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了一个世纪的秦腔剧社,将留给后人什么样的精神食粮?8日,“纪念三意社120周年演艺史、100周年建社史”座谈会在西安易俗社举行,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纪念百年剧社的光辉历史。
从民间班社演到百年老社
三意社始于1895年,前身为民间班社“长庆班”,1915年扎根西安更名“长庆社”,1919年更名“三意社”,距今已有120年演艺史,100周年建社史。三意社从一个纯粹的民间班社演变成为驰名西北地区的百年老社,在秦腔乃至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奇迹。
回顾120载的漫长岁月,三意社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顽强地坚守住秦腔这门古老艺术,发扬慷慨激越、响遏行云的演出风格,为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从民国十九年起,著名秦腔改革家李逸僧、著名戏曲教育家封至模、秦腔剧作家袁多寿、袁允中等知识分子,先后创作、改编、导演了《苏武牧羊》《卧薪尝胆》《娄昭君》《玉堂春》等戏,在唱腔设计、净化舞台方面使人耳目一新。
三意社易俗社都彪炳史册
据西安秦腔剧院总经理雍涛介绍,一百多年来,三意社立足于古城西安,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1960年,以社长苏育民为首的一批演职人员,参加了秦腔戏曲片《火焰驹》的拍摄。多年来,出科十期学生,共四百五十余人。其中不少成为秦腔艺术骨干,分布于西北诸省。成立西安秦腔剧院以后,涌现出了侯红琴、张涛两位梅花奖得主。
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表示,三意社与易俗社这两个社都是彪炳史册的,都对秦腔发展起了重大贡献,形成非常有趣的一种对照。易俗社由一批文人进入,改造原来的班社,建立起中国辛亥革命前后最早传播新思想的班社。三意社则是民间班社进城,扎根于民众,这恰好是秦腔发展的两个路子。任何一个戏剧艺术的动力,必然来自于相辅相成的两种力量的互动,深厚的传统积淀与创新活力是戏剧发展的规律,三意社和易俗社以百年不朽证明了这个规律。
著名评论家、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市委常委兼副市长吴义勤表示,秦腔是西安乃至整个陕西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西安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的符号和精神的符号。当今传统艺术发展的传播面临新的挑战,也面临许多的困难,如何吸引年轻人,如何让古老的戏剧艺术激发新的活力,需要我们给予秦腔艺术更多的扶持。
梅花奖得主侯红琴主演的秦腔《王宝钏》 尚洪涛 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