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学思
近一个月来,在辽宁大连工作的“85后”青年王绍森每天都要忙到凌晨2点左右,调整剧本、联系剧场、宣传演出、规划行程、预订酒店和车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一手操办。虽然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但一想到月末自己组建的辽南皮影艺术团的首次全国巡演即将启程,他就又鼓足了干劲儿。
王绍森原本经营着一家自己的丝绸公司,虽然公司不大,但销售比较稳定。本来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家喻户晓的丝绸品牌,但一年前与皮影戏的偶遇,竟然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如今,他最希望的是能够摸索出一种适合皮影戏演出的商业模式。一年中,他一直在不断尝试,然而这些尝试却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
“有演出,才能活下去”
去年3月底,在大连复州古城旅游的王绍森偶然走进一间老电影院,里面正上演着一出传统皮影戏《樊梨花征西》,他看得入迷,但却是演出的唯一观众。戏演完了,幕后陆续走出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其中一个精瘦的老头眯缝着眼问:“年轻人,以前看过皮影戏吗?”王绍森就这样和老人们聊了起来,当看到老艺人们谈起演出状况时落寞的神情,他内心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于是萌生了帮助老人们安排演出的念头。
“皮影戏这一宝贵的传统艺术,只有实现持续的演出,才能够真正活下去。”王绍森说,“一开始我觉得帮助老艺人们继续演出并不难,通过我的人脉资源,应该很容易找到一些企业拉到资助。然而组织了几场演出下来,我发现赞助并不好拉,要想实现可持续,必须要让观众愿意花钱看戏,形成皮影戏演出的自身造血。”
王绍森聚集了11位老艺人,成立了大连辽南皮影艺术团,他觉得,要培养观众首先应从孩子抓起。于是,他跑了大连市100余家幼儿园做皮影戏推广,和老艺人沟通修改剧本、减少唱腔、增加普通话对白,设计皮影演出的亲子互动活动,推出与演出相关的皮影衍生品。拉不到赞助,他便自己投钱租场地、买设备、做宣传、给老艺人开工资……一年下来,他的皮影团组织了各类演出100多场,观众达到2万余人次,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没有政府扶持,就很难传承”
鄂文武是大连市皮影艺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王绍森的皮影团中的“灵魂人物”,王绍森的努力给了老人继续传承和表演皮影戏的信心:“如今,要让皮影戏像过去那么兴旺是不太可能了,但在王绍森身上有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他组建了这个皮影团,为我们创造演出场地和许多演出的机会,这让我教得更有兴趣、演得更卖力了。”
对于王绍森的探索,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魏力群表示:“这个年轻人主动参与皮影戏保护的精神十分难得,他的一些创新思路也符合皮影戏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应首先明确这种探索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恢复皮影戏演出对这个项目进行保护,还是希望拓展一种新的演出市场。二者听起来似乎并不矛盾,但实际操作起来则是两个方向。”
最近几年,由于旅游景区文化活动的需要,逐渐失去受众的皮影戏在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经常有皮影剧团应邀到景区做季节性或固定性的演出,但在这些演出中,演员只是循环地演着影戏的某个片段,而且主要以热闹的武打戏为主。“这种片段式的表演形式,年轻人学起来很容易上手,也能够通过演出维持生计,但是这只是一种演出的手段,并不能算作传承保护了皮影技艺。”魏力群举例说。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张帆也认为,“皮影戏的景区商演模式更多的是给观众提供了一种文化感受,并不能依靠这一模式来传承皮影技艺。要真正做到保护和传承,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扶持,否则剧团既无法留住专业人才,更没有能力创作出新的作品,传承保护就成了空谈。”
把“传统”转换成“当代”
陕西华县皮影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魏金全也认同非遗保护和走市场是两码事,但他觉得传统的皮影戏要想在当代有新的发展,势必要对旧有的演出模式进行改革,最终通过市场进行检验。“皮影戏的老艺人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演出模式,要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做很大的改变其实并不容易。”魏金全说,要发展和创新皮影戏,还需要年轻人的加入,拓展新的表演方式,融入现代技术,包括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建立新的商业合作渠道。
其实,在探索皮影戏演出模式的道路上,王绍森并不孤单。学习广告设计的韩迟,自1998年大学毕业后,就接手了其父亲在北京的“韩非子剧社”,经过了17年的摸爬滚打,韩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要想做好皮影戏演出,并不是有一定的魄力,靠一时的冲劲和热心就能够成功的,更主要的是能够不断推出吸引观众的好作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专业的背景、国际化的艺术视野和眼光。”
韩迟的父亲原是黑龙江省《经济新闻导报》的编辑,平时喜欢剧本创作,韩迟和弟弟不仅擅长皮影戏表演,还会皮影雕刻,母亲和表妹也熟悉皮影表演,相比其他团体,韩迟的剧社有着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在接手剧社之初,韩迟也是从拓展儿童市场开始的,一直到现在,为了培养观众,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和新年,剧社还会定期举办展览、推出演出季等。但是她觉得创排儿童皮影戏只是发展皮影戏演出的一个方面,主要的突破口还应该是成年观众。
十多年来,通过参加国内和国际的各种文化交流演出,韩迟结识了许多戏剧圈的朋友,而且看到了国外许多偶戏表演的创新实践,这些经历为她创新皮影戏演出提供了新的方向。“皮影艺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如今正处在一个低谷,期待创新。这种创新需要转换一种思路,我们现在的实践更倾向于走一种综合艺术的形式,将皮影与木偶、舞台剧等不同的形式对接,做成一种有传统底蕴的‘当代艺术’。”韩迟以剧社近年来创排的、经历过国际商演考验的剧目《灯馆油流鬼》举例,这是一部京剧和皮影的跨界演出,在当前的皮影演出市场中,可以算是很“当代”的作品了。当然这种创作需要慎重,直到现在,每次演出时他们还会专门请皮影和京剧界的专家来“挑毛病”。但是她觉得,只有通过这些尝试,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相关链接
中国皮影戏
种类
我国皮影戏的种类很多,分布范围很广,而且还有着比较大的文化形态差异。陕西皮影以咸阳为界分为东、西两大路,其中包括碗碗腔皮影、老腔皮影、道情皮影、弦板腔皮影、阿宫腔皮影、秦腔皮影等;湖北的皮影以沔阳皮影、云梦皮影、黄冈皮影较为著名,又因方言、曲调之别分为“魏谱”和“门神谱”等几类影戏;广东影戏以潮州为中心,分为活灯、白竹纸影和阳窗纸影;河南的皮影以豫西灵宝皮影、豫南罗山皮影和桐柏皮影为主要代表;河北的皮影有滦州皮影、涿州皮影和邯郸皮影三种流派。此外,浙江的海宁皮影、福建的龙溪纸影、山西孝义的皮腔纸窗影、云南的腾冲皮影、甘肃的陇东皮影、辽宁的辽南皮影、广东的陆丰皮影等均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
造型
冀东、东北、内蒙古的皮影均采用驴皮雕制,雕镂、着色之后上桐油。典型特征是生、旦角色多为一种写意性的镂空脸,这种独特的脸谱造型堪称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之一绝。
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皮影采用牛皮雕刻,制作工艺严谨精细,有成套的雕镂技法,最显著的特征是所有角色均为高额头,俗称“岩颅”。
浙江皮影早年为羊皮彩绘,后改为牛皮,此为南宋影戏“绘革”之遗风,其显著特征是侧重彩绘而很少雕镂,除个别用于武打的人物是两只胳膊、两腿分开,其余均为一只胳膊、两腿并置而不能分开。
湖南影戏早年用牛皮制作,头部很少雕刻,当代皮影艺人采用7层土纸裱糊成纸板代替牛皮进行雕刻,最后着色、涂蜡而成,并在衣饰上嵌入透明彩纸。近几十年,影人脸谱又以赛璐璐为材料罩色彩绘,而且把正侧面的五分相改为半侧面的七分脸,形成了一种较为独特的风格。
晋中孝义皮腔纸窗影、冀南邯郸牛皮影和云南腾冲皮影,它们的造型风格与古代中原皮影极为相近,道具简单、无大件景片、造型粗犷、形体较大,文人和旦角只配一只胳膊,脸谱近似真人剪影而无戏剧脸谱程式的影响。
湖北皮影包括“门神谱”“魏谱”“汉口皮影”三大类,其中荆州、沔阳一带流行的“门神谱”影人高大、雕刻拙朴,脸谱属写实风格,是较具古老传统的一种。
表演
我国的皮影戏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在表演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在河北、东北的传统皮影戏班,演员人数讲究“七紧八不紧”,角色分工各有不同。在陕西、甘肃则是“五人忙”,“前首”是影戏班中居首要位置的人物,带月琴、唱本及堂鼓;“灯底下”亦称“挑签儿”的,主要在影窗后面操纵皮影,重要性仅次于前首;其他人主要是伴奏。湖南是四人演出班子,一个人在前台演唱兼操纵,后台三个人伴奏。山东、湖北、四川等地的皮影戏则主要是两人一台戏,一人操纵并负责所有演唱,另一人主要是用打击乐或胡琴伴奏。山东还有一人一台戏的皮影独角戏演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