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经典剧目的传承与创新
地 点: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中国文化传媒集团309会议室
与会人员(按发言顺序):
马文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
刘玉玲(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
王 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赓续华(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
张秀云(中国评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吴新苗(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教授)
王庭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办公室副主任)
徐 涟(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
张永明(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奚 舸(今日中国杂志社主编)
陈共德(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秦腔剧院党委书记)
雍 涛(秦腔剧院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保卫(易俗社原社长,国家一级演员)
卢冬升(国家一级作曲)
石 军(秦腔剧院副总经理)
主 持:惠敏莉(易俗社社长)
秦腔《三滴血》剧照
惠敏莉:创排于1917年的《三滴血》堪称秦腔经典,在这出戏即将迎来诞生百年之际,易俗社将这部名作进行了重新精编打磨,并于12月3日走进北京长安大戏院。《三滴血》自创排以来,易俗社带着该剧走遍大江南北,深受各地戏迷喜爱。
伴随百年易俗社的传承延续,《三滴血》已成为易俗社的经典保留剧目和秦腔标志性符号,集中体现着易俗社精于借鉴、勇于创新、精于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精神,以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的艺术追求。为此,“秦腔《三滴血》:经典剧目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以《三滴血》为例,邀请戏曲界卓有建树的戏曲理论家、表演艺术家,解剖其创作模式,分析其创作方法,聚焦经典剧目的传承与创新,就经典剧目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保留剧目的演出模式以及青年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讨论。
马文辉:《三滴血》这部传统戏曲的演出取得了成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三滴血》其重要意义在于启发我们思考书的价值、审视书的作用。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点亮灵魂的灯塔,但是其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尽信书不如无书”。易俗社把这个主题提出来思考,意义重大。关于书的局限性,我们历史上已有所认识,陆游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一个好的例证。在今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尽信书是不可取的。虽然有很多经典,但是由于其时代所限,总是存在局限性、片面性。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要加强思考,提升自身的判断力,跳出书的局限,这样才能提升自己。
易俗社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这非常值得肯定。在非遗工作的开展上,我们要注重遗产本体的保护,要体现保护为主的方针和原则。创新是好事,但是对于我们如此厚重的传统文化,对于承载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我们最需要的是传承、发扬,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贸然地去创新和发展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必须从基础做起,向老一代的艺术家学习,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去发展、去创新。易俗社能够重排《三滴血》并且取得这样的成功,应该说是很好地遵从了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值得大家的肯定。
刘玉玲:易俗社成立至今100多年,它是由一批对社会、对国家有文化担当和责任心的文人先贤们发起的。他们的作品不迎合低俗的东西,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广大观众共同进步,推动社会前进,所以我对易俗社始终充满敬畏。
易俗社的一代又一代成员,肩上有责任,也有压力,他们要传承易俗社的光荣传统——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他们要搞好剧本创作,还要培养优秀人才,使他们成为自强自立自尊的文艺工作者。
剧本创作,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才能创作出好剧本,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紧紧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三滴血》的剧本虽然创作于近100年前,但仍然能对当下的观众有所启迪,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就是精品的力量所在。易俗社对人才的培养是口传心授,老年艺术家带中年艺术家,中年艺术家带青年艺术家,青年艺术家带娃娃,一代一代把戏曲的精髓传承下去,教授技艺的老师不仅具备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舞台经验。
易俗社作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应该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易俗社已经翻译排演了一些国外的名著,但我觉得易俗社更应该扩大自己在国际上的声誉,让《三滴血》《法门寺》等也成为国外剧社争相排演的经典剧目。
王馗:易俗社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文化名牌,如何把这个名牌传承下去、如何让传统走进现代生活,是我们戏曲人的责任。易俗社几代人绵延不断地按照传统的规范来进行秦腔文化的传续,使得古调重弹跟时尚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了启迪民智的作用,让秦腔这样一个地方剧种变成了一个时代大戏。在今天来看,尤其是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我觉得要更加重视既要尊重传统,又要跟民俗充分结合的基本原则。
涉及到《三滴血》,它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说它的双线结构,现在新编的戏剧实现双线结构是不容易的,《三滴血》在复排过程中能很好地保留双线结构,而不是压缩成为一个单线,这是对传统很好的继承,也是一个很好的编剧结构方式。另外,双生双旦双分配的圆满结局,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喜好大团圆结局风格的延续和发挥。
《三滴血》的另一个特色是行当齐全,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经典唱段,都有自己的单独表现。当下,在戏曲创作过程中出现很多的弊病,比如给一个演员量身定做,舍弃行当,舍弃演员之间的共同配合,变成了一个演员的独唱。《三滴血》让每个演员都能充分发挥,这是对中国戏曲优秀传统的继承。还有值得关注的是,《三滴血》在戏曲风格上悲喜交集,在不动声色的表演过程中,让观众喜,让观众悲。
我认为要把易俗社对大量经典剧目的创作排演方式推广开来,演出经典,传承经典,让更多人来了解和认识经典。希望易俗社能够跟专业的艺术研究机构合作,谋求更加强大的学术力量支持。
赓续华:我想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三滴血》的一些看法。
第一,易俗社要担负起传承的重任。如何传承?我认为,就是好好盘点一下自己的家产,翻翻箱底,一件一件抖出来亮亮,再和世人亲密接触一下。易俗社擅长的是传统戏,所以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所长做大做强,传统戏就会实现它真正的价值。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对传统的东西有些不以为然,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我觉得文化自信最主要的是不迷失自己,易俗社也不能迷失自己。
第二,通过演出传统经典剧目来培养演员、锻炼队伍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从《三滴血》的呈现,我感觉到所有的演员在这个戏中都有用武之地。好戏才出好角儿,在《三滴血》中,所有演员的光彩都被挖掘出来了,包括惠敏莉,她在《三滴血》中虽然戏份不多,但是非常凸显她的光彩。
第三,人歇戏不停。《三滴血》是经典剧目,易俗社可以进行全国巡演,这是对易俗社自身资源的一种开发。当然,就这个作品本身来说,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四,要走向世界。对于《三滴血》这样的经典作品,我个人认为可以举办一个秦腔专题,精心策划后推向国际舞台。外国人喜欢安静的剧场,这一点对于秦腔来说可能是个局限,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适当调低背景音乐,重要的是把故事讲述好,外国人特别渴望了解中国的文化,他们希望通过中国的戏曲走进中国人的爱恨情仇。
张秀云:《三滴血》不愧是百年优秀经典代表剧目之一,表现了秦腔的百年独特风格。《三滴血》行当齐全,每位演员都很出彩,既有传统戏曲程式,又增加了非常个性和生活化的表演动作,很吸引观众。剧情节奏紧凑,一环套一环,演员表演极具张力。
扮演周人瑞的老生演员,表演动情诚挚,把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演王妈的演员也非常好,他们俩的配戏非常有激情,表演很细腻。扮演县官的花脸演员风格很有特点,体现了秦腔在花脸行当上的独到之处。两个小生演员,满腔满调,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惠敏莉演的小姑娘,在虎口脱险那一场戏中的有很多细节的动作表演形象生动。像这种双线戏不是很好演,因为容易跑题,但是我看到每个人物都塑造得非常丰满,观众一点都不出戏。
易俗社是一个非常团结向上的团队,演员在舞台上的呈现都是为了戏的整体效果服务的,这是所有剧种演员的目标,我在《三滴血》里看到了易俗社演员的努力,这也体现出易俗社的艺术家们一代一代传承经典的精神。
吴新苗:这个戏的主题是表现中国人很注重的伦理亲情,比如父子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夫妻之情,把这些伦理情感和县官的错判误判结合在一起,讽刺了县官死抠书本和官僚作派,同时也歌颂和推崇伦理亲情,我觉得这种方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在情节方面,这个故事是范紫东先生借鉴了如《草堂笔记》《幽会记》《春灯谜》等传统剧本,在借鉴过程中,去掉了一些冗长的情节。在交代一些线索时,特别是一些能够做明场处理的线索时,采用演员的语言交代的方式,很精妙。在场上重头表演的是涉及伦理的戏,把这些戏重点挖掘、重点刻画,这是借鉴经典剧本的基本编剧方法,避免了故事情节冗长的缺陷,使整个剧本节奏紧凑,情节曲折。
该剧本的另一个特色就是设置巧妙,整个戏妙趣横生。趣味是传统戏曲追求的美学风格。戏曲要雅俗共赏,我认为雅俗共赏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趣”。《三滴血》写了一个喜闻乐见的故事,然后又用了风趣幽默的情节设置,达到启迪民智、移风易俗的效果。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戏曲要教化人,要先入人心。另外,演员表演方面特别自然,胸腔演唱较多,感情特别充沛,很有感染力,显得很沧桑,很有特色。
易俗社是一个百年品牌,能够坚持到现在,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三滴血》的成功体现的是“一棵菜”精神,它没有专门为哪一个角儿服务,每个演员、每个行当都在这个戏里有贡献,这样才可以铺成一个比较大的故事,人物形象才能生动丰富。
王庭戡:《三滴血》的剧本虽然是100年前编写的,但如今看来仍然充满现实感和浪漫主义情怀。经典的戏曲作品一定离不开生活的积淀,《三滴血》便是如此。
就具体情节来说,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在细节的把握上,如兄弟俩对簿公堂那场戏,到最后哥哥面临骨肉分离时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弟弟见状,不免唤起了他的怜悯之心,他说:“哥哥,兄弟把你一直养活到老。”这样的细节将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真实丰富,很打动人。还有就是双胞胎兄弟,长相一样,但是因为他们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有很大的差异,一个能文一个善武,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都是通过许许多多的细节表演呈现在观众眼中的。
我认为这部戏情节可以再紧凑些,一些稍显冗长的部分可以再进行修改;还有就是字幕的位置是否可以调整一下,观众在看字幕的时候最好不要影响观戏,现在的位置有点偏。
徐涟:我用“平民视角,戏曲趣味”来概括我对《三滴血》的总体感受。文艺作品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戏曲来说,就是要“还戏于民”,《三滴血》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它用了平民的视角,诉说的是社会百态、人伦情感、家长里短、善恶美丑,在舞台呈现上体现出了戏曲的趣味,而这与易俗社百年的建社宗旨是一致的。
《三滴血》的戏曲趣味体现在很多方面。第一个就是双线结构的剧本技巧。中国的戏曲是要讲故事的,尤其在过去,一出戏可以演很长的时间,所以它可以有非常庞杂的线索,可以讲一个很复杂的故事,老百姓也喜欢看。《三滴血》运用双线结构的技巧把如此复杂的故事讲得曲折精彩,这体现了当时老一辈剧作家的编剧水平。
第二就是行当齐全。《三滴血》的行当设置非常齐全,这与戏曲的整体美学风格是一致的。有的角色虽然就说了短短两句话,但这短短两句话却与剧情密切相关,而且表演得非常精彩。《三滴血》中每个行当都呈现出了它的特色,每个演员都有非常出彩的表演,这是观众愿意看到的。
第三就是坚持了戏曲的本体特征,用戏曲的艺术规律来驾驭整部戏,用唱念做打来塑造人物形象,将每个人物都进行了非常细腻的刻画。在情节曲折、结构复杂的一个故事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其实是不易的,但是在《三滴血》中,没有过场戏,观众可以看到每个演员都有发挥的余地,虽然表演时间不长,但是通过很多细节的刻画,观众很快就能对角色有了认知和了解,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所以,《三滴血》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好戏能给予演员很好的表演空间,演员精彩的表演又能让戏曲的情节变得更加丰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滴血》作为一部百年老戏,之所以今天还能屹立在舞台上,就是因为它适时、适当地进行了创新,而且是在尽可能多地保留了传统剧精粹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新,复排该剧的导演、编剧等对这个戏的精华部分进行重新提炼和重新展现,使它符合当下观众观剧的审美习惯。
易俗社作为一块金字招牌,已经到了它重新焕发光彩的时刻。可以采取多方合作的方式,为易俗社策划实行更多的推广经典戏曲的项目。明年就是《三滴血》创排100周年,希望能看到《三滴血》的全国巡演或者世界巡演,让易俗社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张永明:艺术有一种魅力,无论是西方的戏剧,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们都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换言之就是反映人性。不同的艺术形式,只要是符合人性的很多特点,就很容易被大家记住,《三滴血》所抒发的善良、正义、疾恶如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无论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度,都一定会被大家所接受。
对于这部戏,我主要有三点感受。第一个感受就是经典可以穿越时空。虽然《三滴血》距创排近100年了,但它的鲜活力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很多新创剧作,甚至和它们比起来,《三滴血》更有一种味道。经典的东西首先要真,这种真,表现在演员的表演和剧本的创作上,由真上升到善,再从善上升到美。我觉得美的东西在情感上是共通的,所以说反映真善美的艺术作品,在任何时代都能受到欢迎。第二个感受就是此剧非常精美。《三滴血》的舞美强调写意性,符合故事发展情境,一块幕布,两块红烛,就把故事情景构造出来了,有了如此写意的舞台风格,观众才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想象的空间非常有助于观众艺术审美的提高。第三个感受就是剧情非常精巧。演员表演拿捏分寸感非常到位,尤其把很多细节处理得很精彩。
我觉得这样的剧目非常有生命力,如果有可能的话,要进行更多场次的演出,将优秀的戏曲艺术传承下去。
奚舸:《三滴血》要走出国门,这是《三滴血》的当务之急,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这些年,国家倡导文化走出去,特别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这从本质上要求我们必须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好。《三滴血》是一部百年经典老戏,我们要让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走向世界,感染更多的人。
怎么走出去?首先,我们要改进,我们要把传承工作做得更完美一点,多了解一些《三滴血》背后的文化故事,在进一步的创作中不断使这部剧臻于完美。还包括一些其他准备工作,比如说在表演的层次上,包括语言用词上,都要逐步提高。另外,英文翻译方面还要有一些配套服务工作。易俗社要走出去,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到它的昨天和今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陈共德:陕西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很多精神标识和文化标识,我觉得易俗社可以进入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文化标识的行列。《三滴血》这部戏是先贤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陕西人的骄傲,同时也是秦腔的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因此,我们要做好《三滴血》的传承和传播工作。我们第一步就是来到了北京,这是我们践行文化自信的一个行动。《三滴血》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意义,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价值观在《三滴血》中依然能得到体现。
易俗社担负着移风易俗、引导社会、歌颂主旋律、歌颂正能量的责任,我们在艺术上是有很高追求的,并且以达到艺术高峰为目标。也正因如此,我们今天依然要排演《三滴血》。
易俗社是一个富矿,先贤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贝,我们首先还是要以传承为重点,让我们的经典剧目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希望在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关心下,把易俗社的传承工作做好,走出陕西,走向全世界。让易俗社的招牌更亮、更辉煌,不仅成为陕西的招牌,中国的招牌,而且也能成为世界性的文化招牌。
雍涛:对于我们今后整个秦腔剧院和易俗社的发展我有一些新的思考,面对老一辈易俗社人留下来的文化财富,我们将如何传承?比如《三滴血》,虽然得到了很多肯定,但是我认为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会把老师们的建议认真地思考、消化,要规划剧目建设,如何去传承这些经典。
关于人才建设方面,我们目前有两个学员班。保证老、中、青、少四个层次都有人才储备,而且常年聘请老艺术家为中青年演员教授,来传承经典的剧目,传承优良的技艺,我觉得这都是应该坚持的。另外,我们还要对易俗社宝贵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做一些细致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进行宣传,扩大易俗社的影响。
类似于《三滴血》这样的戏,只要在复排时遵循艺术规律,遵循传承原则,把握好当下观众的观戏习惯,我们就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样的剧本就能出彩,也能与这个时代产生共鸣。
我们在这个时代生活,就要利用和挖掘好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资源,为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张保卫:范紫东先生一生写了74个剧本,而且成功率很高。因此,易俗社的后辈们压力很大,传承经典成了我们最主要的职责。我反对舞台上的大剧作,把舞台装得很满,却跟故事的情节毫无关系,中国戏曲的发展要始终坚持戏曲艺术的规律。《三滴血》这个剧本,现在我们还在逐渐改编,从各个方面努力,使之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
我们要竭尽全力担负起传承的重任。我在给他们排戏的时候始终对他们要求严格。艺无止境,我们还远未达到前辈们所缔造的高度。我认为,虽然这部戏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就目前的演出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人物刻画上还不够细腻、情节设置上还需要再精炼,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