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
    山东省东营市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原属广饶县)民间艺人时殿元等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吕剧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变而来。山东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后演变为南路、北路、东路3个流派。清光绪六年(1880年),山东琴书传入广饶北部。当时,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县北部和利津县东部尚无防洪大堤,任黄河漫流入海,每至汛期,黄水漫溢,穷苦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为多求施舍,许多灾民行乞时演唱民间小曲,民间艺人逐渐增多。山东琴书传入后,民间艺人争相学唱,以此作为谋生手段。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山东琴书在广北一带普及,职业琴书艺人渐多,较著名的有张兰田、张志田、商秀岭、时殿元等人。其中北路琴书艺人时殿元独辟奚径,在广泛吸收其它戏曲、曲艺艺术成分的基础上,把山东琴书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首创化装扬琴,成为吕剧的主要创始人。上妆琴书,(或化妆扬琴)是有琴书演化来的。当初因演带有驴子的戏《王小赶脚》,也被称为驴戏。从形式看,它与当地流行的跑驴跑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 
    山东琴书分南、北、东三路。清末流行于黄河下游的北路琴书,经广饶县琴书艺人时殿元(1863~1948)和谭秉伦、崔兴乐等,把《王小赶脚》改为化装演唱,形成了化装扬琴。因开始化装演《王小赶脚》用过驴形道具,曾被称为“驴戏”;在临邑、济阳一带称为“迷戏”,在胶东叫“蹦蹦戏”,1950年定名为吕剧。早期的化装扬琴专业艺人很少,但在惠民、博兴一带农村,几乎村村都有业余的“拉地摊”演出。它曾和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同台演出,并在表演、化装、打击乐方面受到流行于惠民一带的东路梆子和京剧的影响。初具戏曲形式后,活动范围扩大到昌潍、胶东半岛。1925年,黄文徵、黄文信等的“黄家班”和“庆和班”、“义和班”先后进入济南市演出。
    驴戏起源于广饶,后在胶东广为流传。随着吕戏剧目的丰富,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扬琴戏、捋戏、迷戏、蹦蹦戏,都是指的这个剧种。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它很快成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当时只有两个吕剧专业团体: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省吕剧团是解放后组建的新型专业艺术团体。济南市吕剧团是由鲁声琴剧团改称的。它的前身是解放前长期活动在济南商埠一带的化妆扬琴——艺和班。1956年成立了广饶县第一个属民办公助的专业吕剧团。1959年12月成立了广饶县吕剧团,该团成立后曾多次赴淄博、济南、河北等省市演出,为吕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79年在原垦利县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垦利县吕剧团。1986年演出的小吕剧《考丈人》曾被山东电视台拍成艺术片在全省播放,并在全国电视艺术片评奖活动中获三等奖。1988年,利津县京剧团也根据群众的要求改为利津县吕剧团。
    到五十年代末,山东省已有近三十个吕剧专业团体先后成立。不仅山东省内,就连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南方的江苏省、以及西北的新疆等地,也建起了吕剧专业团体。吕剧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民间杂曲小调逐步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吕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蕴涵着浓郁的乡村气息,许多优秀剧目生动地反映出齐鲁民俗风情,内容健康活泼,戏词风趣诙谐,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而雅俗共赏,不仅在我国北方流行甚广,而且风靡全国,成为亿万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著名地方戏曲。市、县吕剧团历年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传统戏《后娘打孩子》、《三打四劝》、《李怀玉借妻》、《王定保借当》、《借年》、《井台会》、《小姑贤》等近20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小二黑结婚》、《中秋之夜》、《沂河两岸》、《都愿意》、《半边天》、《隔墙姐妹》、《王邪招亲》等。
二、吕剧名称由来
    吕戏(现称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镇的时家村(今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过《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2、据广饶的老艺人回忆说,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也有的说,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3、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我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遂定名为吕戏(现在称吕剧)。
三、吕剧 - 传统剧目分类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
    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


    吕剧发源于原乐安县时家村(今东营区牛庄镇)一带。吕剧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说唱扬琴)——化装琴书(又称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
山东琴书始称“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是扬琴(早期称“洋琴”),故又被群众称为“唱扬琴的”。山东琴书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最早流行于鲁西南一带地区,其产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说唱琴书的民间艺人进入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称为“文明琴书”、“山东琴书”等。山东琴书演唱时两人搭挡对口,以唱和说为主,以表演为辅,唱说和表演紧密结合;演唱时以扬琴、坠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同时也是伴奏者,典型地体现了曲艺形式的艺术特点。这种唱、说和表演浑然一体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山东琴书由说唱艺术形式发展成为戏曲艺术的基础条件。
根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当时为乐安县)北部和利津东部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常泛滥成灾,这一带的穷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于是,以演唱当时民间流行“小曲”形式进行乞讨的难民逐渐增多。以“唱曲”讨饭遂成为有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
    此间,牛庄、油郭一带以演唱民间曲艺为职业的艺人越来越多。在众多的民间艺人中,时家村艺人时殿元(外号时丫兰)、油郭乡东寨村艺人张兰田、张志田兄弟和油郭乡西商村的四平调艺人商秀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群众所说的“大角”。
1880年,山东琴书流传至乐安北部地区后,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牛庄、油郭一带,学唱山东琴书者不计其数。每逢农闲节日,或三五搭挡,或结帮成伙,就地拉摊演唱琴书者处处可见,真可谓“村村听扬琴、妇孺皆会唱”。


    吕剧,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年青剧种。在解放前较长的时间里,它以“化妆扬琴”的形式,活动在广大农村集市。解放后,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它很快成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山东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到五十年代末,全省已有近三十个吕剧专业团体先后成立。不仅山东省内,就连东北的黑龙江、辽宁、南方的江苏省、以及西北的新疆等地,也建起了吕剧专业团体。
  吕剧,是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省戏改组定名的。当时只有两个吕剧专业团体:山东省吕剧团和济南市吕剧团。省吕剧团是解放后组建的新型专业艺术团体。济南市吕剧团是有鲁声琴剧团改称的。它的前身是解放前长期活动在济南商埠一代的化妆扬琴──艺和班。
  化妆杨琴,(或上妆琴书)是有琴书演化来的。当初因演带有驴子的戏《王小赶脚》,也被称为驴戏。从形式看,它与当地流行的跑驴跑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分不开的。驴戏起源于博兴、广饶,后在胶东广为流传。随着吕戏剧目的丰富,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扬琴戏、捋戏、迷戏、蹦蹦戏,都是指的这个剧种。
  山东琴书到驴戏
  山东琴书最初叫扬琴,也有叫打扬琴的、唱小曲的,流行于古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后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的语言、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为东乱、北路、南路琴书三大流派。其叫法也不想同,如商业兴自称改良扬琴;邓九如文明扬琴。到一九三三年邓九如在天津电台播音时,才定名山东琴书直今。
    约在一百多年前,乐安北部一带的农民,为活所迫,四处掏荒要饭。有不少人,随身携带坠琴、节子板等乐器,以唱琴书小段为主,或顺口编些有趣的故事,边耍边唱。在长期的流浪生涯中,他们还不断吸收戏曲唱腔和民间小调来丰富自己。约在一八九六年前,东寨村的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俩,曾去安徽风阳拜师学艺,当地流行的(凤阳歌)有力的推进了演唱艺书的发展。艺人在演唱中,为了更多的招徕听众,增加收入,便不断地探求新的艺术形式。擅唱工的艺人,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特点。而擅长人物表演的艺人,便致力于新的表现形式的探索。时殿元、崔心悦、譚明伦等,把《王小赶脚》改成化装演唱,便是这种探索的结果。
    从形式上看,琴书属于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发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现,并有生、旦、丑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体感很强。它本身就为向戏曲化演变,孕育着内在的因素。因而时殿元等人从群众喜爱《王小赶脚》的化妆上演得到启发,逐渐把琴书中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小节目,如《站花墙》、《兰桥会》、《登云休妻》、《鸿鸾喜》、《丁僧扫雪》、《拾玉镯》、《王定保借当》、《三打四劝》、《后娘打孩子》、《王天保下苏洲》、《王汉喜借年》等,改为化妆登台,从唱琴书发展成了演小戏。[凤阳歌]也逐渐演化成了吕剧的基本板式──[四平调]。由于剧目大都是反映小姐、公子、儿媳、公婆等男女爱情、家庭论理的戏,而且情节逼真,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受群众欢迎,因此不少唱坐腔(山东琴书)的艺人,先后改演小戏,在胶东、鲁北一带流传开来,如蓬莱、掖县的蹦蹦戏,济阳一带的迷戏,都属于流传后派生的。流传越广,叫法越多。有的说叫捋戏,因为伴奏主乐器是坠琴,拉时是用四个指头上下不断的捋弦;有的说叫闾戏,意思是属于街坊邻里的家乡戏;有的还说由于艺人外出搭班,都是一村,同姓同族,甚至是一家子或两口子,所以叫吕戏。那时的流动小戏班都来自博兴、广饶,对这种形式,艺人则称为化妆扬琴或上妆扬琴。
  化妆扬琴进济南
   二十年代,随着济南商埠的开放,化妆扬琴带着满身的土音和乡气,也挤入了这里的娱乐场所。在一些小书场或茶社里显露风菜。好称曲山艺海的济南,早以成为曲艺家云集之地。琴书也是这里早就熟悉的曲中之一了。对于化妆扬琴的声腔,人们并不生疏,而对那幽默自然的表演风格,朴实感人的故事情节,都颇感新颖。因此很快它就成为济南观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小戏了。
    化妆扬琴进入济南前,先在黄县、文登、日照、栖霞、莒县、掖县、蓬莱、潍县、惠民等地流动演出。小戏班多者有十几人,少者只有几十个人,他们有过说法,叫作七忙八不忙。由于伴奏和打击乐都是演员自兼,七个人演起耒就显得忙乱,八个人演起来就不显得忙乱了。随着剧目的不断丰富,化妆扬琴首先吸收了京剧的表演技巧。如生、旦行当的走相和手势动作,开始都是学自京剧,锣鼓经则学自柳子戏。有时还和五音戏、京戏合班同台演出。如时殿元的小戏班,二十年代前后,长期于当地的京剧子弟合为一班流动演出;三十年代义和班在济南新市场,经常和五音太斗邓洪山(艺名鲜樱桃)搭班同演。这都是化妆扬琴在演唱方面提高较快的重要原因。
    在济南的化妆扬琴小戏班,多有博兴、广饶的艺人组成。他们都是农闲来济南组班唱戏,农忙回家收割种田。开始以济南新市场为活动中心。后来扩大到西市场、大观园等地。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三四个小戏班,常年在商埠一带演唱。老艺人达到五六十人。随着戏班的流动,名称也时有变更。较有影响的班子有黄家班、父子班、同乐班、庆和班、共和班等。“七七”事变以后,多数艺人回到家乡,剩下的艺人便凑成了一个艺和班维持演出。尤其到解放前两年、艺人多到外地寻找出路,义和班人员所剩无几。直到解放后,在政府的大力支支下,义和班才又重新组织起来。
  现将个班底分别介绍如下:
    黄家班,这是很早进入济南的化妆扬琴戏班,有十几人组成。主要演员有黄维祯、黄维信、黄维范、黄子修、刘力贤、马成业等。民国十年(1921)前后,由广饶县魏家庄来济南,在新市场凤顺茶园演出。当时的凤顺茶园是席棚式,土台子。院主张凤池也是广饶人,唱琴书处身,并和刘力贤是亲戚。在他们和力经营下,化妆扬琴有了较好的情景,艺人也一度频繁往返。不几年张凤池把席棚换成砖瓦房。凤顺茶园便成了化妆扬琴的主要演出场地。
    父子班,有博兴刘官庄艺人组成。因大都姓张,又叫张家班,如张家宇(领班班主)张玉生(又称张大牙)张传河、张文忠、张翠霞、张翠云、张传东、张传海、张财源、张明然等,有几十个人。多在新市场北的民乐茶园演出。约在二十年代末。“五三”惨案前来新市场组班演出。“七七”事变以后,戏班解散,多数回家。张翠霞、张翠云、张传河、张文中等先后加入了义和班。
    同乐班,有时殿元、刘欣武、刘立贤等广饶艺人于三十年代组成。此班流动性较大,人员常有变动。如薛金田、宋力修、李同庆(薛金田的徒弟)也多搭此班。先后在大观园、劝业场等地演唱。“七七”事变后并入义和班。
    庆和班,是个较老的小戏班,在胶东组成。三十年代初来济南,在新市场凤顺茶园、西市场的振成舞台演出多年。有殷毓庚(领班)、殷毓汉、郑江田、刘全中、朱春盛等。后并入义和班。
    义和班,“七七”事变后由几个小戏班留在济南的艺人组成。殷毓庚为领班。由殷的结拜把兄弟形战成义和班的主体。把兄弟的顺序是郑江田、殷毓庚、程立孝、张连祥、阎宗先(园主)、时克远、刘全中、张传诲。此外,还有张传诃、张文忠、张翠霞、于廷臣、候振南、张翠云、李同庆、刘欣武、王素菁等共廾几人组成。最初是在济南新市场的凤顺茶园演出。(原院主张凤池不久死去)后有他的儿子张树桢和继母张凤鸣管理小园子)四十年代初,义和班在大观园新新舞台东边的一个席棚小戏院内演出。后又改租新新舞台。院主是李新亭。
   化妆扬琴进入济南前,多以盘凳子(拉地摊)的形式出设在大小城镇的集市上。进入济南后多是固定在小茶园,小戏园演出,双方签定合同,所有收入和院主二八分帐(院主得二成,艺班得八成)。逢年过节时收入尚好,平时则廖廖无几。没有收入就借债,挣钱后再还上。他门多半没有家,演完戏大家就挤在后台过夜。吃的是地瓜面,衣服也是冬不保暖、夏不遮体。义和班虽然实行一人一份的分成,但演员顾上吃的不多,大部分艺人要找话干,如卖烟卷、卖糖、出苦力、拉详车等。
  从扬琴到吕剧
    1948年济南解放后,在政府及文联的支持和帮助下,义和班又重新组织起来,艺人不仅有了保障,艺术上、政治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51年建立了民间职业性的鲁声琴剧团,並先排演了《张大娘被骗》打开了吕剧现代戏的大门。1953年改为吕剧前后,又排演了现代戏《光明大道》、《小女婿》、《明明上当》等,为戏曲反映现代生活做了很大努力。同时还整理演出了传统戏《王定保借当》、《逼婚记》、《小姑贤》等,都是五十年代很受群众欢迎的好戏。1954年华东戏剧观摩会演中《光明大道》获剧本奖、演员奖。时克远获演员一等奖。1962年晋京演出《闹房》、《逼婚记》受到朱德、董必武、聂荣臻、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鼓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逼婚纪》再次受到李先念同志的赞赏,並于1979年拍摄了电影。
    在解放后的短短几年里,吕剧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並获得了不少成绩和荣誉,除本身早己具备群众喜爱的特点外,主要是解放初期遵照毛主席、周总理对文艺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除整理了部分优秀传统剧目及创作一批新剧目外,还对音乐唱腔进行了充实和改革。使吕剧不仅在艺术上渐臻完美,同时还保留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特色,从而使解放前形式简单的化妆演唱,很快成为全省重点地方戏曲之一。
    化妆扬琴曲调虽少,变化颇多,而且优美动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从剧本看,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大部分剧目故事情节细腻,群众语汇丰富,唱词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流畅,唱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可是在内容上表现婚姻、爱情、家庭道德伦理,和以“三小”为主的戏占比重很大,音乐也是缠缠绵锦,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增加表现力、扩大适应性,从五十年代初,一些音乐工作者即在原来(风阳歌)的(四平)、(二板)的基础上,吸收了梆子、茂腔、京剧等唱腔的音乐节奏、旋律,演唱方法的某些特点,溶化在化妆扬琴的板腔之中,使化妆扬琴的演唱和打击乐的表现力大为增强,形成了吕剧的一套完整的戏曲表演艺术。
    在改革中,山东省吕剧团(山东吕剧院)和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李二嫂改嫁》的创作演出,不仅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观赏,作为地方戏曲搬上银幕也是比较早的。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鲁声琴剧团也在同年改名为鲁声吕剧团,1956年3月改为国营、同时改名为“济南市吕剧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