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木偶剧团大型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8月从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大赛夺冠回沪,眼下已在仙乐斯剧场演出两个多月。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昨天在作品研讨会上透露,《花木兰》每场上座率逾9成,明年初结束首轮演出后,《花木兰》将调整故事大纲、完善细节,以崭新面貌再出发。
右手举棍,左手捻三个钎子
作为上海木偶剧团50年来推出的首部长篇皮影戏,《花木兰》承载着太多人的心血和期待。
不少人对皮影戏印象来自《大明宫词》《爸爸去哪儿》等影视剧,普通人拿起皮影就能熟练操纵?《花木兰》演员周怡茹说,这完全是个错觉。他用左手比划了一下,“一只左手得同时灵活操纵三根木钎子,每根钎子形似炸油条的长筷子,但是更粗更长也更重。”2008年,周怡茹作为上海戏曲学院首批木偶本科班毕业生进入上海木偶剧团。对他来说,4个多月排练《花木兰》也是生平第一次,“在学校主修杖头木偶表演,皮影戏只是选修课,到了剧团也很少做皮影戏。即便有,也是以小动物为主的10分钟短节目。像《花木兰》这样以人物为主的长剧目前所未有。”
为什么皮影人物难度大?周怡茹现场示范:“一个演员右手举棍,操纵人物头部;左手捻两个钎子,操纵人物双手。《花木兰》是战争戏,角色手里多一把剑,需要演员左手再多一根钎子握剑。如果钎子有一根脱手,观众看起来就是角色的手一下瘫软了或是剑掉了。”何筱琼特意从唐山皮影剧团请来副团长赵广生为演员们集训。白天剧团正常演出,晚上排练。回到家,周怡茹从练习用中指和食指捻筷子开始,“能稳住筷子,还能在左手手指间自如移动。”《花木兰》战争场面多,遇到角色跑、跳、走路等双腿动作,就需要第二位演员操纵下肢钎子。战场上,两个战士擦肩而过,四个演员彼此穿越,不能碰着。《花木兰》角色众多,花木兰、父母亲、大臣、战友、敌人、吉祥物白虎等,但演员只有十人,“放下一个皮影,马上就要去抓另一个。”
钎子玩溜了,挑战才刚刚开始。《花木兰》打破了约定俗成的皮影布架,采用如电影般的宽屏,幕布比练习时大了三分之一,皮影人物高达60厘米到80厘米。赵广生要求演员们双手高举皮影贴住幕布半小时不能动,“一旦贴不住,在观众视野中,角色就消失了。”演员们手指被磨出水泡,贴上创口贴,继续练习,至于手指、胳膊抽筋,更是家常便饭。
一个花木兰有6个成品皮影
作为上海木偶剧团全新创排推出的年度大戏,《花木兰》除了摘得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大赛最高奖“最佳剧目奖”外,还荣获“编剧奖”“舞台美术奖”“造型设计奖”。获奖源于强大的幕后团队——著名影视导演胡雪桦、著名作曲家金复载以及让观众眼花缭乱的多媒体。
胡雪桦说,他是被编剧汪浩的一句台词吸引而加盟《花木兰》的,“花木兰抓住了敌军将领,又把他放了,花木兰说,‘天下太平是最重要的事’。我觉得这是新时代观点,很有意思。”胡雪桦带给《花木兰》的“新时代观点”则是多媒体——与传统皮影戏固定的简单背景不同,《花木兰》山川河流、四季变幻、万里征途、战场硝烟等背景,通过多媒体投影都能“动”起来,犹如一帧帧水墨动画,让观众目不转睛。
多媒体运用在皮影剧上,是《花木兰》的首创。但何筱琼坦言,这也曾是困扰剧组的一大难题,一度导致《花木兰》搁浅,“皮影从幕布后打光,勾勒角色,多媒体面对幕布打光,两个光源对冲,幕布雪白一片,观众什么都看不清。”胡雪桦协同主创人员经过一个月技术攻关,通过前后投影设备衔接以及舞台灯光重新布局、局部背景渲染,终于让幕布前后光线不再对冲。
皮影制作也是《花木兰》一大突破。传统皮影在驴皮上镂空雕花,而后勾勒出五颜六色的颜色,风格偏于民间画。《花木兰》中皮影改用塑料,结合动漫夸张变形的理念,确立以阴阳两面为主的黑白造型。仅花木兰设计稿就多达9稿,皮影成品6个,如女装花木兰、戎装花木兰、打斗花木兰等,分别完成不同的使命。所有皮影总数共计100余件,规模庞大。在制作环节,每一个皮影的可动关节必须在电脑上先用软件设计好,依次分层,而后进行打印,随后剪裁下来后进行拼装。
何筱琼表示,“今天我们听完专家意见,还会分别征求各领域业者建议,初改后的《花木兰》有可能把演出搬到更大剧场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