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凤霞的得意弟子,评剧名家刘淑琴的退休生活本可以和她的绝大多数同行一样,要么悠闲度日,要么四处登台,但她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创办评剧社,携手票友弘扬评剧艺术。圈内人对刘淑琴直竖大拇指,圈外人则羡慕石家庄戏迷:“如果更多像刘老师这样的艺术家,同戏迷们零距离接触,评剧这门艺术,不愁得不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日前记者赶到石家庄市群艺馆,每周二、四上午刘淑琴评剧社的成员们在这里集中活动,社长刘淑琴告诉记者:“我们的第一个剧目有望在7月上演。”
外地戏迷慕名而来
66岁的刘淑琴人称新派第一传人,代表剧目有《杨乃武与小白菜》、《花为媒》、《江姐》等。1962年她师从新凤霞学艺,1977年调到石家庄评剧院,1985年特聘到文化部直属的勇进评剧团,直到退休。刚刚成立的刘淑琴评剧社已拥有会员50多人,沧州等外地戏迷也慕名而来。
熟悉刘淑琴的人都知道,这些年她跟戏迷的互动就没断过,如今她每周两天在河北省群艺馆教戏迷唱戏,还有两天则在石市群艺馆教票友唱戏。同时她还带着北京和石家庄的十几个徒弟,一概分文不取。
记者在市群艺馆看到,场地中间二十多个票友轮番上阵演唱,场地边上刘淑琴正在指导徒弟郝新花,手眼身法步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就见她身姿挺拔眉目灵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说起成立评剧社的初衷,刘淑琴说:“和这些票友一起‘玩’了好几年,大家都说让我牵头成立个剧社,我也希望能继续弘扬新派艺术。”票友们七嘴八舌地向记者猛夸刘淑琴,这个说刘老师病了也不休息,生怕耽误集体活动,那个说刘老师人特好,有外地戏迷来她都热情相迎还管吃住。最让票友高兴的是每次活动结束时,刘淑琴都会当场唱一段,对此有剧社成员骄傲地告诉记者:“外地戏迷都很羡慕我们能跟名家这么亲近。”
刘淑琴则说:“我们常说是大家一起玩,但也要玩儿出质量来。现在正在排当年我演过的《江姐》,预计7月上演。”
“一切都为了评剧”
在创办评剧社前,刘淑琴的日子挺悠闲,“夏天到山东去避暑,秋天去上海看女儿,但这些地方都没评剧,总想着回来”。如今她除了指导票友排戏,还为置办服装、道具操心,“我们这个剧社在评剧界是新鲜事物,白手起家”。
也许外人不大理解刘淑琴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路,但了解她的人都不意外这个选择。12岁开始学戏的刘淑琴练功时对自己特别狠,“我是干什么都要干好的人,别人练我也练,别人休息我还练,1962年我到中国评剧院学习,拜新凤霞为师,学了《花为媒》等经典剧目。”新凤霞很喜欢这个认真刻苦的弟子,评剧大师对舞台的执着和热爱也令刘淑琴终生难忘:“记得有一年我和赵丽蓉老师在天津合作《花为媒》,她专程赶来看演出,当时她因为身体缘故已告别舞台,但那晚她坐着轮椅在幕侧看完演出后特别激动,我能看得出她是多么渴望重返舞台。”刘淑琴还有项绝活,就是在舞台上当场题诗作画,“老师新凤霞很喜欢书法,另外当年排演《御河桥》,戏中有女主角写诗的场景,我觉得实演效果会更好,就特别练习了书法和绘画”。
如今创办剧社是刘淑琴又一段崭新的人生,忙并快乐的日子里她有个小小的愿望,“看着票友一点点进步,看着新派艺术由此传承下去,心里很满足。也希望这个由票友自发组成的剧社得到各界支持,我们期待着戏排演完成后有个舞台向公众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