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热爱戏曲艺术的人了,就算是普通人,只要常看报刊或电视,大多也知道锡剧,知道锡剧的经典剧目《双推磨》和《珍珠塔》。不少当代人,想当然地认为,锡剧,就是发源于无锡的地方戏曲。很少有人知道,与无锡相邻的常州,为锡剧的发展作出了同样大的贡献。但在锡剧最终定名时,常州却作出了牺牲。
锡剧曾称作“滩簧”,流行于沪宁沿线、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早期就有“常州滩簧”和“无锡滩簧”之分;20世纪20年代初期开始合称为“常锡文戏”,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改称“常锡剧”。也就是说,在该剧种成熟之后,“常锡”并称前后达30年之久。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1953年该剧种被定名为“锡剧”。常州,就这样被省略了。
滩簧调,可上溯至清乾隆时期。常州、无锡一带农村传唱的山歌,与道情、唱春、宣卷(宣讲宝卷)相融合而形成滩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又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从坐唱变为有简单动作的走唱,逐渐发展成滩簧小戏。经历了对子戏、小同场、大同场不同时期的发展,终于具备了现代锡剧的规模。对子戏时期,一般只有一旦一丑(或生)登场,化妆极其简单,声腔仅有簧调,伴奏单用二胡,演出无定本,一开始女角均由男子扮演。道光年间,在出现半职业、职业艺人的同时,开始出现女艺人。因为男女同台,所表现的大多又是男女情爱,统治阶级看不下去,自道光至同治的数十年间,江苏按察使司、常州府先后数次下令“永禁演唱滩簧”,各县、乡均勒石立碑示禁,艺人多有遭关押受笞打者。但是,人性犹如春草,是无法遏制的,群众爱看滩簧之风却愈禁愈烈,艺人纷纷收徒传艺,组织班子。
可以这样说,江苏按察使司和常州府不但未能扑灭滩簧戏,反而为常锡剧的发展壮大添了一把柴,烧了一把火。常州府辖内的艺人曾经饱受官府欺凌、侮辱,但他们顽强地扎根于最底层,为常锡剧的薪火传承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现代锡剧省却了一个“常”字,但我们不应忘记,在锡剧的背后,曾经站立着大批的常州艺人。(周新天)
(摘自 《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