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讨评剧的振兴与发展问题,日前,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艺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传承·纳新·发展——中国评剧现状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评剧艺术家、戏曲领域的相关学者与会。在回顾了评剧百年发展历程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虽然评剧遇到了市场持续低迷、人才严重流失等危机,但仍有不少戏迷追捧,只要多措并举,必能使评剧重新焕发风采。
跌宕起伏的发展道路
熟悉中国戏曲的人无不对当年评剧的几个辉煌期津津乐道,拥有百年历史的评剧,在一个世纪的发展中走过了起伏跌宕的道路。
评剧起源于100多年前,是成兆才在河北唐山创立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剧非常火,成为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居各地方剧种首位。在北京,不少喜爱评剧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当年新凤霞的《刘巧儿》选段、小白玉霜的《秦香莲》选段、魏荣元的“与驸马打坐开封堂上”和马泰的“水乡三月风光好”,大街小巷的老百姓都会哼唱。那时候不仅京津唐地区,乃至整个华北、东北地区评剧都十分盛行,连新疆、广西、贵州、四川都有评剧团,仅东北三省的专业评剧院团就有120个。北京地区除中国评剧院外,各区县也都有自己的专业评剧团,业余评剧团更是星罗棋布,演出十分红火。而后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评剧进入低谷。
到了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评剧又迎来一个新辉煌。《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等剧目的出现,让评剧再次受到戏迷喜爱。“很多戏荣获文化部的文华奖,不少评剧演员成为梅花奖得主。”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薛晓金说,当时评剧门票是“抢手货”,许多市民甚至连夜排队买票。同时,评剧演出场次也随之增加,如中国评剧院在这一时期每年演出千余场,最多时一天有3场精彩演出。但好景不长,进入90年代后,评剧再次进入低潮。在其他艺术门类的冲击下,再加上观众群体和演员群体的断层,让评剧的发展面临很大困难。
进入21世纪后,原以城市演出市场为主阵地的评剧已逐渐失去城市市场,高端演出场所已看不到评剧的身影。“以中国评剧院为例,虽然它有自己的大剧场,却很难像国家京剧院一样借此占领城市高端演出市场。”薛晓金说,从近几年的评剧演出来看,该剧院大部分演出场次是在有政府补贴的远郊农村,以及一些周边城市、区县的剧场演出。由于郊区的评剧市场多演老戏,不愿接受新戏,加之演出费用承受力低,使郊区农村的评剧演出很难展示国家剧院的整体实力。在这种情况下,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在逐年下降,收入也呈滑坡趋势,人才日渐凋零。
说到近几年评剧的生存状态,参加论坛的学者非常忧心。他们说,现在的评剧观众多是低收入人群,票卖低了,剧院赔;卖高了,没人看。令人苦恼的是,每出戏请的都是最强的创作班底,艺术质量一点儿也不差,但依然没有大的反响。
为评剧发展注入时代元素
专家们认为,评剧要发展需要注入时代元素,使之更能表达百姓的心声、反映百姓的生活,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在引入时代元素后,不能把评剧搞成“四不像”。
戏曲理论家周传家说,擅演现代戏是评剧的长处,也是评剧的优点。1949年以后,评剧编演了《刘巧儿》、《小女婿》等现代戏,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评剧的发展应该立足于此。沈阳评剧院演员冯玉萍结合自己出演现代评剧《我那呼兰河》的亲身体验,认为今天的戏曲艺术已不是原有意义上的一桌一椅一弦那么简单,而是要以创新为动力,将戏曲艺术独有的魅力不断完善、丰富、提升,推动戏曲艺术不断前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非常认同此观点,他说,戏曲艺术发展要注入时代元素,要在保持戏曲艺术独有魅力的基础上,融入更符合剧情、人物需要的时代元素,让它更好听、更好看、更能触动人们心灵,但在吸收新元素时,不能忘乎所以,要注意保留该剧种独有的艺术特色。比如有的院团完全将艺术创新搞成了高科技创新,扩大了技术因素,而排挤、淹没了该剧种原有的特色。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提出,评剧需要发展现代戏,但是更需要有效的积淀。进行任何艺术创作都需要积累,但不是所有的创作都能够形成有效积累,有些戏演一阵就过去了,只有能够保存下来、有生命力的才能叫做有效积累。评剧发展同样需要有效积累,一些新的剧目需要时间上的考验和进一步的打磨。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虽然目前评剧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但在发源地唐山依然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唐山每年举办的评剧艺术节也在为评剧的振兴与发展积聚着人气。另外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评剧表演人才,在很多艺校已停止招收评剧专业学生时,今年9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时隔10多年,重新面向社会招考评剧专业的学生,并开设了一个大专班和一个中专班。虽然这些学生年龄参差不齐、人数也有限,但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一直视他们为金疙瘩。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王鸣铎说:“目前评剧市场十分萎靡,我们恢复招生,就是希望能为评剧振兴尽一份微薄之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