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登场唱古今,情中你我是戏魂。不惜学得杜鹃啼,只为古韵永传承。9月10日晚,历时11天的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在唐山完美落幕。艺术节期间,来自东北三省、内蒙古、京津及河北的17个评剧院团演出了18台风格各异、格调高雅、艺术精湛的精彩剧目。
一台台精品剧目———或取材于火热的现实生活,或对凝重的历史进行提炼、锻造,以“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的传统舞台形式,浓墨重彩地展现出一幅幅具有时代意义的瑰丽画卷,使人们在视觉得到唯美享受的同时,精神获得纯粹的洗礼。
作为评剧的发源地,自2000年以来,唐山市已经以东道主的身份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
“观赏、普及、传承。”说起评剧节的意义,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罗向军以简单的6字概括。她认为,历届中国评剧艺术节精品倍出、名角荟萃、观众云集,这不仅仅是评剧剧种独特艺术魅力的显现,更是艺术家和广大观众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共同精神需求的集中体现。
唐山,评剧的福地
9月6日晚,由评剧名家曾昭娟领衔主演的天津评剧院新编传统剧目《赵锦棠》在第八届评剧艺术节上进行首场展演,消息一出,一票难求。
这部剧根据花派代表剧目《朱痕记》改编,讲述的是唐代朱春登替重病的叔父出征,其妻赵锦棠历尽艰辛独自照顾年迈的婆母,不惜以乞讨为生。12年后,阵前立功的朱春登封侯归来,巧遇搀扶婆婆流落至此的贤妻,最终夫妻相认,阖家团圆。
演出现场记者看到,舞台光影变幻,融合现代元素的舞美设计为这部传统戏剧融入了现代质感。尤其剧中赵锦棠的扮演者曾昭娟,一出场便以纯正甜美的嗓音和极富表现力的人物塑造方式博得了满堂喝彩。
演出结束后,主演曾昭娟动情地说,唐山是评剧的福地,因为这里有了中国评剧艺术节,它让评剧经典得以传承。而导演谷奎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赵锦棠》之所以反响强烈,除了唯美的舞台设计和名家的领衔出演,更有赖于剧目本身蕴涵的一种精神内核,那就是孝道和忠贞。“我理解的‘时代性’绝不仅仅是说一部作品只在当时社会语境下得到认同,而是说它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以其输出的价值观念赢得观众的精神共鸣。”
事实上,新编传统剧目一直都是评剧艺术节的宠儿。从首届评剧艺术节中国评剧院演出的《祥子与虎妞》、石家庄评剧院演出的《窦娥冤》,到第三届的《杨三姐告状》、第四届的《刘巧儿新传》,以及第六届的“明星版”《雷雨》,删繁就简巧取传统精华,去粗取精光大艺术经典,成为历届评剧节的不懈追求。
不仅要赋予传统剧目以时代意义,更要在老剧新编的过程中汰腐涤陈,巧捉批判现实主义之刀。在第八届艺术节上引起轰动的展演剧目《珍珠衫》堪称个中典范。
《珍珠衫》故事源自《今古奇观》,原本出自评剧鼻祖成兆才手笔,乃评剧起家戏之一,但由于原剧本中女主角王三巧的道德形象存在“硬伤”而远离现代舞台。天津评剧白派艺术剧团在改编这一剧目的过程中,将女主人公的水性杨花变为受骗失身,将原著中夫妻意外重逢的因果报应改为女主角悔恨交加后的破镜重圆,从而使整个剧目的立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嬗变。
向传统剧目的改编要精品,更向现代剧目的创作要精品。第八届评剧艺术节上,由唐山丰润评剧团演出的儿童评剧《小英雄雨来》中一句经典台词引爆了观众情绪———“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无数观众流下了热泪。
自中国评剧艺术节举办以来,“主旋律”剧目一直是各参演剧团竞相推出的重头戏。仅第八届评剧艺术节展演的18台剧目中,《山沟里的明星》、《好官王彦生》、《爱心小院》、《林秀贞》等以现当代英模人物为主人公的戏就占到近一半的比例。
“有人认为观众对现代戏曲剧目没兴趣,那绝对是误读。”身为评剧名家,唐山演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罗慧琴对观众的需求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细数自己获得鲜花掌声无数的演艺生涯,印象最深当属第五届评剧艺术节展演剧目、大型革命史诗现代戏《红星谣》的演出。《红星谣》取材于革命老区江西省兴国县一个真实的故事:红军遗孀池煜华70多年如一日守望献身革命的丈夫,于凄风苦雨中坚守对新生活的希望。
“评剧节后,我们带着这一剧目到江西和全国各地巡演,观众的反响强烈。”罗慧琴说,虽然自己获得“梅花奖”并不是凭借这一剧目,但在她心中,《红星谣》是自己最为经典的代表作,“因为它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一幕现代评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专门来唐山参观第八届评剧艺术节的一位姓郑的石家庄小伙儿这几天兴奋不已。因为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在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老师面前唱上一段,并得到谷老师的亲自指点。
在9月4日上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评剧流派传承与发展”首场学术报告会上,谷文月以《评剧唱腔艺术的独特魅力》为题,现身说法,且唱且舞,令在场戏迷眼界大开,连呼过瘾。
“能为普及评剧艺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福分。”谷文月表示,弘扬评剧传统文化,培育评剧艺术新人,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评剧艺术节的举办,为此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诚如斯言。2001年,第二届评剧艺术节上,“首届中国评剧票友大赛”鸣金开赛,“十大评剧名票”、“十大优秀评剧票友”脱颖而出;此后10年间,与评剧艺术节同步,票友大赛连续举办7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票友经层层选拔后,近千名佼佼者先后逐鹿唐山,问鼎名票。
“最可喜的是,历年参加评剧票友大赛的选手,不仅水平越来越高,而且年龄越来越小。”唐山市群艺馆馆长郭新明多次参与票友大赛组织工作,在他看来,评剧的普及,低龄化人群应为重点方向:“普及评剧,也要从娃娃抓起。”
如其所愿,第八届评剧艺术节期间,组委会特设了票友大赛“娃娃专场”,为新生代票友搭建了一个切磋交流的舞台。9月8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唐山市玉田县林南仓镇3岁半的评剧小票友孙瑞,把一曲《红龙传》选段《挖胆》唱得有板有眼,博得台下阵阵掌声。
“看到这些娃娃,就看到了评剧的希望。”郭新明深有感触地说,他还告诉记者,目前唐山市已经组建了一支“娃娃评剧团”,22名小演员各个师出名门,有的已经在全国评剧舞台上崭露头角。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专家曾形象地指出,评剧即“平剧”;作为平民剧种,评剧的根在民间。
“在我们唐山,张嘴就能唱上两嗓的评剧票友就有上万人,能上台演上几出折子戏的也有2000人左右。”唐山市群艺馆戏剧部主任刘婷介绍说,现在唐山市由评剧爱好者自发组建的民间评剧团已达到上百家。
基于此,历届评剧节上,以县剧团为主的基层剧团演出的剧目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据统计,在参加本届评剧艺术节的17个院团中,县(区)级院团就有6个,加上北京凌空评剧团、宇扬评剧苑、崔连润艺术交流工作室等民营演出团体,基层剧团达到了参演院团的一半以上。
由于这些剧团常年坚持在基层特别是在农村演出,他们参演剧目舞台设置简捷,演出形式灵活,不仅适合在剧场演出,而且适合流动演出,突出体现了评剧这一平民剧种的草根特色。
由滦南县成兆才评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评剧《三进门》,是我省乃至全国第一部以拆迁为题材的戏剧作品,全剧通过讲述机关干部王惠霞和拆迁户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真情故事,回答了如何在拆迁中做好群众工作,实现温情拆迁、和谐拆迁等重要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该剧在第七届评剧艺术节上获得优秀演出奖后,又在全省各地巡演数十场,并于2011年3月20日登上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舞台,成为雅俗共赏的当代评剧经典剧目。
评剧节,我们的节日
8月28日,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的大幕尚未拉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评剧演唱会已在唐山市凤凰山公园先行鸣锣开场。来自评剧创始人成兆才诞生地滦南县扒齿港镇绳各庄村“成兆才家乡评剧团”的乡土演员们,以首次进城演出的特殊形式,为“老祖宗带来的节日”助威。“评剧的祖师爷是咱唐山人,评剧又是咱唐山文化的拳头产品,咱不重视谁重视?”剧团发起人、团长金茂普说,在乡亲们心目中,评剧艺术节就是咱自己的节日。
但记者也注意到,自本届评剧艺术节开幕后,唐山燕山影剧院、西山口俱乐部等演出场馆门前外地牌照的汽车明显增多,剧场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评剧节开幕后,也经常有外地戏迷打来电话询问如何订票。“别看同是评剧唱腔,天津有天津的特色,东北有东北的韵味,我们哥儿几个就想听听原汁原味唐山大口落子!”评剧节8月31日开幕,哈尔滨戏迷刘文夫一行5人28日就到了唐山:“咱没别的爱好,就好评剧这一口!”
而天津的李连茹夫妇更是评剧节的“铁杆粉丝”,从第四届开始,他们就每年来唐山看戏。而这次来唐之前,他们还在评剧网上论坛里充当了一回评剧艺术节的义务宣传员,从剧目安排到购票途径,从演出场地到行车路线,有问必答。“评剧节上不仅名家荟萃,而且各个流派的表演都能看到,对于戏迷来说,真是机会难得。”李连茹夫妇说,随着前几届评剧节的成功举办,中国评剧艺术节已经成为全国广大评剧戏迷的节日。“越来越多的人正是通过评剧节这扇视窗,更多地了解、亲近了唐山这座城市。”身为唐山市文广新局局长的罗向军,对于中国评剧艺术节这一唐山独有的节日,有着独到的理解。她认为,评剧艺术节不仅承载了保护评剧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其传承与普及的重要职责,通过这一节庆活动品牌的培育,还为促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惠民工程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评剧节自2000年举办以来,已具备了明显的品牌效应。”罗向军告诉记者,去年文化部保留的3个地方剧种的节庆活动,第一个就是唐山中国评剧艺术节,这足以说明它的巨大影响力。“下一步,我们要创新思路,努力将评剧节打造成为一个集戏曲交流、文化产品交易和相关产业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会展品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