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3月27日,《光明日报》发布2015“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3月)榜单,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秦腔:1908年的转折》上榜,这部由陕西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编导焦海民所著的秦腔研究著作,力证京剧源于秦腔,引起广泛关注。
乾隆时期的秦腔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陕西地区流行的梆子腔秦腔与乾隆时期的秦腔有什么区别?梨园会馆碑石上的两个年份的变化是否预示了什么?
《秦腔:1908年的转折》从西安梨园会馆的两篇碑文切入,揭示以1807年为转折点,存在两种“秦腔”,着重探讨有别于今天盛行的秦腔的另一种秦腔与京剧的历史渊源与关系,力证京剧源于秦腔,也即汉调二黄。
全书观点以史为据,论证严谨,逻辑清晰,揭示了有关京剧的可能真相,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兼及汉调二黄这一戏曲剧种的现状,并对戏曲剧种的非遗保护进行了探讨,具有现实的文化意义。
《秦腔:1908年的转折》并非枯燥的学术论文,它那种文学化的叙事、故事化的表达,一个个翔实、生动的故事,也让人欲罢不能。
“中国高校出版社书榜”由教育部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自2013年7月起,每月推出一期,每期从全国百余家大学出版社推荐的近500种人文社科类精品图书中,推荐10种成为上榜图书。
书评:
探源溯流说秦腔
—读焦海民新著《秦腔—1807年转折》
近日拜读陕西电视台首席编导焦海民先生新作《秦腔—1807年转折》,感慨良多。全书史料扎实丰厚,考证严谨充分,虽是考据求证,文字全无枯燥而多质朴明快,这大概得益作者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焦先生就职电视台,业余钟情秦腔等陕西地方戏研究,获得过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等多项戏曲理论研究奖项,堪称把业余做成了专业。
因浏览焦海民先生博客而与他神交已久,时空所限一直无缘会面。协助宋光祖教授编写《名伶名剧赏析》一书时,冒昧向海民先生索稿,请他撰写关于陕西地方戏汉调二黄剧种的名伶和名剧,他慨然应允。为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为查证一位名老艺人的生平,他多次奔赴安康实地采访,扎实的学风令我们钦佩。就在那时,我们知道焦海民先生在做着一项意义重大的研究,他要从汉调二黄着手探讨清代秦腔的发展和流变,要从汉调二黄着手探索京剧声腔之源头,这是一个大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挑战甚至要面临争议、出力不讨好的研究。经过数年考察和酝酿,他的研究成果《秦腔—1807年转折》在2014年9月问世了,有约在先,大作一经问世,焦海民先生题签赠书。
焦海民先生不是专业的秦腔史论研究学者,然《秦腔—1807年转折》一书从史料钩沉的文献研究到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处处凸显专业戏曲史研究者的学风和专业素养,更兼作者文笔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几分轻松。
《秦腔—1807年转折》一书文献史料扎实丰富,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戏史辨是个难题,多年来许多专家学人致力于此,虽多有所获,但也常常为几个难题有争论,数十年争论无果。秦腔史研究也面临此种问题,直到目前,理论界对秦腔的源流和发展还多有争议,甚至对历史上所谓“秦腔”是不是如今流行于陕甘的秦腔,梆子腔秦腔和乾隆时秦腔是否有区别等一直难有定论。焦著《秦腔—1807年转折》运用典籍史料、碑刻辑录和民间学人的考证资料,抽丝剥茧,详细回答了清乾隆时秦腔和现在流行的秦腔并不是一回事,而陕西二黄是由清代乾隆时期秦腔而来的。
这一结论的得出不仅是文献的考证和梳理,更是建立在严谨细致地田野考察上。从书中可以看出焦海民先生对前辈学人、艺术家齐如山、程砚秋、朿文寿等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多有推崇,也愿意在自己的研究中践行。因此,我们看到作者数度从西安赴安康、奔汉中前去考察,不但拜访老艺人龚尚武、王发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积累了第一手材料,还到院团去观看演出,听演职人员和当地群众谈论汉调二黄的演变及盛衰。这些口述资料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研究,也使作者对汉调二黄的活态传承有了新的思考,对陕西地方戏的保护有了新的思考,作者最后提出保护戏曲传统文化一定要“在现代化的变革中尽力守住传统”。
无论是翔实的考据还是严谨的田野调查,都源于作者对汉调二黄对秦腔对陕西地方戏的挚爱,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读到作者的满腔热情。
焦海民先生做戏曲研究纯属业余玩票,但玩出了专业水准,玩出了学术成果,这种看似不经意的“玩”学问或许才是学问的最高境界。无发表论文之压力,无评定职称之烦心,作者纯粹为兴趣而研究,为理想和文化传承而研究,这种研究最接地气最出真知灼见,我们有理由相信,焦海民先生还将有关于陕西地方戏关于秦腔研究的学术成果问世。(来源:西部网 作者:关中农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