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今年的架火节系列活动中,常丰村的皮影戏赢得了许多观众的青睐,走近常丰皮影艺术,记者不禁为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而叫绝,亦为这门艺术传承之艰难而感慨,更为其传承人孜孜以求不言放弃的精神喝彩。
常丰王家,从第一代传人王志明到第二代的王月枝再到如今的第三代王锁林,他们用毕生精力与心血,为我县保留了皮影戏这又一张“烫金”的文化名片。
这是一种和徐沟背铁棍一样打着我县历史烙印的民间艺术,这是一种集民间工艺美术与舞台戏曲艺术于一体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
这是一张有待深度挖掘的文化“名片”,更是一种集科幻与动画、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的多维立体艺术形式。
沿着它的足迹,追寻它的往昔,我们的目光游走于蕴含着厚厚文化与深深内涵的三个字上——“皮影戏”,它的传承,凝聚了我县常丰村王家几代人的心血。
驻足此处,让我们关紧尘世的嚣喧,拉开这如梦似幻的人间一幕,聆听并享受这一席视听盛宴,进入这动静交融、歌舞升平的美妙圣境——清徐常丰皮影戏的绝美剧情之中,用心品味这“两手托起千秋将,孤灯照出万古人”的绝美境界与文化魅力,最能贴切概括笔者此刻感受的便是:清徐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皮影”民间艺术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发展成熟于唐宋,盛行于清末民初,是中华大地出现最早的戏曲艺术品种。皮影戏的最大特点是组成人员少,影戏设备简单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有神奇科幻之感,画面色彩鲜亮,观赏性强,收费不高,百姓容易承受。所以很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欢迎,在民间流传甚广。
我县的皮影戏源自陕西,纯为秦腔(称碗儿腔),活动兴起于民国初年,当时较成气候的班社有清源县西关刘茂三组建的“承庆班”,白石沟李家楼的李连根、清源南营刘富蛮、杨房村的肉货只,孟封村的奴福只等人承办的猴儿皮影班,以及徐沟南关村张忠等10人组成的“徐沟木偶、皮影戏的十股班社”。这些皮影班社,由于历史动荡等种种原因,均已销声匿迹,空留后人一片唏嘘。
常丰村的皮影戏正是在这样的艰难跋涉中,在我县留下的唯一一脉,这一脉也正是当时最为闻名的常丰村第一代艺人王志明及其传人的皮影戏。它的存在经过酷爱皮影戏艺术的老艺人王志明和第二代传人王月枝师徒经过艰苦的努力,不断革新,度过了新文化思潮的冲击,传承到现在的继承人王锁林以及王夏生之手,确是我县民间文艺史上一件值得庆幸的喜事。
常丰村皮影的制作材料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传统材料主要有:牛皮、着色颜料(红黄蓝绿白黑的石料)、清油。现在材料选薄而透明、质硬有弹性的塑料板。塑料影具材料的制作是第三代艺人王锁林改革创新的新材料,他采用塑料板制作影具,优点是省时省钱,缺点是时间长久塑料板失效,容易造成破损。
常丰村不仅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五定为“皮影节”,而且在民众中还有个习俗,即每逢天旱或发生其他农业灾害时,要请皮影戏演出谢神,进行祭祀活动,求神灵保佑,以解灾情,还有修缮寺庙、续家谱、祝寿时,也要请皮影戏演出助兴。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如2006年夏秋之际正逢大旱,时逢皮影节,村民们就在这天晚上进行皮影戏的演出,恰巧初六下小雨、初七下中雨,这样的巧合给村民以极大地安慰,每有灾情必请皮影戏演出进行祭祀,成为民间一种习俗。
目前,常丰村的皮影戏虽没有断代,但却正处在举步维艰的时刻,相信在有关部门和皮影戏爱好者的帮助与扶持下,一定会重振雄风,成为我县继老陈醋、葡萄、架火、背铁棍之后的又一张“名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