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始于汉,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皮影戏是我国的劳动人民利用光和影的自然原理,巧妙地结合民族绘画和雕刻艺术,发明、创作的一种表现中国传统故事的戏剧形式,同时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唯一以平面造型为手段,直接进行表演的戏剧艺术种类。它被人们誉为电影的鼻祖。皮影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早1700多年。它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皮影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属于保存相对困难的无形文化遗产。它拥有从创作、制作到演出的一套完整体系。但是这种民间艺术的瑰宝,在2004年之前,一直没能在它的发源地———中国———建立起专门的博物馆。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惭愧而遗憾的。偏偏有一位与皮影结缘的人,不畏艰难地,担当起建立皮影博物馆的重任,倾其所有,矢志不渝。这个人名叫崔永平,他的私人博物馆叫作“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

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位于通州马驹桥金桥花园内,面积约250平方米,藏品10000余件,其中包括明、清、民国、抗战时期,河北、湖北、山东、四川、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地不同特点的作品以及崔永平先生自己设计的作品。展览包括制作工序、皮影艺术展示、皮影历史资料、演出道具、剧本及皮影的表演技术。它是我国惟一一座比较全面系统地展示皮影历史、制作工艺和表演艺术的博物馆。

自幼结缘皮影表演诸多经典节目

卖冰棍攒钱决心建立中国皮影博物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够建起这样一座内容翔实、馆藏丰富的民间艺术博物馆,创始人自然要付出大量的心血。馆长崔永平和妻子王淑琴,在二十多年间,一直为建馆的事情忙碌着。其实夫妻二人,在更早的时候就与皮影结缘了———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考入北京皮影剧团,少年的他们在皮影的幕前幕后成长起来,成为皮影戏的新一代接班人。那时的皮影剧团有句口头语,叫作“七紧八忙九消停”,意思就是演一台皮影戏时,七个人紧张、八个人忙活,要是九个人就消停了。可见,能够练得用一只手舞动人物的头、身子、手和脚,绝对是非常不简单的功夫呢!当时深受观众们喜爱的《三打白骨精》、《野猪林》以及让孩子们着迷的《鹤与龟》、《小猫钓鱼》、《金色海螺》等,都是他们曾经久演不衰的剧目。

上个世纪80年代,皮影艺术在浩劫之后,开始复苏。各种皮影表演不仅回到了中国观众当中,而且被中国的表演艺术家们传播到了国外。崔永平夫妇决心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皮影博物馆,正是在国外演出交流的时候,得到的启发。1983年夫妻俩随剧团去法国演出,看到人家有一个展览中国皮影作品的博物馆,但是当时我国却没有。从那时起,他们就计划要在国内开一家皮影博物馆。后来他们去的国家多了,才发现很多国家都有皮影博物馆,更重要的,是九成左右的展品,都来自中国。这就更坚定了他们要在中国建博物馆的决心。这个坚定的决心一抱定,就是二十多年。崔永平一边忙演出,一边四处寻找老皮影和有关皮影的资料,终于在1993年病倒了。他这一病,不但右半身变得不听使唤,而且花光了留着办皮影博物馆的积蓄。

他们的决心没有动摇。为了拿出建博物馆的钱,他们把自己的房屋扒开一扇临街的窗户,开通了公用电话,一来可以挣钱办馆,二来可以让崔永平锻炼说话———血栓使当时的崔永平说不了话了。就这样,一边经营公用电话,一边卖着冰棍儿汽水,夫妻俩度过了艰辛的6年多时间,才攒下钱,在偏远的马驹桥买下了一层楼房。从此,开办博物馆的事情终于有了眉目。王淑琴在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不禁眼眶湿润,或许这其中的艰辛远不是只字片语能够表达的……她说,开办皮影博物馆,是他们夫妻毕生的心愿。

收藏皮影题材广泛,共分八个展厅

每个皮影都要经过好几千刀的雕琢

崔永平皮影艺术馆的展厅虽然只有250平方米左右,却面面俱到地布置了八个展厅。博物馆收藏的皮影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又有童话寓言、现代故事。在博物馆中展出的大部分是传统剧目中的人物造型,如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水浒一百单八将、唐僧师徒、红楼十二钗、白蛇传等。这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第一展厅介绍了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明制作皮影戏的整个过程。展柜里摆放着各种用于制作皮影的动物皮:牛皮、驴皮、羊皮、马皮……因为各地饲养的家畜不一样,所以各地的皮影材质都不相同。一般北方多采用驴皮,所以叫做“驴皮影儿”;南方多水牛,称作“牛娃子”。制作皮影,首先要练就绘画的本事。在纸上先白描出皮影的形象。然后挑选出好的皮子,再把白描的图案刻在皮子上。每个皮影都要经过好几千刀的雕琢,才能成型。最后,用颜料在皮子的正反两面画上颜色。在第一展厅里专门有一个对比展示,里面展示了雕刻刀数不同的皮影,参观者可以在3000刀皮影和5000刀皮影的对比之下,体会到制作皮影的辛苦。

第二展厅展示的是皮影戏汇演说明书、照片和表演皮影戏的小舞台。这些说明书和照片都是馆长亲自设计布置的。在小舞台旁边摆放着各个时期的照明设备———煤油灯、蜡烛、汽油灯、电灯……照明设备的变更陪伴着皮影艺术不断地向前发展。

走到第二展厅的尽头,是狭长的第三展厅。这里有一面“皮影人头墙”。墙上排列了500多个皮影人物头像,个个盔发别致、忠恶分明。这面墙上聚集了中国戏曲的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不同性别、年龄的戏曲人物,堪称世界“独此一家”。这些头像雕功流畅、着色艳丽,可谓巧夺天工。其中,生、旦角色都用阳刻手法,以表现其文雅秀丽;花脸和丑角,则多采用阴刻手法,以利于勾勒出面部形态。人们参观到此,免不了驻足流连,总是想看清每一个头像,但又总是看不清,数不清,无不拍手称绝。

第四展厅设置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细心的人会发现水池和水龙头藏在展品之间———这里原来是居室的厨房。这个小小的空间,陈列着中国皮影戏演出伴奏的乐器和录音设备。在这里,我们甚至找到了已经很少见到的80年代“砖头式”录音机!

第五展厅到第八展厅,布置在同一层的另一套房间里。第五展厅里展出的,是青海、宁夏、甘肃、湖北等地的皮影。这里有人物、车马、甚至可以找到轿子的踪影。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一组组的生活化的皮影场景,活脱脱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皮影馆收藏了“灰皮影”等一些另类的皮影品种

染病在身的馆长求山民背着他上山寻宝

第六展厅收藏了一些珍品。这些展品是明清时期的皮影人、头、身和布景。这里还集中显示了一些另类的皮影品种。“白茬”是皮影的半成品,指的是刻制之后上色之前的本色皮影。展厅里的一组“白茬”展示了戏曲里的四个不同行当。“熏皮影”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据传这是一次意外引发的成果。传说古人在刻制皮影的过程中,屋内生着火,此时来了访客,主人连忙招待,却没有发现屋内的烟囱堵塞了。待到送走客人,制作室内已经被烟熏了。还是“白茬”的皮影,经过烟熏,形成了独特的色泽,别有一番风味。“灰皮影”专指明清时期,供达官贵人收藏观赏,却从不用于表演的皮影。这些皮影在皮子的本色上,略施粉黛,摆脱了皮影以往浓妆重彩的视觉形象。它适应了当时有钱的皮影“票友”们的欣赏品位,在中国皮影史上形成一道另类风景。第六展厅里还收藏了馆内的镇馆之宝之一的一组“十八层地狱”古代皮影。这组皮影分三部分展出。虽然因为年代久远,皮影本身的颜色已经不太鲜亮,但对传说中的十八层地狱的形象刻画,依然惟妙惟肖。

第七展厅被馆长形容为“开会”———这里云集了陕北、陕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北、东北等地的地方皮影。

第八展厅别具一格。这里是一个表演皮影戏和木偶剧的小剧场,可容纳观众五十多人。在小剧场的后部,还悬挂着博物馆里另一件镇馆之宝———西安华县寻找到的古代皮影画件。全套画件共17件,有多个人物及头像,还有马匹坐骑等。应该是一出打仗出征的皮影戏中的皮影。据说得到这套画件,馆长还颇费周折。当年去西安华县寻找这套画件的时候,馆长崔永平已经染病在身。华县地处华山地区,山路险陡,得过血栓的馆长根本爬不上山,何况他要去的地方不只要爬上险峻的山峰,还要翻越过去。最终,崔永平是求当地人把他冒险捆在身上,背上了山!这一路真是有惊无险,还好,到达的时候一切平安。崔永平的毅力感动了当地的老艺人,把这套珍贵的画件交给了他。

第八展厅的演出白幕占据了展厅的前部。幕后的空间就是崔永平馆长和妻子王淑琴的表演场所。他们手持皮影为我们演出了《猪八戒背媳妇》的片段。尤其是重病在身的崔老师,他用左手一只手舞动着小巧的皮影,下跪、空翻、转身……从大幕的前面看,谁也不会发现幕后的表演者会是个血栓患者。皮影表演不仅是动作,还要附带念白和唱腔。崔老师的念白也配得十分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每一条办馆要求对馆长夫妇来说,都是一项考验

皮影馆的创立得到了海外人士的帮助

文物局要求建馆要有馆址,办馆人员要有资历认证,馆藏展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和价值。这三点是最基本的申办博物馆的条件。但是这每一条对于崔永平夫妇来说,都是一项考验。

用光积蓄的崔永平夫妇,虽然靠开公用电话攒下有限的办馆资金,却不够在城里买下可以开馆的场地。他们思来想去,决定到离城区较远的地方,寻找房源。几经周折,他们在通州区的马驹桥金桥花园,以1500元/平米的价格,买下了一层楼房。一共三套房间,一套做起居室,另外两套就布置成了皮影博物馆。整个的布展过程,都是崔永平自己操持的。从构思、设计、到具体的摆放、写说明。所有的步骤都是他一个人在完成———老伴王淑琴还在新街口看公用电话,挣钱呢!唯一的助手,就是帮助家里做饭的老阿姨。病中的崔永平不光指挥老阿姨摆放物品,还亲自上阵,布置展厅,甚至用左手,为大量的展品写下了说明。

至于办馆人员资格的认定,也颇费周折。市文物局对馆长的学历要求是大学本科。但是崔永平的学历也只能算是初中。好在崔永平从艺四十多年,经验和专业知识都很丰富,加之他的满腔热情,文物局特地对他的资历进行核实。最终,批准了他开办博物馆的申请。

其实,资金、馆址和资历的解决周期都不算特别长。真正花费精力的,是搜集资料和馆藏展品。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完的事情。崔永平早在办馆之前的二十年里,就不断地收集资料和藏品。他去了国内无数的地区和力所能及的境外国家,寻访了无数的民间老艺术家,用真诚感动人们,感动上天,终于搜寻到大量的珍品皮影。有了数以万计的藏品,办馆的事情,才算落到了实处,否则一切准备都是白搭。

在筹备博物馆的艰难的日子里,妻子和孩子的背后支持,是馆长崔永平的精神动力。

这一切都慢慢地解决之后,经过文物局专家的实地考察,2004年3月3日,北京崔永平皮影博物馆正式被北京市文物局批准了。同年4月22日,皮影博物馆正式开馆了。到场的,除了文物界的老专家、皮影界的老艺术家以外,还有一位客人,从遥远的马来西亚赶了过来。提起这位客人,崔氏夫妇充满了感动。这位客人姓钟,是香港一个药业集团的老板。钟先生听说了崔永平带病办馆的事情之后,不但在精神上给予支持,还免费给崔永平用药,他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治好崔永平的病,使他能够为中国的皮影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开馆那天,钟先生还拿出了十万元,捐献给博物馆。这对资金紧缺的皮影博物馆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

皮影馆的运转主要靠馆长夫妇的退休金维持

曾有外国人想用巨款购买藏品,被馆长婉拒

博物馆开馆已经将近两年,最初的艰辛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维持一个博物馆却是更加不容易的事情。再执著追梦的艺术家,也要面对经营的问题。目前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的运转资金,主要还是靠崔永平夫妇自行解决。解决方案主要靠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夫妻两人节省生活开支,利用退休金;二是在馆内出售小型皮影;三是外宾的参观费用。虽然每一个方面收入都不算丰厚,但是积少成多,勉强维持馆内开支。对于参观者,馆长一视同仁,电视媒体来采访都要交费,即使记者参观也要买门票。

为了维持博物馆的运转,馆里出售的那些小皮影,基本都是馆长夫妇和皮影作坊制作的。这些皮影的价钱与馆藏中的珍品的价格,差别很大。但是馆藏是绝对不卖的。作为镇馆之宝的“十八层地狱”皮影,曾经有外国人想用十万美元购买,馆长一口回绝了。这些馆藏都是中国皮影的珍品,是珍品中的幸存者,所以一定不可以再流失国外了。馆里的这些原则,是雷打不动的。

现在皮影艺术博物馆虽然有以上的几种经营方式,但却只能够勉强维持。如果要想把博物馆的规模扩大,让博物馆有更广阔的未来,现在的状态是绝对不行的。博物馆现在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有识之士的资助。提到这些,馆长夫妇更多的是无奈。他们为了这个小小的博物馆操尽了心思,用光了积蓄,却不知谁能够帮他们继续实现多年的心愿。

说到未来,崔永平馆长陷入了不能自已的兴奋之中,他说过些日子要在城里建分馆———当然这是有人资助的。目前他正在考察馆址。他说他还是想在离民众近的地方开馆。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来参观。他深知民间有许多热爱皮影艺术的人们。无论国内爱好者还是国外友人,许多人都是不远万里,慕名而来。近的,北京西山的退休工人,骑自行车穿过整个北京城,来到博物馆里参观;远的,各国爱好者都到北京来向崔永平拜师学艺,并把皮影艺术的真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拜师的学生来自日本、德国、美国、秘鲁等国,有的是在国际学校、北京语言大学读书的学生,有的是专程来中国学习皮影艺术。从制作到表演,他们学得津津有味。来自德国汉堡的老教师托梅·路易丝学成后在汉堡办起了皮影博物馆,如今七十多岁高龄的路易丝还时常和崔老交流皮影艺术。现在,北京的好几家国际学校都组织孩子们来参观,这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孩子,回家之后又把家长带来,使中国皮影艺术的普及面不断扩大。

现在,崔永平夫妇已经走出博物馆,走近下一代,走进校园,使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接触、了解皮影艺术。他们已经成为北京市上地实验中学(101中学分校)皮影表演艺术剧团的顾问,经常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课。

谈到更远的未来,妻子王淑琴充满无限向往地说,他们特别希望,这个皮影博物馆,能够在国外开办分馆。让不同国家的人,都能真切地了解中国的皮影艺术。

中国网,资料提供:北京崔永平皮影艺术博物馆。

崔永平、王淑琴夫妇和他们制作的大型皮影(中国网 任子鹏 摄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