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市剧院观看了由东阳婺剧团表演的大型廉政婺剧《残月》,讲述了江南某市某赵姓局长的蜕变过程和沉沦轨迹。现场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赢得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但观看过后离席时,从每一个人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此时我们的心都是沉甸甸的。

其实,剧目的一开始,赵局长是个勤政廉洁、才华横溢的领导干部,可是最终在家庭、在物质、在贪欲的影响和诱惑下,走进了铁窗,沦为一名罪犯。剧中的情节让我想起以前课本里的一句古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除了守得住勤政之外,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淡泊之心。固守淡泊,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也是一种生命境界和一种人生情怀。拥有一颗淡泊之心,才能在当今纷繁复杂、眼花缭乱的世相百态面前凝神静气,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抛开一切名缰利索的束缚,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和纯净。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欲望,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领导干部面对权、钱、利、色的种种诱惑,是能否把握住自己,是否能始终站稳脚根,关键在于自身。古人说“罪莫大于多欲,欲不除,如蛾扑火,粉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婪与堕落是一对孪生兄弟,腐败分子之所以腐败,就“腐”在心态失衡,人格变质,“败”在追求享乐,私欲膨胀。如果,领导干部在对待名利上将自己视为一名普通百姓,固守淡泊,知足常乐,就不会去盲目攀比,不会心态失衡,更不会铤而走险,想方设法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栽倒在权钱利色的诱惑下。古人云:“今日居官受禄,当思昔日秀才时,又思后日解官时,思前则知足,思后则知慎。”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倘若能以平常心对待,多想想下在田地里操持的老百姓,多想想困难群众,其实我们的工资待遇、生活水平远在他们之上,相比之下,他们尚且没有多大的怨言,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为何就不能知足常乐呢?若有如此心态,我想,再大的诱惑也能抵得住,抗得牢。

这几年,我们身边也有一个个熟悉的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我想谁也不会愿意用自由代价去换取那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金钱和地位。其实,我认为,当再大的官也只是一时,做人才是一辈子的事,为此一时的小利而失大义,自毁终身真是得不偿失。司马光说过,官场当清、勤、慎。封建社会的官员尚且知道如此,何况我们是生活在进步了那么多的现代?谨慎为官,勤政为民,清白做人,这样才能心安理得,无愧无悔,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快乐人生。

《残月》虽已落下帷幕,但它带给我们的冲击将永远保留在我们心中。诱惑虽然抢眼,但他让我们迷失心灵,失去自我。对待名利,拥有一颗淡泊之心,它让我们生活坦然,心安理得,能让我们心里时时充满幸福。让我们以剧为鉴,走好脚下的人生之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