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毓敏,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八岁学会京剧《女起解》《红鬃烈马》和《白蛇传 祭塔》,同年第一次参加演出。她十岁考入北京市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初习武旦,后专工花旦;先后师从赵绮霞、李金鸿、赵德勋、高玉倩等;学演剧目有《打焦赞》《扈家庄》《大英杰烈》《穆桂英》《玉堂春》《十三妹》《贵妃醉酒》《思凡》《秋江》《天女散花》等四十余出。1953年她转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又从张君秋学《望江亭》《状元媒》《诗文会》《西厢记》等戏。孙毓敏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荀慧生剧团,被选为继承流派的学生,拜荀慧生先生为师;演出剧目有《红娘》《红楼二尤》《玉堂春》《白蛇传》《蝴蝶杯》《勘玉钏》《杜十娘》《荀灌娘》《元宵谜》《辛安驿》《金玉奴》《卓文君》等荀派戏。她每年演出三百五十场左右。她于1963年调入梅兰芳剧团,演出《生死牌》《姐妹易嫁》《白蛇传》《蝴蝶杯》《玉堂春》《望江亭》《智斩鲁斋郎》等戏,并学习了《西施》《洛神》《生死恨》等梅派剧目。1966年下放河南省京剧团,曾主演过现代戏《沙家浜》《奇袭白虎团》《园丁之歌》等。她1968年被迫害,自杀未遂致残,右足跛,在病榻瘫痪五年之久。在养病期间,写有《京剧唱腔体会点滴》《荀氏水袖、动作及手势介绍》等讲稿,经艰苦锻炼于1978年重返舞台,任北京京剧院三团主演,排演的新剧目有《宋宫奇案》《哑女告状》《一代贤后》《双玉缘》《翠屏山》《坐楼杀惜》《痴梦》《霍小玉》等,并演出荀派保留剧目《红娘》《红楼二尤》《玉堂春》《杜十娘》《荀灌娘》《棒打薄情郎》。

初识大角儿在荧屏

孙毓敏这个名字,在我的记忆中并不陌生,我自己喜欢京剧艺术,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看了中央电视台详细地介绍了孙毓敏的艺术人生后,令我震惊了:孙毓敏太不一般了!我真的怀疑她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在十年“文革”的岁月中,多少戏曲界人士惨遭迫害甚至被剥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孙毓敏一个普通的京剧演员、一个柔弱女子,面对无休止的批斗她跳楼致残瘫痪在床,然而她勇敢地战胜了自我,从一个卧床不起的残疾人到在舞台上活泼俏丽的花旦,这在普通人看来,用“天方夜谭”“白日做梦”“痴心妄想”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孙毓敏以她超人的顽强意志,硬是拖着一条残腿一步一步地拽着楼梯艰难地行进着,在不是她的身躯在上升,而是她那颗酷爱京剧的心进行着一次次的升华。当时不到二十岁的我为之震撼的同时泪水流个不停。

从此后孙毓敏三个字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关注孙毓敏的点点滴滴,只要电视中播放她的戏,我就会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欣赏着,她那顽皮可爱的红娘、泼辣现实的崔氏、刚烈的尤三姐、柔弱的尤二姐等等形象,经常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记忆中再现。我为她的艺术而倾倒,我为她的努力而折服,我为她的坦率而鼓舞,我为她的执着而仰慕。

勇于开拓挑战自己

正当我如醉如痴地欣赏孙毓敏的艺术时,突然发现我心中的偶像突然消失了,当时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逢人就打听:孙毓敏怎么了?一位朋友告诉我说,她告别舞台到北京戏校当校长了。那个时候,我也是做教师的时候,教师的工资和待遇都不好,我都为作为老师而埋怨的时候,孙毓敏则离开了她为之付出生命的舞台,走到了京剧舞台的幕后。越是不理解的时候,越是想了解,随之我则从方方面面了解到,她之所以离开京剧舞台和她心中坚守的荀派艺术,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誉声望,而是为了京剧有接班人,荀派有接班人。这让我不但敬佩她的艺术,更加敬佩她的品格了。

在京剧界和戏曲界,都有这样一种说法,舞台不是让出来的,而是挣出来的。演员们为了红,为了能够成角儿,为了能够成为大角儿,可以付出一切,说白了不就是在争名逐利么?我自己从喜欢京剧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看到了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记得小时候老人曾经老人不止一次地和我讲说:“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躲也躲不掉,不是你的争也争不来。”这么朴实浅显的道理在戏曲圈子里根本不适合,“心静如水”这些字更是为之难之又难。而孙毓敏能在自己艺术巅峰之时走到幕后,这种“心静如水”的心态,我想不是一般人,更不是一般演员能够做到的,但是她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而且当了校长之后,她为了学校的改善跑文化局,为了招生跑全国,为了教师待遇跑赞助等等。我看到、听到这些情景的时候,仿佛我又看得了电视里播放她拖着残腿爬楼梯的情景那样,步履艰难可是依然咬着牙,汗水一点一点地流下来。

潜心育苗闯梨园

孙毓敏从教后,她一心扑在培养学生上,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四小须生”——穆宇、陆地园、由奇、马超博,都是孙毓敏一手培养出来的好苗子,经过由孙校长率领巡演全国,一下子成为了观众关注京剧的一个靓点,靓点虽然萦绕在四位孩子们的身上,可是我常想,艺术天赋和勤学苦练固然重要,但要是没有孙校长率领的教师们的悉心培养,精心照料,节目选派,宣传包装等等行为,他们怎么能够出来啊?!

京剧的四大名旦包括很多旦角儿名家都是由男性创造的,京剧界的“男旦“艺术曾经风靡整个世界,可是解放以后不知为何一纸禁令不让培养”男旦“了,”男旦“好像成了束之高阁的物品,虽然高高地供奉着“四大名旦”,可是私下里有禁止这个禁止那个的,而是开始大力发展女演员。记得多年前,我曾写过几篇关于京剧“男旦”的专访文章,刚刚写了几篇就被领导批了一顿,并且好多朋友劝我,不要再写了,免得惹得是是非非。那个时候我就想,在京剧这个特殊的艺术里,“坤角儿”有“坤角儿”的优点,“男旦”则有“男旦”的优势,“四大名旦”如日中天的时候,“四大坤旦”不是依然有票房么?可是为何不让写呢?我想不明白,随之则也就丢掉了继续写下去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日在编辑新闻时发现北京戏校培养“男旦”了,我想这肯定是孙校长高瞻远瞩的决策。随之则出现了刘铮、牟元笛、尹俊等等男旦小演员。他们的演出,一下子迸发了这个沉寂的话题,一下子赴全国演出传统剧目,让这些孩子红了,男旦越来越多地被认可了。事实胜于雄辩,孙毓敏胜利了。

老骥伏枥志在四方

在孙校长的努力下,北京戏校从破破烂烂的学校变成宽敞的大楼和排练场,从中专顺利升级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看到这些,很多人都认为孙院长知足了,应该歇歇了。可是自从退休后,她却更忙了。作为北京京剧昆曲振兴协会的会长、荀派艺术研究会会长的她依然忙碌着,可是她的忙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京剧和荀派。她先后筹集资金排演了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荀慧生》、出版《荀慧生艺术生平画册》、研究“荀学”、组织多次“纪念荀慧生大师的演出”、推出年轻荀派演员,等等。尤其是在“尊老”方面,她更是让我这个后生晚辈敬佩得五体投地。

记得去年我看到她和中国戏曲表演学会胡芝风发起,为京剧界老艺术家颁发“终身成就奖”。我的心动了,为了争取评剧事业的老艺术家们也能获此殊荣,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她对此进行了探讨。她直率地说:“小费,你胆子够大的,我做这个活动花了不少钱,你有赞助么?”我说了“没有”之后,她深思后说道:“他们都老了,咱们为了让他们高兴,做这个值得,既然你愿意做,我就帮助你做。”随后,孙毓敏便联系与胡芝风见面。为了能促进这个事情,我当时壮着胆子说:“我请老师们吃饭!”她真爽地说道“小费,你连赞助都没有,别请我们。这个事情我是中间人,我请你和胡会长吃饭,咱们边吃边聊。”就这样,在没有豪华酒宴的饭桌上,促成了为评剧老艺术家颁发“终身成就奖”之事。

在协调筹备为评剧老艺术家颁发“终身成就奖”活动过程中,看到终日忙碌的我,孙毓敏心疼地对我说:“小费,以后我不叫你费宏宇了,就叫你费大胆吧!你胆子太大了,我有一帮人帮我干活,你就俩仨人,还敢弄。这样,你听我的,我给你找个饭店,我有金卡八折优惠,你就拉个横幅摆几桌就行了。我和胡会长帮你多发几个奖。别请那么多人,你的心想着他们就够了,我心疼你啊!”短短几句话,含着一位京剧大角儿对评剧的那份支持,含着京剧大角儿对年轻人的那份关爱。在随后几个月的筹备中,一些流言蜚语让我很挠头,也让我很懊悔,曾几何时我的团队想推却了?!此时,又是孙毓敏为我鼓劲,她鼓励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今年(2011年)9月3日,评剧界的“终身成就奖”取得圆满成功了。看到获奖艺术家一个个走上领奖台,看到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孙毓敏深情地看看我,她笑了。

哺育后辈之志不渝

孙毓敏在她从艺生涯六十年中,不但很好地继承了荀先生的艺术风格,更继承了荀先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移植改编并唱响全国的剧目颇多。在此次孙毓敏六十年舞台生活的艺术精华和创新精神的剧目,囊括了青衣、花旦、泼辣旦三个行当的表演。这九出移植改编剧目凝聚着荀派艺术的唱、念、做、舞各种技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的重要发展和创新。可是,这些戏都不是由她主演,而是她从一百余位弟子中选出六位年轻荀派再传弟子演出,不但让观众领略荀派艺术的风采,还能看到新的演员新的形象。孙毓敏将携六位弟子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许翠、张悦、方开柳,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四地演出,共计十二场大戏,以此来迎接《孙毓敏舞台生活六十年》活动。活动中,孙毓敏不是自己忙着排练演出,而是忙着给弟子们排演。为了让弟子们演出得更好,年过古稀的她依然在北京、天津等地跑着、忙碌着,问道他这是为什么的时候,她自然地说道:“我是她们的师父,她们拜我不是陪着我演出,而是我要陪着她们演戏”。

在这次活动中,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活动,就是孙院长再次联合中国戏曲学会为几十位京剧表演老艺术家颁发“终身成就奖”。此次“终身成就奖”将分为北京场、天津场、上海场、武汉场四地颁发。用孙院长的话说:“后辈不忘前辈之师,我就这么大的能力,我今年都七十二岁了,老了,身段也不好看了,我就让我的学生演。她们年轻、漂亮、有朝气,就是不红。我就要给她们搭台唱戏。要说我老,其实我也不老,我还有前辈老师们,他们还健在,我觉得赶紧趁他们健在之际,让他们能够获得一个艺术门类的表演艺术上的最高奖项。他们为京剧艺术贡献了一生,应该获得。各个流派的老角儿们都是我的老师,我给她们颁奖,我就希望她们健康长寿,为京剧多留下一些好玩意儿。”

孙毓敏快人快语、酣畅大方的一席话,连我这个局外人也感到欣慰,顿时心里觉得踏实了很多……。(作者费宏宇稿源:《我们的话——孙毓敏舞台生活六十年移植改编剧目巡演文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