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白布,一盏灯光,在戏子的操控下,尺把长的皮质小人在幕
后表演,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便显现出色彩明艳、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和楼宇殿阁……看过皮影戏的人,无不为之拍手叫绝。在银川市贺兰县金贵镇,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皮影老艺人,名叫张进绪,今年64岁。
由于父亲张晓存生前痴迷皮影戏,曾师从满族民间艺人学习皮影技法,后学秦腔,并于1935年至1963年间,组织皮影戏班在银川、贺兰、平罗一带演出,张进绪从小便耳濡目染,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九岁时,张进绪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皮影戏的基本技能——耍线子。随后,由于生活窘迫,父亲的戏班子停了好几年,张进绪在农闲时节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皮影技巧。家中兄弟五人,只有他继承了父亲的技艺。
1962年,父亲的戏班恢复演出,张进绪便跟着戏班四处演出,演技越发娴熟,《王剑平六国》、《蛇蟹洞》、《黄草坡吊孝》、《同台面理》等几出口传戏都已烂熟于心。但好景不长,第二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戏班又被解散了,直到1975年离开人世,父亲再也没有演过皮影戏。1978年后的几年间,群众文化艺术得以逐渐复苏,张进绪重操旧业,他联络西安的几位民间艺人,重新成立张家戏班,开始在银川、贺兰一带演出,一时名声大震。张进绪回忆说,那时的老百姓没有别的娱乐方式,皮影戏很受欢迎,一年最多能演出200多场,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场面热烈,观众多达二三百人。但是后来,电视机开始在农村普及,看皮影的人越来越少。由于没有观众,戏班开始走下坡路,原本每场30元的报酬降到了10多元,后来更是没有演出的路子。张家戏班又一次解散了,张进绪成了地道的农民。
虽然多年不演戏,但张进绪依然珍藏着那些从父亲手里继承下来的皮影戏演出道具,其中一些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张进绪惋惜的说,本来两副戏箱子有1000多个皮影人物和道具场景,“文革”开始时,近8成的皮影被烧毁,要不是他暗中将200多个常用的偷偷埋在葡萄架下,那些有着百年历史的物什早已灰飞湮灭。
记者在张进绪家中见到了他珍藏的宝贝,两个古香古色的木箱中,装满了皮影道具和各类乐器。这些历经百年的皮影人物,至今依然色泽鲜亮,人物头部造型夸张、通透明亮、形态迥异。接近暮年,老人最担忧的是,自己这门技艺和皮影精品没有传人。
令张进绪欣慰的是,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挽救处于濒危的贺兰皮影戏。贺兰县准备通过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以张进绪为班首的皮影戏剧团,在传承碗碗腔和秦腔唱腔的基础上,溶入现代戏的元素,进行演出;并且建立一个专家组,对爱好皮影戏的群众和学生进行培养。这样一来,张进绪就有了盼头。(高晓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