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吐新翠——评剧《珍珠衫》研讨综述

在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带来了一出改编创作的评剧骨子老戏《珍珠衫》,受到了评剧观众的极大关注。该剧原著取材于《今古奇观》第二十三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的代表作。在评剧舞台上,许多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如白玉霜、小白玉霜、喜彩莲等都擅演此剧,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段,很受观众喜爱。

建国后,由于剧中王三巧这一人物的行为和举动,有悖于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加上原剧结构松散,剧中大力宣扬因果报应,评剧舞台上很少上演。该剧那些精美的唱段,几乎成了绝响,加之这个戏情节曲折、故事又富于戏剧性,评剧观众无不期盼这出戏能够重现舞台上。改编者李瑞环,从人民群众的要求出发,对原作进行了删繁就简、去芜存菁,不但去掉了那些语言粗糙、文理不通的缺憾,还根据当代观众的欣赏心理,增添了许多富于情趣的人物语言和情节,从而使得剧情更加流畅、剧中主要人物更容易为观众所理解。一出尘封多年的评剧老戏,终于在当今评剧舞台上绽放光彩,真可谓老树吐新翠。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京剧、评剧等剧种,深深扎根在广大群众心里,不但受到国人喜爱,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在新的历史时期,评剧《珍珠衫》的改编,是我们传承弘扬戏曲艺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著名评剧音乐家、评剧《小女婿》的音乐唱腔设计王其珩说:“瑞环同志花费几十年心血,完成了‘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京剧音配像巨大工程。今天又执笔改编评剧《珍珠衫》,使我们很受鼓舞。”著名戏曲音乐家韩溪说:“作为一名老市政协委员,非常敬佩老主席,如此关爱京剧、评剧等戏曲艺术,不仅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也为文化官员们作了示范。人民热爱戏曲艺术,老主席与人民的心紧紧相连。”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过去成兆才老先生的原本,全剧四十九场,场次繁多、杂乱,像“拉洋片”。改编本删掉了原作开场后几乎占全剧三分之一的内容,从陈商酒店会友开场,很快进入矛盾冲突,剧情更为简练,舞台上回避了大量王三巧与陈商的私情描写,淡化了王三巧追求个性解放,失身、赠珍珠衫的戏剧情节。

王其珩说:“改编使主题更加鲜明。人要积德行善,这体现在剧中人物罗德和吴知县身上;对做坏事的人如陈商,‘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改编者把王三巧这个人物,重新塑造成被骗失足,最后夫妻团圆,让观众感到舒服得体。原本有‘只求公子不嫌,奴愿你常常来往’的念白和主动赠珍珠衫的行为,改编对原作动了大手术,但看后感觉原著里面的精华得到了保留。王三巧作为被玷污的女性,改编者对这个人物给予了极大同情,演员演起来会十分舒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习文说:“这出戏音乐、唱腔与本戏古朴典雅相吻合,也与白派艺术风格稳重内涵相协调。艺术家让观众在观看评剧经典故事的同时,也享受了底蕴厚重的白派艺术。”河北省剧目工作室主任刘兴会说:“改编者在故事结构上,恰当裁剪,从而使得戏剧情节推进加快、结构流畅,适应了当代观众审美情趣。改编者在主题开掘上淡化了因果报应,强化了宽容,找到了和当代观众沟通的契合点。”

在充分肯定该剧成绩的同时,与会的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尚待改进的不足之处。韩溪说:“王三巧这个人物在头、尾,中间的戏显得较弱,是否给她加点戏。《唐山文化》责任编辑说:“原著中王三巧的失身与赠衫,是该剧的主要焦点所在。改编者将王三巧主动追求个性解放改为酒醉失身、把主动赠衫改为陈商骗取,使得王三巧的行为更宜观众接受。但后面陈商对王三巧一往情深,又给人以过去原作情节延续的感觉。如何给陈商这一人物性格定准位,还需斟酌。”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改编这一出在评剧舞台上影响较大,艺术创作上又有许多成功之处的老戏,顺民心、得民意;同时,对艺术家来说有很大难度。改编者迎难而上,让老树吐新翠,旧枝发新芽,为评剧艺术家如何传承、弘扬评剧艺术树立了榜样。该剧阵容强大,在白派第四代优秀传人王冠丽的带领下,以严肃认真的精神,给观众奉献了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评剧大餐。我们要感谢改编者李瑞环,感谢辛勤、执着为评剧奋斗的艺术家!

评剧《珍珠衫》剧照

评剧《珍珠衫》研讨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