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新戏,是个很不轻松的话题。怎样理性和客观地看待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用傅瑾教授的话讲:“是一门成果还显得十分荒芜的大学问”。新戏所以称为新戏,是与老戏相对而言的,老戏就是传统戏,新戏和老戏不是对立的,一出成功的新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老戏,自动纳入到传统戏的行列,但是,不管是新戏还是老戏,它们是秉承于一个体系的,这个体系是遵循戏曲自身的内在规律的,遵循相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表演的法则。比如民国时期易俗社创作的《三滴血》、《夺锦楼》、《双锦衣》这些戏,在那时候它就是新戏,这些戏与老戏一样,遵循秦腔的表演规律,遵循戏曲“寓教于乐”的本质,无论是表象还是内涵,与老戏不存在本质的区别,改变的只是一些形式,所以到今天这些戏也成了传统戏,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今天的新戏,已无法用传统的尺度来衡量了,也就是它的表现手法已经和传统有了本质的区别,比如传统戏曲讲究大写意,讲究表演上的留白,这个留白不单是舞台上的表演空间,还有内在的、情感上的留白,舞台上留有空间,表演上也有空间,唱念的词意表达上也留有空间,这是秉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的,但是现在的新戏在这方面很不注重,“戏不够,景来凑”,舞台上趋于写实,剧本也是,情感的表达不留余地,能有多满就有多满,不再考虑与观众的互动,演员的表演完全是自我沉浸,忽视了传统戏曲所具备的“间离效应”。这是审美上的问题,还有个大问题就是戏曲的表象,戏曲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先有外在,再渗入内在,通过戏曲的手法(这些手法是固定的,也是戏曲最主要的标志),包括四功五法和程式,来表达剧情规定的思想和情感,丢弃了这些手法,就偏离了戏曲的表演原则,这是不能够被承认的。今天不论是新戏还是老戏,存在的问题就是功法不规范,不扎实,程式性的表演越来越淡化,严格的讲,功法和程式都不能掌握,靠什么来演戏,更遑论人物的塑造了。
《再续红梅缘》自我标榜是“抢救传统剧目”,这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第一,《再续红梅缘》不是传统剧目,尽管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官方说法认为这是一出传统戏,但它不具备传统戏的特征。什么是传统戏?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演员不断的传承、演绎的经典。《再续红梅缘》的故事采用了明代传奇《红梅记》的故事,但是剧本呢?表演呢?音乐呢?从哪里传承的呢?第二,《再续红梅缘》从诞生到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这就到失传而需要抢救的地步了吗?抛开这些因素,姑且认为《再续》是对传统戏《游西湖》的“发展性传承”,是一种“扬弃”,但是,从剧本到表演,这出戏与《游西湖》一点不相干,那么如官方所说是传承的明传奇吗?明传奇的秦腔传统是什么?《再续》发扬的传统又是什么?明明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新戏,为什么要打着“抢救传统剧目”的旗号呢?
该剧的编剧,似乎也不是专业编剧,这是从研究院官方微信上摘录的一段唱词,如下:
梅花红柳丝牵,春风吹梦到江南。
西湖重逢裴瑞卿,转眼离合如冰寒。
若得红梅并蒂开,不辞冰雪为卿暖。
无奈何慧娘已是贾室妾,从此后天高地远不相见。
论此身身陷泥淖不自由,论此心愿随伊人到天边。
恨湖山隔断情人眼,怎将他影儿长镌在心间。
戏曲唱词最基本的一个原则——“上仄下平”,方家们不妨看看这段词的平仄,这样的戏词,真是难为谱曲的人了。从官方微信上张贴的剧照上看,这出戏的服装、布景、道具、灯光,奇幻炫目,应接不暇,设计不可谓不精巧,看的出来也是花费了不少的财力物力,也确实吸引了不少观众,很多年轻人看了之后觉得很“唯美”,我觉得,舞台上的这种“唯美”,是结合了演员、布景、灯光、音乐、服装等一切的元素最终呈现出来的,离开其中哪一个环节都会让这种“唯美”大打折扣,由此我在想,戏曲的主体亦或是舞台上的主体是什么?以前我们说看演员,那我们现在是去看什么?离开了这些奇幻的服装背景,做为演员的李梅还有可看的吗?有人觉得我是在偷换概念,但是我们要明白,戏曲它是一个表演艺术,它最珍贵的就是演员的技艺,传统戏曲之所以“引人兴致,招人鉴赏,观看咸视其剧情之生动,与夫演员之工艺,不以布景眩人耳目,不以奇装娱人身心”(引自王绍猷《编剧之我见》),现在我们演员的技艺不够“一卖”,就得去借助那些布景奇装,问题就在这里提出来了,为什么演员的技艺不够“一卖”?不客气的说,因为没有传承。
从去年到今年,国务院、陕西省政府都相继下发了关于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其中明确提出了“传承和发展并重”的指导方针。传承和发展,我的理解是要发展就必须先传承,这两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先后关系。政府既然大力扶持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就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上去,真正做到对秦腔的保护和传承。秦腔表演的传统手法,一部分是体现在一些经典的剧目当中,一些独特的表演技法则被很多老演员和演奏者掌握,这都是目前还存活的最值得珍惜的宝贵遗产。通过这些老艺术家们,传承他们掌握的技法以及传统剧目,最大限度地将这些经典的技艺和剧目呈现在舞台上,这是保护和传承秦腔的当务之急。在这中间,政府的导向非常重要,但是,截至目前,政府的资金扶持很大一部分还是用于新戏的创编上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挫伤了老艺术家们传承这份珍贵遗产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秦腔保护和传承机制的建立。在现阶段,我们不能忽视多元文化下普通观众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要求,但也应该主动去引导观众如何去欣赏传统的艺术,把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给观众,而不是一昧地降低门槛,靠一些变了味的伪艺术去误导和迎合观众。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长远看,政府以及文化界、评论界应当以超越普通观众的眼光去推动秦腔传统的完整传承,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无法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