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著名剧作家范克峻亲手把自己珍藏多年的16本《陕西传统秦腔剧目汇编》以及部分珍贵的老照片,无偿捐赠给了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汇编中记载的大小300多部秦腔剧目中,部分已经是失传已久的传统剧目,筹备办公室负责人李智称其填补了博物馆展览项目中的空白,实属无价之宝。
八旬老人献出无价之宝
当天,已经80岁高龄的范克峻老先生,带着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情,把自己珍藏多年的16本《陕西传统秦腔剧目汇编》、本人多年间在各报刊上发表的相关戏曲的文章、多年前就开始订阅的《中国戏剧报》以及一些老照片,亲手交给了兰州秦腔博物馆筹备办公室负责人李智。之后,接受了文物局颁发的荣誉证书的范克峻老先生,仿佛心愿达成般说道:“我与艺术表演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一生中珍藏的这些戏曲资料在文革中毁掉了一部分,剩下的如果继续放在我这里就成了死资料。如果有一天我走了,真的就不知道它们会到哪里去了,所以放在我们的秦腔博物馆里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筹备办公室负责人李智由衷地表示:“今天收到了难得的珍贵资料,我们真是求之不得,我奔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剧目这么全的,其中一部分剧目都已经是失传多年的传统秦腔剧目,填补了未来秦腔博物馆中剧目板块的空白,实在是无价之宝。”意外收获珍贵照片
在范克峻老人捐献的资料中,有一张1955年拍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从左到右依次是著名戏曲教育家陈景民、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沈和中、范克峻、首任省陇剧团团长慕崇科、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许树云、原省文联副主席陈光、首任兰州市文化局局长赵定九、首任甘肃话剧团副团长胡德汉等。看着这张合影,范克峻感慨地说:“这些甘肃近、当代文化名人基本都比我年长20多岁,如果今天还健在都已是百岁开外的老人了。”
李智告诉记者:“这张老照片也是十分珍贵的资料,照片中的几位文化专家至今还没有发现有其他的图片资料,能在范老这里得到真是意外的收获。”民营企业支持兰州秦腔事业
据了解,除了范克峻老先生无偿捐赠的珍贵资料外,一家民营企业“百通影视公司”,也于当天为筹备办公室无偿捐赠了该公司出品的《秦腔宝典》159套,其中有99套本戏和60套折子戏,内容包括了300多部大小秦腔剧目。该公司董事长、《秦腔宝典》制片人兼导演孟云告诉记者:“秦腔艺术的抢救与保护其实已经不是个人的事情了,如果再不一起努力,10年后许多人才和剧目就很可能自然流失。在这套《秦腔宝典》8年间的录制过程中,得到了省内戏曲、文化专家的大力支持,所以此次捐赠就是回报他们,回报兰州秦腔事业。等今后兰州秦腔博物馆落成后,最起码可以肯定地告诉人们,想看秦腔就去兰州秦腔博物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