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喝着黄浦江水长大的上海姑娘,却为高亢激昂的秦腔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一晃就是50多年。她,就是被青海人誉为“西海三奇葩”之一的秦腔演员顾秋琳,一位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
立志学秦腔
顾秋琳1944年出生在离上海不远的昆山,没过多久,她就和父母亲一起来到了上海。8岁那年,为了支援大西北,她又随父母来到秦腔发祥地——西安。当时她家就住在剧院附近,一放学她就去看戏,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对戏曲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暗暗地下了决心,要当一名秦腔演员。
1956年,顾秋琳经过自己的努力,被青海军区秦腔训练班录取。母亲不舍得她离开,哭着不让她去青海,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顾秋琳极力说服母亲,终于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当时坐火车从西安到西宁要10多个小时,条件很艰苦,父母又不在身边,因为想家,我哭了好几回。”顾秋琳回忆道。
苦练圆梦想
万事开头难,由于南方口音太重,顾秋琳初学秦腔时难度颇大。她常常因为“字不正腔不圆”而苦恼。而更让她感到苦恼的是,她很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练功时常常会流鼻血。顾秋琳说自己当时的状态是“练一次就哭一次”。她几次想打退堂鼓,但又实在舍不得放弃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最终,她铁了心,要克服重重阻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一圆秦腔之梦。
业精花芳香
上天不负有心人。顾秋琳初次登台就获得了成功,她以一出《藏舟》荣获了青海省首届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甲等奖。在之后4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她先后主演了《白蛇传》等6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赢得了行家的称赞和西北广大观众的欢迎。青海省剧协主席张武明曾经这样赋诗赞誉顾秋琳:上海女郎演秦腔,唱念做打样样强,业精来自苦修炼,戏苑赢得百花香。
顾秋琳,这朵浦江之畔的蓓蕾在青海高原的风雨中绽放,情寄秦韵,结下了累累硕果。(实习生 龚萌欣)
(摘自 《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