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六来朱六来先生(1911-1967),洛阳南郊大屯村人。河南曲剧创始人之一,工小生、须生。先生是独子,在叔伯弟兄中排行老六,故名六来。

先生是洛阳曲剧第一代老艺人,和名旦朱天水、名丑朱双奇并称“三朱”,是“三朱”中最先登台者。他七岁进私塾,不喜枯燥的说教,喜欢踩高跷、唱曲子。在庙会上配大人唱《小姑贤》、《小姑恶》,奶腔童声,很受欢迎。由于父母娇惯,对他唱曲子并不干涉,不计较老朽们污蔑孩子是“戏子”。

最初,社首解新富先生要他扮丫鬟、姑娘,但他一心要演相公。在《蓝桥会》里扮的魏世秀仪表堂堂,眉清目秀,手持折扇,神态潇洒,一曲唱响唱红,群众誉他为“高跷状元”。1925年2月5日应邀到车圪垱踩高跷,晚饭后,群众仍要观看,可高跷已被次日邀请的村子扛走。观众硬把他们推上奶奶棚、百子桥上唱《蓝桥会》,于是,六来先生的高跷曲登台演出了。

随着高跷曲的演进,六来先生不断接受新唱腔,并于朱天水等共同钻研,提炼生活素材,借鉴其他剧种表演技巧,探索出曲剧初期的一套表演形式,舞台动作柔和自然。

民国16年,应临汝关应龙邀请,他和朱双奇、张五魁到汝州演唱,和朱天水相遇。二人合演《蓝桥会》,一举成功。朱双奇配演丑角老生,三人的《白蛇传》、《赶郏州》等节目轰动汝州。

民国20年,关应龙曲子班请“三朱”到洛阳河南舞台参加营业竞争演唱。因“三朱”技艺高超,天天满场,先生和朱天水、李久长、朱双奇、张五魁、周富须、秦中胥、李永智被誉为曲子玩友“上八仙”,并居首位。

1933年,国民革命军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召见关应龙曲子班,堂会演出唱迷了张母,于是随军演出,曾到江西、福建演唱。随军期间,六来先生和朱天水在总指挥部的京剧演员帮助下,把京剧《玉堂春》移植成《苏三爬堂》,把《坐楼杀惜》移植成《宋江杀惜》,丰富了演出剧目。后因六来先生等不愿当兵,众人先后请假零星回家。

先生家乡大屯村火神庙每年正月十三有会,照例写三台大戏对唱。六来先生的曲子戏也算一台,和豫剧、越调打对台,先是平分秋色,后来唱赢对方。随后又在别村的庙会上对戏一再得胜,遂远近闻名。

朱六来先生嗓子好,声域宽,腔响亮。在实践中钻研改革,攀唱高音。把剪剪花、银扭丝、满舟等曲牌调门升高,使之更加清脆引人;把阳调第一乐句落音上移,使得舞台效果更佳,观众惊讶叹服,缝制绣有“朱六来”的桌裙、椅褡相赠。

1938年,朱天水病逝。六来先生伤心过度,决意脱离舞台。后因喜得儿子,四方玩友庆贺,逼他上演。他说明缘由后,扮祝英台和朱双奇合演《梁祝姻缘》。在此期间,先生和其他玩友彻夜研究,借鉴豫剧加用锣鼓经到曲剧中,与文场配合。后来,在内外行劝勉、撺掇之下,和刘卫生合演,二人在原有剧目外又排了《武家坡》。

抗战胜利后,河南省主席刘茂恩以“曲剧诲淫诲盗,有伤风化”为罪名,通令全省取缔曲剧。朱六来和安尽岑约同刘卫生、朱双奇、程金宝、刘鸿章和安尽岑的学生李太安、安景智等到开封活动,和李金波先生一起把《武家坡》、《双头马》摆演到省府礼堂舞台上,以“台风严肃,剧词高雅”,使曲剧得以解禁。

洛阳解放时,六来先生在西安演出,后又应邀到宝鸡、天水、兰州一带。在兰州,他和豫剧一代宗师陈素真合作办素真剧团,任副团长。1954年,先生放心不下曲剧,返回洛阳参加洛阳曲剧团,并演出了《屈原》、《李闯王》等新戏。

卷席筒剧照,王振东(左)饰苍娃,朱六来(右)饰曹保山

1958年8月,先生和刘卫生、冯兆禄等被错误处理,押送劳教至1961年。

1967年,六来先生帮助邻居张家办婚事,聚众唱曲剧至深夜。睡后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56岁。

朱六来先生是曲剧早期名生,技艺精湛,代表剧目有《蓝桥会》(饰魏世秀》、《武家坡》(饰薛平贵)、《二堂认夫》(饰周老汉)、《杀院》(饰宋江)等。他为人谦虚,在开封为曲剧解禁斗争胜利后,和李金波先生相约成立“新生曲剧团”,分设一团、二团,并制作证章100枚。双方都尊对方为一团。争持不

下之际,六来先生抢险把51-100号证章抢到手,硬是把一团让给李金波剧团。

曲剧老观众都说,胡子还是朱六来唱得好听、入耳。可惜,我等后辈不得领略先贤艺术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