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梨花盛开,新蕾争春的四月里,笔者慕名拜访了天津新蕾评剧团演员、第四届中国评剧票友大赛一等奖得主、第四届中国评剧十大名票之一的运怀君女士。

运怀君对评剧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打动了笔者,她所表达的不仅是一名评剧演员的感情与性格,同时也代表了评剧故乡所特有的一方水土、一方故事。面对宝坻的梨园春色,我们为宝坻这块沃土而自豪,为宝坻而骄傲。

运怀君1966年生于宝坻大唐庄镇运家庄村。大唐庄镇位于宝坻的大洼地区,这里民风纯朴,人们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数不清的田间地头活,闲下来的时候很少,因此娱乐的时间也相对的少一些。一位哲人说,人是爱玩耍的动物,没有人能够抵御娱乐与享受的诱惑。繁重的农业劳动、稀缺的闲暇时光不但没有阻挡人们对娱乐的追求,反而促进了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向往与渴望。平日里人们见缝插针,在劳作之余、田间地头,自编自唱家乡的小调,评剧的形成正是受这种民间哈哈腔、地头调的影响逐渐孕育成形的,宝坻的大洼地区实际正是孕育评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人们对评剧有着特殊的痴迷,在这里评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里也是孕育评剧名家的摇篮,评剧早期的优秀演员很多从这里起步享誉梨园,例如铁嗓金叶子的来凤仪、乐不够的刘春德、筱派评剧创始人筱俊亭等等。

运怀君出生在评剧的沃土,父亲运绍锋是一位农民,早年在天津评剧院向评剧名家单少锋先生学习过评剧,有着很深的评剧造诣。受家乡大环境和父亲的影响,运怀君从小就对文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向往。在那个样板戏响彻全国的年代里,年幼的运怀君听着收音机学唱段。运怀君的天赋非常好,对戏曲有着超常的悟性,无论多么难唱的唱段听过几次她就能像模像样的演唱。少女时期的运怀君对戏曲的涉猎非常广泛,15岁时,京剧、越剧、吕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的经典唱段她都能唱的惟妙惟肖,特别是第一次听小白玉霜演唱的《秦香莲》录音的时候,运怀君为小白玉霜回转低沉如诉如泣的唱腔所倾倒,如痴如醉,置身其境,从那时起,运怀君如着魔般翻来覆去的听,反反复复的学唱。

当一名评剧演员是运怀君从小的夙愿,这一夙愿伴随了她的童年直到青年,在此期间她没有因辍学、务农、务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她以顽强的毅力执着的精神坚持自学,不断的摸索和揣摩名家的唱段,一字一句的领悟,找感觉。起初父母不同意运怀君学评剧,父亲是一位评剧艺人,深知学戏之路的艰苦,父亲告诫运怀君:学戏是很辛苦的,没有毅力,光靠天赋是不行的。运怀君说:我就是想学戏,再累再苦也不怕。父亲终于被女儿的执着所打动,自此,父亲成了运怀君的第一任老师,每天早上天不亮跟着父亲去跑步、踢腿、喊嗓子,教运怀君练体能、练气息,学习运用丹田气。在父亲的教导下,运怀君的评剧基础初具成形,如一株新蕾含苞待放。

1987年春节,宝坻评剧团下乡演出,到了大唐庄乡运家庄村。经人举荐,运怀君报考了评剧团学员班,接到评剧团的学员录取通知,运怀君的心情无比激动,当时她已经21岁了,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带着憧憬、带着信念,运怀君走进了她向往已久的宝坻评剧团。在评剧团,学员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艰苦的,每天的下腰、踢腿等基本功的训练让学员们吃尽了苦头,这里的训练强度明显高于与父亲学戏的时期,当年父亲心疼女儿,舍不得女儿受太多的罪,而到了评剧团,一切都要按正规的来,这是成为一名评剧演员必须要走的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评剧的魅力不仅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热爱,更来自于演员台下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在运怀君的身上不仅有着对评剧艺术的执着追求,还有着大洼地区人民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的顽强性格,有着一股勇往直前、不服输的精神气质。尽管训练十分的艰苦,尽管经常是一天下来全身疼痛彻夜难眠,但她始终咬牙坚持,毫不松懈,更加刻苦,更加执着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一个个训练动作。在老师的细心教导下,经过勤学苦练,运怀君的进步很快,一年的功夫运怀君从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评剧团学员中成绩最好的学员。

运怀君的评剧之路是不平坦的,其中不仅有汗水,同时也有很多的曲折。正当她对自己的评剧理想充满信心的时候,挫折接踵而至,先是失去了推荐进天津戏校深造的机会,接着评剧团面临着解散。面对这样的挫折,对于一个视评剧艺术为生命的人,其心境是可想而知的。当时的运怀君已是婚嫁的年龄,带着事业上的暂时失落,运怀君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运怀君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家庭,丈夫唐友怀是某局机关的干部,也是一名酷爱文艺的戏迷,京剧的老生、老旦、花脸他都能唱上几段,平日里经常拿一把二胡自拉自唱,自娱自乐。运怀君与唐友怀可谓你唱我随相濡以沫,他们以戏为媒,相识、相知、相爱。对于夫妇二人来说,家就是小舞台,家中的成员就是演员和观众,他们互为老师,丈夫教妻子唱京剧,妻子教丈夫唱评剧,时而合唱,时而对唱,你为我伴奏,我为你伴奏,互励互勉,其乐融融。愉快幸福的家庭生活冲淡了事业上的暂时失落。文化艺术本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不同曲艺,不同剧种相互借鉴,相互影响是常有的事,这种影响对戏曲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个人艺术水平的提高也颇有裨益,运怀君与丈夫的艺术交流和相互影响无疑也对运怀君艺术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运怀君在评剧的追求上遇到了一些挫折,但她对评剧艺术的实践与探索从未终止,而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如一粒种子,等待着春天的召唤。

时间进入了新的世纪,宝坻评剧开始复苏,运怀君如一束新蕾,随着宝坻评剧的再次兴起而悄然绽放。

2001年7月,宝坻电视台举办了“开心双休日”评剧比赛,运怀君以白派名剧《秦香莲》选段参赛,引起了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赞扬并一举获得评剧演唱二等奖;在2002年7月庆祝宝坻电视台“开心双休日”开播一周年的“开心激情”文艺演出中,运怀君获得最佳表演奖;同年8月运怀君参加全国评剧票友大赛天津赛区选拨赛,荣获优秀表演奖。自此,运怀君在评剧舞台上初试锋芒,演出活动迅速增多,她经常应邀参加区委宣传部、文化局、电视台组织的节日庆典和文化下乡活动,赢得了观众和各级领导的好评。随着演出实践的增多,运怀君对白派唱腔的领悟和表现进一步加深,此后不久运怀君有幸结识了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天津市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资深教师、国家一级演员吴博莉教授。

那是2006年的春天,随着宝坻评剧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宝坻的评剧事业也已是如火如荼。为迎接在唐山举办的第四届评剧票友大赛,展示我区评剧之乡的风采,区各相关单位的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领导们亲临一线指导并部署了参赛的各项工作,在提出意见和要求的同时还专门从天津市文化职业艺术学院请来了吴博莉教授,教授指导我区参赛选手的训练和彩排,运怀君就是参赛选手的其中之一,这是运怀君第一次得到评剧名家的直接教诲。吴博莉老师学识渊博,正直宽厚,为人师表,授课科学严谨,深受学员们的爱戴,从那时起,运怀君与吴博莉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吴博莉老师的亲自指导下,运怀君以一段《秦香莲 见皇姑》唱段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取得了第四届中国评剧票友大赛表演一等奖,获得了第四届中国评剧十大名票称号,为个人,也为宝坻这块评剧沃土赢得了荣誉。

在宝坻文联、宝坻剧协组织的中国评剧票友大赛获奖选手师生汇报演唱会上,评剧名家与宝坻的评剧演员、评剧爱好者以及区各相关单位的领导齐聚一堂,在肯定宝坻评剧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评剧小生泰斗刘小楼先生拉着运怀君的手勉励说:孩子,祝贺你取得好成绩,白派可不好唱啊,希望你再接再厉。著名评剧导演、评剧艺术家张玮老师曾导演过许多白派名剧,与小白玉霜精心合作推出的戏曲电影《秦香莲》更是将白派评剧艺术推上了巅峰。她对运怀君说:一个业余爱好者通过刻苦钻研将白派表现的这么到位,传承白派后继有人,希望你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老一辈艺术家的嘱托与期待深深的打动着运怀君,打动着每一个评剧人,也让我们场外的评剧爱好者感到了一种动力和责任。

为了推出新人,打造宝坻白派评剧经典,吴博莉老师不顾上了年纪,身体不适,从市区搬来宝坻与运怀君吃住在一起。从身段、动作到眼神、情绪,吴博莉老师亲自示范,反复的排练,精心指导。一个月后,在新蕾评剧团的支持下,一出凝聚了师生心血和汗水的《秦香莲》全本大戏以崭新的形象推上了舞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轰动,此后运怀君加盟新蕾评剧团,经常随团演出《秦香莲》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运怀君出演的《秦香莲》已成为了新蕾评剧团的主要保留剧目之一。

因为酷爱评剧,运怀君与戏结缘。二十多年的岁月,斗转星移,弹指之间,孜孜矻矻,不离不弃,百折不回。这就是运怀君,这就是宝坻评剧,这就是我们勤劳朴实,拼搏进取的宝坻人民。

烟波浩渺的潮白风光,绿意盎然的田园美景,这就是评剧的故乡,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评剧人的地方。今日的宝坻春满大地,梨花飘香。

运怀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