馆,有的磨起项链,更有的摆起地摊。

生存,还是消亡?当时的困难一旦扛不住,吕剧可能真的消亡了。这一幕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县级剧团,省内有五家吕剧团就因此关门。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最终挺过了那段艰难时光。

东海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对吕剧团非常看重,认为吕剧是东海的骄傲,是东海文化的璀璨明珠。从保护吕剧这一地方剧种出发,协助文化主管部门,及时补建了剧团领导班子。

吕剧团绝处逢生并渐现生机,还得益于一批甘守清贫,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艺工作者。

葛芍麟就是这样一个人。1998年,葛芍麟临危受命,出任吕剧团负责人。吕剧团濒临解散时,是葛芍麟和几名坚守阵地的老演员一起,多次到离团演员家中登门拜访,苦口婆心请他们出山。

队伍重新拉了起来,能不能打,还要看队员的素质。那一年农历二月初二,吕剧团应邀去石湖乡一个村子演出。舞台搭在村部前的露天广场,演出那天恰逢寒流来袭,演出中间雨夹着雪下了起来,被剧情吸引的观众不肯散去,打着雨伞在台下观看。演员们穿着湿冷的戏装冻得直打哆嗦,仍坚持到演出结束。

这样的演出场景几乎每年都能见到。

在市新剧目调演期间,青年演员潘玉的父亲卧病在床,他把照料父亲的担子撂给妻子,直到父亲辞世当晚,他才赶回家里。当时父亲已近弥留,再也不能清醒地和他交流。愧疚的泪水一下子涌出了他的眼睛。

导演兼演员的许素萍和2004年上任的团长孙君礼经历了剧团最辉煌和最困难的时期。1977年进团时,她只有11岁,在县西双湖艺校进行了两年的正规培训后随团演出。当时吕剧团每到一处,看演出的群众人山人海,门票提前一两个星期就卖完;安徽演出时,有位老大娘颤颤巍巍地提着一篮子煮熟的鸡蛋送到后台给演员们吃。1990年后,剧团开始面临困境,演员的工资两三个月发不上,但剧团仍常年坚持送戏下乡。

“那时条件真的很苦,但没有人想过放弃,大家心中都有一种信念,相信会好起来的。”许素萍回忆道,早期用平板车送戏下乡,道具、服装、音响设备都装在平板车上,演员们轮流拉车。后来发展到用小毛驴拉车,用拖拉机送戏下乡,再后来换成客车。每次坐拖拉机下乡,一路颠簸的厉害,大家都用手紧紧抓车边上的栏杆;遇到转弯,有的人会被颠下来,但立即爬上拖拉机,继续赶路。

有一次,十几个演员坐着大卡车下乡演戏,回程遇到雷阵雨,为了不让车上的服装道具淋湿,大家将身上外套脱下来盖在上面。宁肯自己淋湿,也要保护好演出器材。在东海吕剧人身上,确实体现了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让他们在没路的地方走出了路,完成了吕剧文化的传承。

发展:把吕剧当作品牌经营

仅有热情和奉献精神还远远不够。市场的道路并不好走,要想生存,还要学会在风浪中搏击的能力。

吕剧团不等、不靠、不要,他们将剧团作为企业来经营,按照市场规律创作、生产、演出剧目。“群众想看啥,我就能演啥”。根据演出市场狭窄的现状,他们增加歌舞、戏曲节目,以吕剧为主,兼演话剧、小品、相声等节目。吕剧、歌舞相互补台,既稳定了固有的农村市场,又靠新颖的综艺节目开拓了新的市场。排练的节目先后在北京、江苏、安徽、广东顺德、山东北海舰队、河南、浙江等多个省的20多个县市上演,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灵活的运行机制,走活了吕剧剧团生存这盘棋。

文企联姻,东海县顺泰酒精有限公司和县文化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每年出资10万元,冠名“东海县顺泰酒业歌舞团”;专门设立市场营销机构,成立市场营销中心、演出排练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每位演出人员做兼职经纪人,制定奖惩条例,大力开拓演出市场;配合县各部门的中心工作,编排一些专题文艺节目,受到群众和机关单位的好评……

现在的吕剧团,除满足本县观众的文化需要外,其演出点已辐射到周边县400多个乡村。“剧团今天在本县演出,明天就得赶到山东莒南等地。”孙君礼告诉笔者,除去农忙时节,演员几乎都奔走在各地演出,台口多时,邀请方得提前一个月预约。

吕剧团在分配上不搞分光吃净,在保证演职人员收入的前提下,把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钱用来提高剧团的装备水平,为长远发展储备后劲。2004年以来,添置了客车、音响、戏装等,剧团固定资产达50万元。

吕剧爱好者说,吕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蕴涵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唱腔悠扬缠绵、表演朴实憨厚;普通观众说,吕剧是县剧团演的,是大戏,正规得很,草台班子压根比不了;邀请方说,吕剧剧团服务态度好。

这些就是吕剧的牌子,是吕剧的口碑。

“谁砸吕剧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剧团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奖罚制度。剧团领导担任舞台总监,一旦发现台词唱错,运腔不到位、少翻跟头、拉弦错谱等现象,马上记录下来作为处罚依据。各项管理制度打印成册,人手一本。工作中按章办事,学生出了错受罚,团长唱错词照样罚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已成为剧团上下的自觉行为。

东海吕剧团坚持特色取胜,努力挖掘地方文化,不断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剧作。上个世纪60年代排演了吕剧《姊妹易嫁》、《逼婚记》,鼓励农村青年挣脱封建思想束缚,走上自由恋爱的道路;70年代编排了《稻花朝阳》、《石梁河畔》等现代戏和小品,塑造了敢于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农民典型形象;90年代排演的《红丝带》,教育农民更新观念,发展农村经济,早日走上共同富裕路;2005年,大型现代吕剧《草莓扣》,充分展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一代新人和谐共处、艰苦创业的时代风貌,受到观众欢迎。

出戏,还要出人。剧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派员到省外一些剧团及艺校学习,很多演员还得到过著名表演艺术家郎咸芬的口传身授;平时送戏下乡,团里就安排早晚时间授课,每逢农村大忙或阴雨天不能演出,就安排白天授课;在课程安排上,从功夫、形体、表演、语言、乐理、打击乐和声乐7个方面对演职人员进行培训,整体演技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剧团还从山东莱阳吕剧学校招收了7名学员,并将12名新人送到市艺校学习扬琴、戏曲等。不少演员在老艺人的培养下,成为剧团的中坚力量,活跃在舞台上。

【相关链接】

吕剧是一个年轻的地方剧种,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清朝末期,山东琴书产生于鲁北滨州、博兴、广饶等地,已有200多年历史,以扬琴、坠琴伴奏,艺人说唱民间小曲。建国后,被正式命名为吕剧。其影响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西至新疆,遍布大半个中国,是全国八大最富艺术生命力的剧种之一。我市在1960年12月正式成立东海吕剧团。它的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优美流畅。吕剧的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下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内容多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恋爱婚姻、儿女情长等,故事性强,情节细致生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