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岳西高腔中目连戏的来源
岳西高腔,因流传于皖西南安庆地区岳西县,于20世纪50年代定为今名,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前身,是明代的青阳腔。青阳腔以其独特的“滚调”优势,迅速崛起并席卷剧坛而风靡天下,“到了万历年间,大城市中,青阳腔最为盛行。当时人们把它与昆山腔并称,呼之为‘时调青昆’……”①此一时期,与皖南仅一江之隔的安庆地区,也早已是青阳腔的盛行之区。在明末清初之际,由于政局动荡、战事连绵、灾荒不断诸多因素,青阳腔已滑向低谷。清初,安庆弹腔已在安庆、石牌一带孕育形成,渐次取代和超越了青阳腔昔日的地位和影响。然而,流传在安庆地区的青阳腔,尤其传入皖水源头的青阳腔,由于深层地与各地民风民俗融为一体,而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现今的岳西高腔。
皖南是目连戏的故乡,一些常演或专演佛门弟子目连僧人冥间救母故事、唱青阳腔(高腔)的班社,被称之为目连戏班,目连戏也因此而得名。以剧目而得名的剧种,在全国并不多见,在安庆地区高腔中虽有“夫子戏”、“牛灯戏”、“猴王戏”等,但都难称剧种。目连戏明代就已在徽州兴盛,大剧作家郑之珍“据陈篇”编写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中部分剧目,早已融入到青阳腔中。青阳腔传到安庆府地域时,目连戏部分剧目就随之传入遗存在岳西高腔之中,这就是岳西高腔中目连戏之来源。岳西高腔主要是演唱明代传奇剧目的剧种。
目连戏为何能在岳西高腔中存活?这是由岳西的人文背景与目连戏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境内多山。岳西是1936年才划潜山、太湖、霍山、舒城四县相邻地带各一部而组成的县,名山众多,域内佛教兴盛。这里有南北朝时期就成为中国佛教禅宗发祥地二祖慧可的道场司空山,有禅宗临济祖师道场妙道山,有唐代入中国的新罗王子金乔觉的地藏宗道场金龟山,其著名佛寺有:司空山禅宗二祖寺、妙道山金壁寺、金龟山后冲寺、宋代资福寺、四望山五龙寺、禅宗广佛庵……②名山名寺多法会、庙会,民间佛教信佛习俗也名目繁多,这些都为目连戏的演唱搭建了广宽的活动平台。
目连戏是为配合民间宗教信佛与习俗而演出的,素有“宗教剧”之称。佛事活动需要目连戏,两者相得益彰,岳西高腔中目连戏有了这样的生存土地与展示空间,能生存下来也就势所必然。
二、正觞的目连戏演出
目连戏是自皖南往北流传的。要谈目连戏在岳西高腔中的嬗变,必然要追溯其原来的演出方式与艺术形态。安庆地区是否有正觞的目连戏演出?有。桐城、枞阳就有较原汁原味的目连戏演出。现今最为翔实的文字记载出自桐城文士姚兴泉《龙眠杂忆》,据《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之“桐城花台”条:
桐城乡间,每年演“花台戏”的习俗由来已久。一般在秋收之后,由里甲筹资,搭“花台”唱《目连》,为一年辛勤劳作的收获,更为酬神还愿,祈求来年的丰收。关于“花台戏”的演出记载,始见于1780年(按:清乾隆四十五年)的《桐城好》小令中:“桐城好,田父乐丰年。九华山寺朝菩萨,七本花台唱目连;答谢老皇天。”
造型宏大而壮观,多依山就地,加土筑基,台面约两丈见方;台分上、中、下三层(可按剧情发展需要而分层或多层演出),高达数丈,台的前沿均加色纸糊成,扎为多脚牌坊式,上绘有图案及《目连救母》等有关戏画,内可燃灯……“花台戏”一般为期七天,日夜演出。白天多唱“平台”(即徽戏等剧),晚上是“正戏”(称“大目连”)。目连戏晚上演出时,牌坊等扎框内燃蜡烛数百(其数在三百六十多……)至时“光烛九霄,遥望之如火树,万株攒簇,号曰‘喜台’……”③
这种演出一直在本区平原各县持续,“至民国时,此习俗盛行于桐城东乡一带(即今孔城镇至枞阳县汤沟等地)”;1937年秋,怀宁县三桥镇还演出过三日三夜的“大目连”。后由于日本军攻占了安庆城,才停止演出。
上述演出方式之目连戏班,有外聘班,亦有本地班。外聘者,如建于明代的宿松廖河湾古戏台(今存)。据《宿松文化志》载,此台相传为廖姓邀江西湖口本族目连戏班来此演出的场所④;目连戏老艺人潘双贵说“江南的目连戏班也常应聘至江北演出,如民国初年贵池的‘永庆班’”在桐城县演出,班中丑角杨永良的演技高超,深得好评,桐城县令曾亲赠灯笼一只,上书“江南第一丑”五字,后每有演出,杨便将其挂在台角⑤;桐城老艺人琚光华说,贵池“高升班”艺人潘双贵(原岳西高腔剧团武功教师)曾数度去枞阳陈洲演出过“花台戏”。⑥本地班社,如枞阳县的目连戏,被称为“北干”,属“花槌目连”,影响较大⑦;怀宁县有无职业目连戏班尚难确定,不过有着“从三层花台上翻下来”的高超技艺者潘双贵(1887年生),在其十四五岁时就曾“找到石牌班子,投靠姓杨的(演武生)为师,学戏三年”(潘双贵语)才名声大噪的⑧;在望江县民间,还有一些所谓“打目连”的本土班子。这种班子的演出,基本遵循目连戏演出的相关规制和习俗。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