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枝,来一段,鼓鼓掌!”黑鸦鸦的人群中顿时掌声雷动。接着,你报一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我来一段“洼洼地里好庄稼”,场面活跃,气氛热烈。这是近期发生在河南省襄城县姜庄乡于庄村的一幕。像于庄村这样的“戏曲卡拉OK”形式,在全县农村普遍存在,大小规模不一。冬闲时节,一把弦子一面锣,“戏曲卡拉OK”叮叮咣咣就开了场,谁想唱,二八、流水、快慢板,报个戏段就成。腔调不一定正统,伴奏也不一定紧凑,但群众自娱自乐的热情都很高,吃罢晚饭男女老幼提凳搬椅都来凑热闹。
襄城县是个戏曲之乡,县委、县政府深挖这一丰富资源,使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又呈现出新的活力,迅速在全县形成火爆之势。各村之间相互交流,你到我村拉弦,我到你村捧场,戏曲“名角”成了大忙人。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如今容光焕发,频频登上省、市、县电视台、电台的表演舞台。麦岭镇欧营村的李匡伟从漯河教育电视台领奖归来,喜滋滋地说:“想不到咱农民还能出出风头,有吃有穿又有乐,这日子过得得劲儿哪!”更可喜的是,农村秀才们还能结合党的政策、生活的变化自发创编出《认双女》、《进襄城》等一大批具有现实意义的戏曲小节目,使群众接受教育的同时,又提高了群众文化的水平。在迎接新世纪系列文艺活动中,各乡镇农民艺术家纷纷进城献艺。城区中心路、首山路、迎宾路等主要街道上,一二十步远一个表演地摊,有自编自演的戏曲小品,有传统折子戏,有名段清唱,吹拉弹唱各尽其能,相互暗中比赛较劲儿,尽情地表达富裕后农民的欢喜心情。现场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热闹异常。精彩的演出不时博得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中国文化报 于自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