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提到河南曲剧,必定要谈到河南曲剧的一代宗师张新芳,要提到张派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剧目——《陈三两》。作为河南省曲剧团的一名旦角演员,我特别喜欢这部戏。虽然这部戏在全国各地演出过多许许多多的场次,甚至演到了宝岛台湾,但是每次在随团演出的过程中,我都会坐在台下或者幕条边去认真地观赏,仔细地品味。
二幕外,身为客店老板的魏朋贼眉鼠眼、滑头滑脑、鬼鬼祟祟地怀揣着心事走上。“沧州地方有名声,哪个不知我魏朋,知州衙门为班头,威风------别看这大堂多威风,尽在魏朋我手掌中。伸手拿起击鼓捶,嗵嗵”这段数板可以算是魏朋的内心独白,给观众交代出来了故事的发生地在沧州,他以前曾做过班头,耀武扬威地风光过一段时间,可惜因办错了案子被革职,从这一点上推断,这个魏朋在衙门里做事一定也是个欺压百姓、贪占抢夺的恶差。笔锋一转,切入主题,随即交待出了他要替住店的大客人去到沧州府堂去告状,还埋下了一个伏笔——张客人买来的妓女要上吊。这一伏笔引起了观众的兴趣,更使剧情顺理成章地往下进行。
二幕拉开,沧州大堂是那么威严阴森。恶狠狠的衙皂走上引出了外表英俊潇洒、正气凛然但神态却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新任知府李凤鸣。只见他升堂端坐,正色念道:“十年寒窗,平地一声雷;堂堂五品官。廉洁清似水。”四句念白,点出了他十年苦读换来官职的艰辛,似乎感觉这就是一个清廉的官吏,一定能为老百姓伸冤做主。李凤鸣传话,众衙皂高喊,魏朋上堂。从简短的问话中,我们感觉到二人认识,李凤鸣对魏朋并不太感冒。魏朋却是后着脸皮唱起【阳调】:“那一日日落西山黄昏后------这状纸之内卷人契,人契之中呀------老爷你心明白何必问根由。”这一段阴阳怪气的唱腔既再一次比较详细地交代出了张客人与妓女之间的官司纠葛,又把剧情向前推了一步——人契里边到底装的还有什么呀?同时也塑造出了魏朋是一个讼棍加市侩商人的艺术形象。初入仕途的李凤鸣满脸疑惑地接过状纸打开一开,发现了行贿的银票,急忙藏于袖中,随即吩咐衙皂跟随魏朋到客店去把被告人——烟花妓女陈三两带到大堂。从这一个细节上我们就可看到这个州官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家伙,并且还有些稚嫩。四下无人,他心急火燎地掏出银票仔细地观看,脸上洋溢着笑意,不禁笑出声来,那种小贪官的艺术形象塑造地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embed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src="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s0314hs9ueb&auto=0"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quality="high" allowfullscreen="true"></embed>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