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芳老师有严重哮喘,病情严重到无法下楼。她背着呼吸机创作,我们写好一段词给她送去,她完成一段配乐。去年4月,73岁的姜老师带着她的50余部作品,永远睡着了。就在前一晚,展现易俗社30多年坎坷历程、由她作曲的秦腔新剧《易俗社》首场彩排刚刚结束。”昨天,《易俗社》导演卢昂动情回忆该剧制作过程。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易俗社》将于明晚登陆东艺。

主旋律正能量,是戏曲工作者着力在艺术节表现的题材。西安秦腔剧院集易俗社老、中、青三代人,八易其稿,打造《易俗社》。该剧以“护社”“拜师”“创排”“追随”“登台”“坚守”“圆梦”七场戏来展示易俗社从初创起近40年的峥嵘岁月。易俗社是秦腔艺术中的一座丰碑,1912年成立后创作《三滴血》《蝴蝶杯》《双锦衣》等800余部剧目。

众多参加艺术节的地方戏曲剧目都如《易俗社》般,汇聚创作精英。明晚,在逸夫舞台上演的湘剧《月亮粑粑》由著名剧作家盛和煜担任编剧,作为《汉武帝》《夜宴》《赤壁》《恰同学少年》《血色湘西》等一系列话题影视剧幕后功臣,他曾六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六次获“文华奖”。《月亮粑粑》讲述一位女教师秦雅云继承父志,扎根山村,甘于清贫,坚守理想,代课整整30年,将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乡村的感人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带到艺术节的壮剧《冯子材》聚焦镇南关大捷。总导演熊源伟说:“镇南关大捷让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扬了一次眉,我们应该让子子孙孙记住它。”

艺术节搭建的平台让许多地方剧种得以与上海观众见面。地域特色浓郁是参演剧目一大特色。《冯子材》壮寨布局、壮族民族服饰、巫师祭祀仪式及傩面、壮家兵器等,让人一见难忘;贵州省花灯剧院原创花灯戏《月照枫林渡》演出前,工作人员特地在观众席喷洒茅台,以迎合剧情中的酒文化主题;《易俗社》也在尝试创新,剧情采用“虚实”两条线,“虚线”由演员通过舞台表演、唱腔来呈现,“实线”则在每场幕间,将易俗社百年变迁的珍贵历史资料,用视频投影到无缝纱幕上来呈现。(记者 诸葛漪)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