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铁枝木偶戏,俗称纸影戏,“纸影”是民间的叫法,书面称为“铁枝木偶”。铁枝木偶因剧目、唱腔与当地潮剧相同,其表演也有戏曲的特点,故也称之为“微型潮剧”。
潮汕铁枝木偶是中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其历史悠久,广泛流行于粤东以至闽南一带,技艺精湛,颇具特色。长期以来与潮剧相并行,是潮汕民间戏剧艺术的一朵瑰丽之花。
潮汕铁枝木偶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铁枝木偶戏是潮汕地区婚丧节庆、游神赛会等民俗活动重要的文艺表演形式之一,深受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配以优美的潮剧唱腔、潮汕音乐和独特的表演技艺,发展成为民族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铁枝木偶 · 历史发展
潮汕铁枝木偶于明代从福建传入潮汕的皮影戏演变而来,形成于清代。其发展过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面)、“圆身纸影”(立体)而成为现在的木偶,操纵仍保持皮影戏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
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偶像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潮汕铁枝木偶戏由于史籍对皮影戏的传入没有记载,靠艺人们世代相传,其渊源缺乏绝对年代的资料。皮影是于宋末随移民经福建传入潮汕,潮汕人称为“白竹纸影”或“皮猴”。
潮汕纸影戏有三类:一是“活灯”,又称“走马灯”。用竹和纸制成中空的圆柱,内装一纸轮,粘纸剪的人马,点烛起焰,轮自转。剧目有《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二是白竹纸影,也叫抽皮猴。艺人持纸影、灯光照影投于白纸框内。用本地方言演唱潮剧或白字戏的剧目。三是阳窗纸影,就是捅破了纸影窗,向木偶戏过渡的一种形式。
铁枝木偶 · 制作方法
铁枝木偶的偶头使用红泥塑成,晒干后烘烤定型,再涂上防水的颜料,按照不同的角色身分,画成各种人物的脸谱,演出时穿戴上不同的装束,就成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戏曲人物。
清末,潮汕皮影弃皮成形改捆稻草为身,泥头,纸手,木足,着戏装,并在背后和双手各安硬铁线一根操纵表演,使之成为木偶。
铁枝木偶 · 表演形式
潮汕的纸影戏,是在宋代随北方移民的大量迁入而传入的。当时的形式还是北方的皮影,用黑褐色的皮革剪成人物,俗称“皮猴”,背面系上小铁棍,称为“纸影箸”。每个皮猴人物由三根纸影箸操纵,分为中箸、左箸和右箸,中箸固定在皮猴人物的背部,左、右箸分别系于皮猴人物的左、右手。表演时,艺人左手掌心向上,中指和无名指夹住中箸,拇指和食指捏着左箸,而右手则掌心向下,手指捏着右箸。表演起来皮猴人物左手动作幅度不大,主要表演动作则在右手上,右手灵活,动作夸张,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
潮汕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戏班演出时要先搭建舞台,台上铺着草席,操纵木偶的人盘膝而坐。坐在台上正中的人,一般是资历较浅的人,叫中剧。左侧的人叫副剧,是操纵偶人的第二把手。位于台上右侧的叫作正剧,是戏班的核心人物,现在潮汕一带流行的方言中,还把持正剧的比作一个单位的负责人。
传统的铁枝木偶戏班由9人组成,操纵、演唱、伴奏各3人,剧种角色多的时候,操纵和伴奏的人也要兼演唱。木偶戏班大多由家庭组成,大班多时有十几个人,小班只有五六个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铁枝木偶 · 纸影传承
这种平面的影像对于潮汕人来讲略显单薄,尤其是对较为发达的潮汕民间工艺美术而言。晚清时期的潮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成熟期,包括泥塑、潮绣等技艺有了长足发展,为铁枝木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加上潮剧艺术的发展,一种以潮剧为基准的新兴艺术形式便悄然出现。
这便是与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齐名的铁枝木偶。在一身铁枝木偶上,包括了潮绣、大吴泥塑、潮剧盔头等非遗技艺。在以木雕成的躯干上,头部以泥塑形象构成,而身上的戏袍则是用潮绣的做法根据潮剧戏袍“微缩”而成,在木偶登场之前,还要带上微缩版的潮剧盔头便于观众辨认身份,角色也如潮剧般有生旦净丑。而铁枝木偶的操控仍是沿袭皮影戏的操作方式,根据潮剧剧情以“纸影箸”控制人物的动作,一般来讲,一身20多厘米的木偶,重量可以达到一公斤多。
由于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时尚的改变,演出市场日益萎缩;木偶班大多为半农半艺,是松散形业余艺术团体,对木偶戏的研究传承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一些高难表演技艺面临失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传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