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戏曲一统广播电视的半壁江山,彼时的戏曲充当的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播放资源,然而这种资源影响着一代人。如今,他们老了,一说到戏曲就喜欢与老人联系到一起。我相信现在看戏喜欢戏的多为中老年人,但我更相信谁天生也没有与戏曲有仇,可为什么年轻人不爱戏曲呢?我想这应该怪不到年轻孩子的头上,而是影响这些孩子们的身边的人,影响他们身边的人的社会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中国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中国也是21世纪世界瞩目的焦点,广播电视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多元化文化艺术形式的冲击下,在快节奏的新时代,一些传统文化遭到重创。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曲文化在这一轮风浪中也未能幸免,备受冲击的折磨。大型文艺演出中难觅戏曲踪影,即使偶尔会有也只能算作陪衬和点缀。戏曲在电视和广播中也被边缘化,几乎全国所有卫视频道都将戏曲抛弃,包括一些戏曲大省。如今的戏曲陷入两难境地,戏曲成了媒体遗忘的角落,院团也逐渐失去了积极性,戏曲滑坡也是不争的事实,越是如此,媒体越不会重视戏曲,因为戏曲再也难以带来收视率、收听率。长此以往,孩子一生下来每天见到的都是周杰伦、杰克逊甚至曾轶可,一个从来没有见过戏曲的孩子又何谈喜欢戏曲呢?

戏曲电视剧重返荧屏观众“得寸进尺”

从今年元旦开始,央视终于做出了很艰难的决定,痛心将电视剧时段砍掉播出少儿戏曲栏目,可谓很给力的一个举动。唯一保留的夜间电视剧时间也让细心的观众发现,今年以来播的电视剧和戏曲有关了。特别是评剧电视剧《花为媒》和京剧电视剧《契丹英后》等戏曲电视剧播出后,电视剧时段的变脸让观众为之振奋。评剧电视剧《花为媒》播出后,我接到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评剧朋友们,纷纷表示太出乎意料了,尽管时段有点太晚,但是这已经很进步了,都表示央视真的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但也正因为这一举动让大家更对央视戏曲频道充满了期待和希望,都希望央视多关注评剧等地方戏,甚至多在黄金时段播出。我特意在微博搜索,发现有不少人评论戏曲电视剧《花为媒》,有的觉得拍得非常有创意,有的观众不能接受,其实不管哪种都说明大家都在关注。俗话说不怕被骂就怕没人看。

所以观众“得寸进尺”也是情有可原的。观众之所以对央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观众对央视的关注度和期望值是最高的。试想一下,虽然现在全国戏曲不景气,但是戏曲观众基础依然雄厚,观看和欣赏戏曲的愿望依然非常强烈,地方卫视中几乎再难寻戏曲的影子。大家都寄希望于国家级电视台了。

但据央视内部高管透露说,戏曲频道近日播戏曲电视剧纯属偶然,戏曲电视剧在央视取消已成必然。这不免让我们刚刚兴奋的头脑又被泼了冷水。

如今戏曲院团能够拍一部戏曲电影或电视剧能让戏迷兴奋好一阵子,然而央视戏曲频道的冷淡却让我们大失所望。许多好的戏曲影视剧拍出来都没有播过,否则这以后谁还拍啊?拍了都没地方播出。这既不利于中国戏曲影视剧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推广戏曲,毕竟戏曲影视剧在宣传戏曲上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央视引导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责任重大

全国好像还没有专门的戏曲频道吧,除了央视戏曲频道,而上海戏剧频道不仅不是戏曲频道而且据说有时候还是购物频道。全国应该唯有河南将戏曲栏目办得最有成就了吧!其他省市几乎都砍掉了戏曲栏目,理由是收视率太低,试问一下,为什么河南就能将戏曲栏目做到如火如荼?这值得我们深思。而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喉舌媒体,首先承担的是责任。央视开办戏曲栏目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责任,尽管央视戏曲频道在弘扬戏曲文化特别是国粹京剧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无奈以及收视率的弊端,央视戏曲频道在得到戏迷们的赞许声之后又不得不面临着诸多不足。央视戏曲频道一面追逐戏曲节目的质量和数量,一面又要考虑收视率的束缚,所以也经常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这一点我们深刻的理解,但是追逐短期效益的收视率的确很害人,不仅毁了戏曲栏目,还毁了戏曲观众,更不用说培养年轻戏迷了。

所以,既然央视开办戏曲频道就属于半公益性质的责任频道,那么就应当将责任进行到底。希望央视能够听取观众意见。其实,说实话,这不能怪央视,全国几乎都没有了戏曲节目,全国戏曲观众都盯着央视戏曲频道呢,可想而知,一个戏曲频道如何满足大江南北的戏迷,别说其他,就是十大剧种在央视都难以面面俱到。单京剧就有诸多流派,就更不用说全国300多个剧种了。因此,要做到人人满意,的确很难。但是,难也得做,那就是长期的责任。地方台没有戏曲,央视要做责任的模范,要做领头羊,不可能什么都要拿收视率说事。再说越不培养观众越没收视率,最终导致恶性循环。更希望国家支持戏曲频道,也希望国家广电总局也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督促地方台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如果全国一律都抛弃戏曲栏目,这正常吗?难道这与地方口口声声说保护戏曲传承戏曲不矛盾吗?试问长此以往会是什么结果?

现在戏曲真不行了,有点被抛弃了,尽管政府也对戏曲有不少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宣传力度上还是大大降低。以曾经辉煌的全国第二大剧种评剧为例,很多国内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从大众媒体中根本从未听说过评剧。他们生下来的接触的都是靠跑调、艳照、出位能走红的文化。根本没听过评剧,又从何谈起喜欢呢?就连唱歌都能跑调的曾轶可都能红遍大江南北,以艳照和出位被人熟知的兽兽、凤姐等,这只能说明当今人们的主流价值观发生错位。如果不加以引导,真的后果很严重。如果说不喜欢评剧可以理解,毕竟评剧很难突破自己,但是如果大多数都被曾轶可、兽兽、凤姐所吸引这不能不说明社会有问题,无论是年轻的孩子还是成人。这种教育不仅仅是央视戏曲频道的责任,更是大众媒体的责任。

现在不仅戏曲频道,包括所有电视台,人力的匮乏,思维的局限,创意的缺乏,追求短期效应。总是创意跟风,没时间深度思考。更担忧的是电视媒介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媒介,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电视节目的观念会影响青少年的观念。想想这个就感觉责任的可怕性。你可以做的节目不娱乐,但不可以为了娱乐而扭曲价值观。

谁都在追求收视率,本无可厚非。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使媒体成为了低俗价值观放大的公共空间。某些低俗的相亲节目,相亲成为秀场,许多年轻的孩子却非常热衷於这种节目。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针对相亲节目的低俗化的整顿问题,而是一个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汇集的价值观的偏颇,那么在这个时候,主流媒体,尤其是电台、电视台应该站出来,应该弘扬主流价值观。好在央视没有像某些地方卫视一样为了收视率而使节目变得低俗。

而现在除了电视台的责任外,各级地方政府也对戏曲的宣传和弘扬责无旁贷。这一点深圳做的相当好,而且大家也都有目共睹,深圳的“戏聚星期六”已经形成一个全国品牌,对京剧、粤剧等剧种进行了宣传,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打破了地域限制,以中华戏曲为己任,对评剧、黄梅戏、越剧、豫剧等进行大肆宣传,从理论教学到大戏演出各种方式吸引着当地戏迷。“戏聚星期六”实施几年来,得到了广大戏迷的强烈反响,这不仅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戏曲的关爱分不开,而且也印证了戏曲不仅仅看短期效益,更应注重长效利益。

北京等地实施的周末场演出计划和星火工程也是对戏曲支持的一部分,虽然做得很不错,但是力度还是相对弱一些。特别是应该与本地的媒体资源互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宣传戏曲。

弘扬“大评剧”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多年前,好像是评剧界陈胜利提出了“大评剧”的路子。其实,这些年,央视戏曲频道《空中剧院》走的就是这个路子。打破地域、打破院团,组织强强联合的京剧演出。而评剧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曾经辉煌的评剧本应该在央视戏曲频道有辉煌的地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央视重视评剧的程度远不及越剧、豫剧等。

戏曲频道就跟我们评剧一样,尴尬地位极其类似。国家一面宣传戏曲,一面又不得不面对开放社会的收视率。是央视不关心评剧、歧视评剧还是评剧自身不争气?这个话题由来已久,在各评剧论坛里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其实并非评剧本身不争气,也不是评剧真的没有市场和观众。我们更不能把责任完全推卸到多种艺术形式的冲击上。同处在戏曲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如果说京剧是因为头戴国粹帽子而相对较好的话,那么豫剧、越剧却将评剧落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我们可以抱怨国家不重视戏曲,不重视地方戏,但是所有剧种都一样。我们也可以将评剧不景气的责任推卸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上。但是种种原因之外,我们是不是该从自身找找原因了?从当初的中国第二大剧种沦落到五大剧种之外不觉得羞愧吗?不该为此好好思考一番吗?

由于评剧当年流行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的京、津、冀、黑、吉、辽等地区。所以评剧处处都是家,评剧也就成了大剧种,然而成也大败也大,大却不能得到国家的重视,大却因为地域广泛而难以找到振兴的中心。

京剧属于国粹自不用多说,似乎每个地区都重视京剧,越剧虽然也不能说具体属于哪个省市,但是浙江、上海两地都非常重视,豫剧自然是河南的责任,事实上,豫剧在河南备受重视,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但是今天被安徽定位省戏。五大剧种中,其他剧种都有明确的省市归属地,拯救的责任也自然很明确。但是评剧说不清到底归哪里,也就失去了拯救保护的最佳时机。

我想可能是因为评剧陷入困局,所以到了娘不疼舅不爱的地步。评剧被曾经流行的京津冀辽抛弃了,不管什么原因,事实告诉我们,各省市电视台的节目里几乎没有了。但也可能哪一个地方都想争评剧,历史遗留的现状让评剧至今无人认领。不过我很看不惯现在有些地方为了争文化遗产,沽名钓誉,为了借遗产生财。

评剧的地域隔阂让评剧丧失了机会,评剧的归属问题也让评剧被冷漠。日久天长,各个地方的评剧院团也丧失了积极性,振兴评剧的责任自然也就没那么强烈了。当然这一点不但包括评剧人,更包括当地政府部门。不要单纯的只把评剧与当地的暂时的经济利益挂钩,传承和保护评剧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谁要说评剧后继无人我不太赞同,我看现在的评剧青年演员优秀的也有很多,所以只要加以引导,评剧应该不愁继承人。想当年新凤霞也不是一开始就被认同,而且现在也不能拿小演员和当年的大师相比。评剧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评剧演员更是如此。
唯一需要的是需要由国家重视,地方重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地域一体化的经济成为主流。评剧干嘛非要某一些省市来重视呢?评剧曾在哪个城市火过哪个城市就有责任保护。特别是京、津、冀、沈阳一带更是需要将评剧视为自己的亲生。不要评剧不行了都想方设法的甩掉她。

环渤海崛起强烈建议评剧抱团取暖

其实评剧就是盛行于环渤海一带的地方剧种,内蒙、山东等地至今也存在着评剧团。所以评剧当之无愧的是环渤海地域的地方戏,只有评剧才能最准确的称之为环渤海戏曲。随着环渤海的崛起,一种代表该地域的传统文化传统戏曲应该以评剧为特色,主打评剧牌。

其实评剧不一定非要属于哪个省,环渤海的几个省市特别是京、津、冀、沈阳都应该以评剧发展为己任,发扬大评剧精神。但是一定要以哪个城市为主,评剧就是属于这个区域的。经济都一体化了,文化还有什么不能统一呢?特别是北京和中国评剧院更应该有这个责任。

另外,评剧观众也不缺,缺少的是评剧年轻观众的培养。试想一下,再不培养年轻观众,等这一批戏迷老了之后,将没有新观众续后,到那时观众就真的断层了。评剧没了观众比没有传人更可怕。千万别口口声声说年轻人不喜欢评剧,我不信,的确如此,如果我一生下来到处都是周杰伦、李宇春、曾轶可,电视里也从来没有播放过评剧,那么我又从何谈起喜欢评剧呢?我知道评剧这个概念就不错了。但是我只知道她是一个人人不爱的戏曲,老古董,仅此而已。你说不正确引导年轻观众他们可不就这么点认识吗?顶多说客气点那叫传统文化。可口口声声的传统文化难道只是作为历史去了解吗?

在喜欢中性美的李宇春、唱歌含糊不清的周杰伦、唱歌跑调的曾轶可这个年代,似乎没什么年轻人不喜欢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李宇春、周杰伦的才气,但是连听歌都听曾轶可跑调的歌我就想不明白了,可见社会引导的作用多么可怕。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在发生变化,如果是积极的那无可厚非,可是看看喜欢的都是什么。

所以戏曲特别是评剧绝对不会吸引不住年轻人,现在评剧有一种脱离群众的倾向,也流失了一部分观众。但是我们看到,专业评剧不景气,而业余评剧活动还不少,所以评剧应该回归到戏曲本土中去,不要脱离群众。没有好的剧目,没有好的题材,谁会想去看?我就不信现在排一些演社会现实题材的戏没人看,你演年轻人年轻人会不喜欢?评剧尤其是评剧最不能脱离普通百姓,评剧本来就是为平民百姓而生,所以评剧也要为平民百姓演戏、排戏。另外就是政府和媒体的正确引导。

评剧之所以从农村火到城市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时进程的也大都是工农阶层,所以演的题材非常适合他们。而如今固然农村题材的戏需要演,但是表现城市普通百姓的戏更需要排,比如,现在有关年轻北漂的题材多得是,感人的、讽刺的、揭露现实的应有尽有,不要总排一些主旋律的戏,当然作为文化是需要为政治服务,但是现在都这样了还不从实际出发,排一些实际点的戏。尽管可能遭到某些部门的不满,但是评剧不怕,评剧永远都是社会的照相机,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评剧可以借助环渤海的崛起复兴起来,找到归属感。因为评剧自身的原因注定了她有这个能力。评剧不被人了解,是因为评剧被挡在了戏曲门口外,也因此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评剧,评剧是戏曲,但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戏曲,她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流行歌曲,她最能唱出每个时代的气息,她最能赶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的评剧一定会大放异彩,再次成为戏曲的主流,成为文化的主流,成为青少年的最爱。因为她有理由让年轻人喜爱让年轻人痴狂,评剧有信心成为传承文化超越流行歌曲的经典。当初谁会想到传统相声和不上台面的二人转会在一些人的改革和带领下流行起来呢?评剧只要走对路,也会有这么一天的。不过建议不要强迫年轻人喜欢,但是要创排适合他们的戏,吸引他们主动接受。

我相信酒香也怕巷子深,评剧再好没有进行有效的宣传也是枉然。我更相信不是所有年轻人都不喜欢评剧,如果可能的话,让年轻人回到那个年代,他们也照样会喜欢戏曲,因为那时候戏曲是最完善也是比较少有的娱乐艺术形式。所以如今多元化的文化形势下,单靠戏曲这种单一的艺术形式吸引年轻观众未免有点太残忍。所以应该理解他们不喜欢戏曲自有不喜欢的道理。但是戏曲本身应该从年轻元素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除此之外,就是必要的外力宣传工作。评剧院团没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是导致评剧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需求的重要因素。由于地域、空间的限制,很多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虽然有欣赏评剧的愿望,往往不能实现。即使是国家评剧院的所在地戏迷,由于不能准确掌握剧院的演出地点、时间等信息,也往往不能如愿。从而潜在需求者不得不寻找其他替代消费品来度过闲暇。过去评剧对广播市场的占有率是相当高的,如果此时评剧能够扩大广播电视市场占有率将是一次绝佳机遇。

评剧保留传统是很好的继承,但是评剧要想发展必须创新。而改革和创新则是评剧发展的灵魂。因此我们不赞成评剧墨守陈规,保留老观众当然重要,但是吸引年轻人才是根本。试想一下,当年新凤霞等老一辈艺术家刚创新时不也备受争议吗?估计至今也有不喜欢新派的,但是她成功了。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达到满意。如果只针对老观众,固守传统,评剧就不会发展了。开拓更宽的戏路让戏曲的观众更立体更全面才是戏曲的发展之路。戏曲唱腔和表演需要演员的实力,但是即使演员唱得再棒,哪怕当年的小白玉霜、新凤霞等评剧皇后或公主转世恐怕她们的演唱也很难立足于当今的舞台。时代不同了,观众的需要和欣赏标准也大不一样。到底是硬把观众生拉到剧场看戏还是戏曲迎合观众的欣赏需要而自动吸引观众?这自然不必多说,时代在变,在如今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文化娱乐形式多样的大背景下,戏曲不被许多年轻人喜欢也在情理之中。

作为全国最接近普通话的剧种(还包括北京曲剧),也可以说就是普通话,因此它最有群众基础。评剧和其他剧种一样都能演传统戏,但她更擅长演现实题材的现代戏。所以现代戏是评剧的长处。既然这样,那么评剧就多排一些经典的现代戏,不要老是歌颂真善美,我想揭露假恶丑也未尝不可。既然传统戏曲剧种让评剧名词退步,那么也就不要老往传统上凑,特别是千万不要学京剧的韵白。因为论传统你评剧永远比不了京剧,论程式化永远比不了京剧,论高雅学不来昆曲。所以评剧就保持朴实的美就够了。当然其他剧种该学的还是要学,毕竟评剧是靠吸收发展起来的。

评剧与时代同步,但同时她又是戏曲,单纯的传播传统文化不是评剧的责任,也担当不起。评剧就是供百姓消遣的雅俗共赏的剧种,一面传承着传统文化,一面还要娱乐大众,甚至担当宣传时事的义务,只有这样,评剧才是评剧。

所以说,评剧曾经很辉煌,她们靠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中国评剧现在跌入低谷,其原因不光是评剧的领导和演员们,国家、大环境以及各地方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评剧演员们,想重新辉煌,要靠你们自己。现在,没人关心的大环境已经形成,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评剧的投入,但实际上,还在从事评剧事业的人们不要奢望谁会来帮助你。你们应该卧薪尝胆,年轻的孩子们,只有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你们才能进步,中国评剧才会有长远的发展。记住,只有这样,辉煌的时候,你们才会笑得更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