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中国伟大的评剧艺术也迎来百年华诞。回顾百年历史,评剧的辉煌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轨迹。新中国为评剧的繁荣创造了登峰造极的高峰。不管我们现在还记不记的评剧,喜不喜欢评剧,至少在新中国的成长中抹不掉,回避不了。我作为评剧戏迷大军中的80后,深感寂寞和孤单,其实我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喜欢流行歌曲,喜欢快节奏的生活。但是多少年轻人从来都不知道评剧,也没有接触过评剧,许多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他们没有听过,或因为他们被传统的昆曲等吓住了。谁曾想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戏曲,她是为老百姓而生为老百姓而唱的。她不会为高雅而故作深沉,她永远与群众保持一致。评剧不会咿咿呀呀,不会有语言障碍,我一直在为我的爱好而执着,为着我们的评剧艺术发扬光大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评剧。
评剧这一承载了百年历史的曾经的国内第二大剧种走到今天让人有一种心酸的感觉。短短的百年对一种艺术来说犹如流星一样,它的美我们只能从回忆中去追寻。评剧将要迈进第二个百年的大门,她也正好走到了一个坎上,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革,要么灭亡要么重现辉煌。她的未来我们无法预测,但是坚守在评剧阵地上的人们时刻都在努力着,期待着,寻找着。
1909年的3月初3,成兆才偕同“京东庆春平腔梆子班”入主永生茶园,开创新纪元。他也被公认为是评剧的祖师爷。清朝末年,当初评剧的雏形叫对口莲花落,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后来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在各方面,评剧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剧种。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生于河北省东部,系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今属天津)一带农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剧”、“评戏”、“评剧”等称谓。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改称“评剧”。也为了和当年北平的京剧叫平剧区分开来,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
评剧的三个繁荣辉煌时期
第一个繁荣时期:
上世纪20、30年代曾是评剧第一个兴盛期,逐步走出唐山,北上南下。北上至东北各地,南下至上海。但后来中华民国将京剧改称平剧,大概是取北平剧种的意思吧!因此评剧才由原来的“平剧”叫法被迫改叫“评剧”,取评古论今之意。评剧也被赶出过北平,大受挫折。
1910年左右,以“莲花落” 艺人成兆才为首的“庆春班”进入唐山小山“永盛茶园”演出。由于唐山近代工业的发展,加之辛亥革命大潮的影响,唐山人求生存图变革的思想日益强烈。成兆才、月明珠等艺人感应着时代脉搏,对“莲花落”从思想到艺术形式都进行了全面改革。成为第一代评剧创始人。
评剧形成后,由于演员们生存需要和剧种发展规律,他们把新生的评剧带到天津、东北等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欢迎,并在那里深深扎根。这期间,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剧本,其代表作《杨三姐告状》大胆揭露地主恶霸和官府的丑恶嘴脸,热情讴歌杨三姐淳朴善良、勇于斗争的无畏精神,百年来久演不衰。
评剧在东北流传,以辽宁为活动中心,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东北一带涌现出许多知名女演员,如李金顺、喜彩莲、芙蓉花等,打破了男演员一统天下的局面。评剧表演艺术家李金顺编演了反映抗日斗争的戏《爱国娇》,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人们称评剧为“奉天落子”。
评剧表演艺术家白玉霜等人,把评剧带到了上海,得到了进步文化人士阿英、欧阳予倩的大力支持,并进一步提高了评剧的艺术品位,扩大了其影响力。
第二个繁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评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繁荣发展期。除上演传统戏以外,还演出贴近生活的现代戏,使评剧流传范围更为广阔。这是评剧发展史中最鼎盛时期,评剧成了除京剧外最大的戏曲剧种。那时随着一批评剧现代戏的上演,如《刘巧儿》《杨三姐告状》《小女婿》《夺印》《向阳商店》等,评剧几乎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新风霞、鲜灵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洪影等创立了自己的艺术流派,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党和人民给予她们很高的荣誉。
20世纪50年代末,评剧男演员异军突起,在评剧音乐家和演员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男女同腔同调的难题,从而扩大了评剧题材的表现范围,丰富了声腔艺术表现力。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魏荣元、马泰演出的代表剧目《夺印》、《向阳商店》、《金沙江畔》可谓家喻户晓,“水乡三月风光好”的优美旋律到处回荡。然而十年浩劫,戏曲园地百花凋零。
第三个繁荣时期:
改革开放后,评剧焕发了青春,与过去相比,大批新创作的剧目思想内容更深刻、人物性格更丰满、艺术手法更多样,现代化的科技声光在评剧舞台上大放光彩。评剧又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复苏期。这一时期的评剧代表剧目有《高山下的花环》、《村南柳》、《风流寡妇》等。新时期评剧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家有谷文月、刘萍、崔连润、马淑华、冯玉萍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文化传媒的多元化,评剧与其他姐妹剧种,从演出市场到剧团体制以及艺术形式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在新形势下,评剧将如何发展,怎样振兴?为此,许多评剧艺术家进行了深刻思考,大胆探索;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千方百计扶植评剧艺术。
评剧的艺术特点及魅力
评剧是全国唯一一个最接近普通话的剧种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最接近普通话的剧种,也可以说就是普通话,因此它最有群众基础。天南海北,无处不在。或许会有人说评剧怎么能和京剧相比呢,京剧才是真正的北京话,才是最接近普通话。错!这也是我不明白的地方,现在既然叫京剧为什么还有一些江阳辙,什么湖广音等等南方话,或许真是国粹的原因吧,南北并包。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传统京剧念白(本文主要指韵白)及唱腔的字音,与京韵大鼓、评剧所采用的纯北京音有明显的不同,这是由京剧形成的历史渊源决定的。众所周知,作为国剧的京剧本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地方戏,二百年前“四大徽班”进京,在徽调(二黄)、汉调(西皮)结合的基础上,吸收融和了北昆、梆子的营养,逐步脱胎形成了京剧。所以,京剧既不是北京的地方戏,也不是几个地方戏的简单组合,称之为国剧实在是恰当不过的。在京剧形成的同时,也建立了京剧本身的语音系统,其中既有京音的成分,又有皖音、湖广音,并参照了昆曲的“中州韵”,但也同样不是几种方言的简单混合,而是成为京剧有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的“京剧语音系统”。通常人们所说的“京剧姓京”、“京剧要用京字京韵”,这里的“京”应当理解为“京剧”的京,“京剧语音系统”的京,而不是“北京”的京。
不过我个人建议京剧取消“上口字”、“尖团字”,比如京剧里读“小”不读xiao而读siao,读正不读zheng而读zhen,应该让京剧的语音向普通话靠拢。
而评剧则不一样了,除了唐山一带常用唐山话外,一般的大剧团都是讲普通话的。当然也会偶有一些角色学京剧的口音,但我希望别那样学。我认为京剧才是不让人好好说话。安徽的黄梅戏也是在尽量接近普通话,特别是在戏曲电视剧中,为的就是克服方言阻碍黄梅戏在全国推广的障碍。所以评剧以其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占领全国市场。
评剧是除京剧以外分布区域最广的剧种
也正由于上面所讲到的评剧自身的语言优势,评剧分布地区非常广泛,群众基础雄厚。评剧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甚至上海、贵州、河南等地,是除京剧以外分布区域最广的剧种。长期以来,评剧在自身发展中也呈现出区域特征,使得评剧具有不同的划分形式:1.东路和西路评剧;2.东北评剧、天津评剧和河北评剧,东北评剧以韩、花、筱三派为代表,天津评剧以鲜派和六岁红派为代表,北京和河北评剧以白派和新派为代表。分布区域的广泛性使评剧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国人大都知道京剧为国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北、华北、京津一带,评剧作为一个十分平民化的剧种,其影响所及,甚至超过京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