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戏曲百花园中,有一株古老的,但鲜为人知的奇葩,这就是代表着北京西路皮影艺术传统特色的下苇甸皮影。
下苇甸皮影戏的制作原料为白驴皮,影人一般高一尺二寸左右,宽约三寸。下苇甸皮影刻工精细、颜色鲜明,显得古朴精致,玲珑剔透。下苇甸皮影演出时是照本演出,其剧目主要有《混妖盆》、《狄青平南》、《赵匡胤下南唐》、《黑风山》、《血水河》、《大团山》等,内容多是商周神话、宋朝故事等。这些剧目以连本剧为主,单本剧为辅。下苇甸皮影戏演唱的音乐,主要以京西涧沟一带的大秧歌戏与海淀区北安河一带的北京琴书的结合为特色,其曲调高亢,娓娓动听,俗称“影戏琴腔”。乐器主要有:四弦、三弦、板琴、笛子、唢呐、鈸锣、笨鼓、板鼓、铜铛等。其角色也分生、旦、净、末、丑,唱腔分“东、西、南、北、座、俏、佳、人、扭、也、出、房、来”十三道大辙,唱词也基本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念白也带韵味。下苇甸的皮影戏历史源远流长。据本村老艺人李茂金(1913年生)回忆,这村的皮影戏,是从兰州来的几位流浪艺人经过这里,住了些日子,将此技传给本村的。下苇甸的皮影,经专家鉴定为清康乾时期的遗物,由此可推知最迟也在明末清初,下苇甸就已有了皮影。
皮影,是舞台演出的用具,包括影人、布景、道具等。皮影戏又称影戏、灯影戏、土影戏、驴皮影。皮影戏的历史可上溯到西汉时期。相传汉文帝时,宫女抱着太子在窗前玩耍,用树叶剪成人形,映在纱窗上表演取乐。历史上真正的皮影出现于北宋时期,皮影最初以素纸制作,后来用羊皮或驴皮雕刻成形,故名“皮影”。皮影戏在宋代即已具规模,历宋、元、明、清四代,直至1930年左右,都是影戏的鼎盛时期,不仅在城市演出,而且遍及农村,甚至流传到国外。由于流行地区和剪影原料等不同,形成许多不同风格和类别,其中以河北滦州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兰州地区的牛皮影较著名。
北京的皮影戏属于驴皮影,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演的是“滦州影”,西派演的是“兰州影”。两派派别虽殊,渊源则一,同中见异,异中有同。其形成时间,西派早于东派。在明正德年间,兰州皮影东传至北京昌平峰山村,后传入京城。东派皮影,是明万历年间形成的。据说,滦州有个叫黄索志的秀才,进京考试落第,把在北京看到的“兰州影”带到乐亭县,首创了乐亭影戏,后传于河北各地,尤其盛行于滦州一带,定名为“滦州影”。“滦州影”艺术成熟之后,又流入北京,聚于北京东城一带,成为北京的东派皮影。西派皮影敬奉的祖师爷是孔子。下苇甸皮影也是由兰州艺人传授,又与昌平峰山村仅一山之隔,两村皮影一样,而且经常在一起演出,尤为珍贵的是西派皮影敬奉观音大士的标志“大师哥”在下苇甸皮影中被保存下来,这一标志在城里已失传了。“大师哥”适应人中唯一的一个“吊杆影”,它是一根杆装在头上,嘴的下巴不联系于整个面部,另成一个活动的部位,用细线牵于头上。对它的摆放,也有严格的规矩,一般要最后放进影箱,至于其他影人之上,称为“压箱佛爷”。演出前,要由戏班中德高望重的人先将其从影箱中请出,挂在影窗的右上角。由此说明下苇甸皮影也是北京西派皮影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的祖先以兽皮或纸板做成人物剪影加以绘彩,用线牵动,再用灯光将其透射到白幕、墙壁上供人们观看,演出时还配以音乐和唱词,这就是皮影戏了。常言说得好:“有戏无戏在于脸,有神无神在于眼。”这两点对于以皮影为生的人们来说,可没有什么优势。因为,皮影的“脸”、“眼”都是手工制作的产物,谈不上什么“神情兼备”。可是,皮影大师们却能将“昂首挺肚的高官、点头哈腰的商贩、羞答答的女娃娃、轻佻漂浮的公子哥、踌躇满志的穷秀才”等芸芸众生演绎得动如脱兔、静若处子。影戏的一切动作,全在于“耍人儿的”技巧,最早的影戏,演出规模较小,窗幕最早只有五尺,“耍人儿的”坐在幕后中间,双手一分,上下左右都要兼顾。当时用的是油灯,灯挂在“耍人儿的”和影人之间。“耍人儿的”左右,各余二尺,而油灯的灯光焦点在中间,从幕的左右两边上影人儿。对于表演有许多要求,并编成口诀。如:一、“枝干前搭手平伸,聚精会神要认真。持举顿挫要稳准,自己犹如剧中人。切忌摇头与摆尾,呲牙咧嘴出怪神。避免飞来与飞去,钻天入地脚驾云。”二、“光斜全身窄,灯高影下垂。臂扬手扫地,猛抖肘上屈。偏翻头打扇,视线忌头低。髯口早定位,静动免过急。巧妙安排准,伴奏最相宜”.
我国皮影戏不仅受到国内广大群众的喜欢,而且从十三世纪的元代就已流传海外。当时随着军事行动,蒙古军队把皮影带到了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地,稍后又传到东南亚一带。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皮影戏传入法国,被称作“中国影灯”,后来经法国人凯伦德。艾克改造,用当地的服装设备和语言,改称“法兰西影灯”。1776年,有位名叫塞拉梵的人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开设了一个小戏园,试演皮影戏,颇受法国观众欢迎。
皮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它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灯光造型为一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反映古代和当代生活,故深受群众喜欢。我国是皮影戏的发源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某些重要的光学原理,但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我们未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这些科学知识,进而向现代电影方向发展。但皮影戏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的流传,毕竟为“第八艺术”——电影的诞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