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鼓曲大师骆玉笙今晨永远地离开了她所钟爱的京韵艺术,离开了喜爱她的观众。老人的灵堂设在她生前住过的福泰公寓内,老人生前的巨幅彩色照片悬挂在客厅中央,面目慈祥,微笑中似乎仍在浅吟低唱她所倾注一生心血的京韵大鼓。老人的照片被鲜花簇拥着。灵堂内,一副笔力遒劲的对联概括了老人的一生:“高韵惜停弦悼一代巨星殒落,后生承教泽传千秋古曲绵长”。
从今天一早骆玉笙的灵堂人群不断,其中既有文艺界领导,也有普通观众,他们以悲切的心情痛悼一代鼓曲大师。
骆玉笙的孙女骆巍巍对记者说,老太太是今年初因腰疼住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近来体质有所下降,5月1日老人开始发烧,5月2日服药后有所缓解,但从昨天开始,老人的肺感染引起心衰,终成不治。老人一辈子都心系着她热爱的鼓曲艺术,直到昏迷的前一天,还叮嘱家人去看望刚刚发现的一个“曲艺幼苗”。
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鼓王”。骆玉笙代表作《剑阁闻铃》、《伯牙摔琴》、《红梅阁》等,让听众百听不厌。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
而大多数中青年朋友,则是通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而听说“小彩舞”并了解京韵大鼓的。
《红梅阁》是骆玉笙的代表作,她那哀婉曲折的行腔,时而深沉,时而激越,动人心弦。如:“都只为粉黛多情含冤死,就是薄命的佳人叫李慧娘。”唱腔上句是慷慨激越的高腔,下句则是迂回婉转的下行低腔,鲜明的旋律对比唱出了歌者对李慧娘诚挚的同情,引起听众的共鸣。尤以“粉黛多情”一句“嘎调”直上云霄,撕人肺腑,几经跌宕,再落入深沉有力的甩腔,成为流传一时的佳唱。
《剑阁闻铃》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抒情诗,是清代韩小窗所作。描写唐玄宗避安史之乱,西行途中夜宿剑阁,在冷雨凄风伴随丁冬作响的檐铃声中,思念惨死马嵬坡的爱妃杨玉环,一夜未眠到天明的情景。这首名篇被大鼓艺人演唱了近一个世纪先是山东大鼓艺人演唱,终以“骆派”京韵大鼓将它推向了顶峰。骆玉笙以韵味浓郁的歌喉唱出了唐明皇既悔且哀,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加上配以新颖的鼓套,悦耳的丝弦伴奏,弦声如泣如诉,使人如醉如痴。当唱到“莫不是弓鞋懒踏三更月……”一段时,感情真挚深沉,听来令人回肠荡气,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骆派”演唱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近年来,骆先生在舞台上露面日少。前不久,北京惟一专演曲艺的“广德楼戏院”重建奠基,骆老在孙女骆巍巍的陪同下专程从天津赶来参加。骆玉笙说:“养生之道一不是吃好的喝好的,二也用不着什么补品营养品,我的养生之道就是几个字和几句话:一是生活有规律,二是自我调节好,对人、对事,就是三个字:‘忍、宽、乐’,‘乐’又包括‘苦中求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人哪,活的就是一种精神,‘人老雄心在,年迈力刚强’嘛!”说起近况,老人说基本不演出了,目前社会活动不多,主要是在家辅导学生。老人家桃李遍神州。除了早已成名的陆倚琴和刘春爱,又陆续收了吉林的姜美艳、营口的汤敏、台湾的王友兰和北京的何凤仪、王铁成、王树芳、罗君生、李梦熊与无锡的赵丽芳、广州的陈玲玉以及天津的迟早成、李光荣、王冠丽等。说到这些弟子,老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她说:“我希望我的徒弟、学生,都能继承我的段子,而且希望他们能超过我,在京韵大鼓艺术上有所创新。”
(今晚报报 记者 董 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