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生”王宏夫的苏东坡扮相

“黎生”王宏夫的苏东坡扮相

一直到解放前,琼剧舞台上大都是男人的天下,当年的女艺人属于“弱势群体”,剧中男女主角大都被男艺人大包大揽了,正生更是无人撼动的“舞台权威”。

琼剧生角(也称生脚)可谓人才辈出,老百姓可能忘了他们的名字,却难以忘记他们的艺号,如“老长和”、“新长和”、“大文华”和“小文华”,又如“箍桶生”梁家樑、“金嗓子”陈育明,以及吴多东等“吴氏三兄弟”。

且看这些名字:谭永儒(黑痣生)、陈俊彩、田巨昌(鸡蛋生)、陈文清(雪梨生)、罗立书(烟屎生)、李积锦、谭歧彩、三升半等,都是海南早期梨园称雄一方的“大牌生脚”。

及至近现代,郑长和、王政堂、韩文华、陈华等生脚的名号,也是如雷贯耳,他们的故事,更为广大戏迷群众所津津乐道。

旧时生脚趣事多

大约从清朝道光年间起,随着土戏“生脚”金锦堂随琼城梨园班漂洋过海到越南西贡演出,首开琼剧出国演出之先河,金锦堂也成为首批赴东南亚旅演的“正印生脚”。金锦堂乃琼山东山人,早期在木偶戏班里“牵公”唱戏,长得俊美,活似金童,人称“金公仔”。在旧时,艺人为了卖弄噱头,表演粗俗下流现象泛滥,“金公仔”却不随波逐流,遵循戏文规范,且作风正派,好施乐善,故同行称他为“艺人之楷模”,民众称他为“合格生脚”、“君子生脚”、“双格生脚”(演技、品德都合格)。后期成名的“生脚”汪桂生、郭庆生、鸡蛋生等,都是沿袭了“金公仔”为艺做人之风范。

早期琼州梨园有开艺号的习惯,很多是观众根据艺人的表演或生活特征而开的,如清末艺人田巨昌,因感冒了在唱戏时声音沙哑,吃了戏迷提供的“半生不熟的鸡蛋”,声腔果然越唱越响亮,观众戏说他是“吃半生熟鸡蛋生脚”,便叫“鸡蛋生”……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元节,嘉积镇商民集资邀请名生陈雪梨、郑长和演对台戏。雪梨生比郑长和早出名,观众担心郑不是陈的对手,输了会身价大跌。

首晚演出,观众都想一睹胜负,戏场非常热闹,陈雪梨演《吉彩平赠银》,郑长和演《林攀桂》,均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精彩纷呈,观众两边奔跑看戏,喝彩鞭炮不绝于耳,结果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第二天晚上改演时装戏,陈雪梨演《杜鹃怨》,郑长和演《双自由》,仍是难分输赢,观众两边叫好,商家只好加制金牌一并奖励。

金声薪传依然绕梁

1959年广东琼剧院成立后,琼剧“生脚”真正为观众所熟悉,一路传承下来的老长和、新长和、大文华、小文华以及后来的陈育明、梁家樑等,他们或被观众闻其声,或被观众睹其形,凭其高超过人的表唱艺术,无愧是近代琼剧舞台上名响当当的“生脚”。

郑长和(1892—1967)祖籍琼海塔洋,早年随团旅演于东南亚国家,上世纪30年代,他携带“长和班”到柬埔寨金边演出,因条件限制,侨民临时搭建一间草棚戏院演出,“长和班”不负众望,演出空前成功。解放后旅柬侨民为了纪念郑长和那次访演,筹资在原址上建造一幢钢筋水泥戏院,取名“长和戏院”。郑长和所独创的“长和腔”,又叫“三接板”、“三折板”,其特点是唱腔在高音区迂回,音节之间,不留空隙,昂扬激越,有一波三折之势,听了令人荡气回肠。郑长和是广东琼剧院首任副院长、全国文联委员,是至今社会职务最高的琼剧艺人。

而郑长和传人“新长和”王政堂(1906一1979),祖籍琼山云龙,他从小喜欢看老长和演戏并仿唱其唱段,入艺后更是勤于向老长和讨教表演路子及唱腔技巧。1928年,王政堂在海口瑶园永乐戏院演出《广东开科》,郑长和与妻子吴桂喜前去观看,演出结束后,有观众问郑长和:“他(指王政堂)的演唱做派像不像你?”郑长和笑而不答,吴桂喜接嘴直夸:“像,像,太像老郑了!”

韩文华(1906—1969)艺名“大文华”。祖籍文昌公坡,他小时爱戏如命,在饲牛坡上一边骑牛一边唱戏,村里人都说他将来定是个“生脚才”。1924年,他在泰国从艺演戏,返琼后,搭过成桂班、“九老爹”、文华剧团、华丽琼剧团、新群星剧团等,均掌小生正印。1959年随团并入广东琼剧院后,他一直任二团正生兼副团长、团长,主演的《春水浇桃花》、《荔枝换红桃》、《红泪影》、《朝阳沟》等,誉满琼州。

据韩文华的儿子、海口市琼剧团原编剧韩锐准回忆:父亲做人的最大特点是穿着朴素,平常都是一件黑纱布对襟衣,一条唐装布裤,一顶白纱毡帽,一双人字口黑布鞋,一把黑布伞。他早期到农村去演出,常常在农家的凳子上一坐,一碟花生米,几条萝卜干,一碗糯米酒,便和村民聊得很欢。他每次化妆后,必定在帘角边的一个衣箱上默坐候场,酝酿情绪,这个衣箱被同行称为“文华专座”。出场之前,又会饮一口酒,这是他的“提神酒”、“开声酒”,饮了酒登时神采飞扬,嗓音宏亮,达到最佳的精神状态。

饮酒唱戏是韩文华的独具特色,在琼剧界他也得了个“醉酒公”的戏称。韩锐准说:“父亲一生俭朴,好施乐善,整理他的遗物时,只有两套旧西装和92元人民币。”

有“小文华”美誉的陈华(1924-2000),祖籍琼海塔洋,他承袭师傅韩文华的衣钵,更是把琼剧“生脚”的唱功做派推上了巅峰。陈华的名字几乎是与“梁山伯”、“张文秀”、“文东和”紧紧连在一起的,他与名旦红梅、王英蓉搭档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张文秀》、《红叶题诗》成为琼剧难以逾越的经典。陈华的唱腔,结实透亮,音域宽阔,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是琼剧小生行当的“招牌声腔”。

陈华不但能演,还善编会导,是一位很有文化涵养的“生脚”。他是琼剧《还乡曲》的编剧之一,整理过《节德悲歌》、《借亲配》等剧目。1983年,陈华退下舞台后,乐于撰写回忆录和诗词,已出版记述舞台生涯的传记《我的舞台生涯》。1988年,他在参加欢迎新加坡琼籍作家访问团晚会上,即兴吟咏一首诗《迎嘉宾》:“珠崖建省添新雅,召来星岛诸作家。中华儿女满天下,炎黄子孙本一家。欢聚一堂叙桑梓,畅谈共建吾中华。今日清茶捧在手,明日再来赏百花。”然后,他以粤剧中板演唱了这首诗,博得了满堂喝彩。

琼剧名生还有陈育明、梁家樑,他们退下舞台仍然心怀琼剧,收徒教戏,默默地贡献余热,他们都是国家级琼剧传承人。

“县生”们的辉煌岁月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各县级琼剧团显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涌现出一批颇受观众好评的好剧目、好演员。当年县级琼剧团的正生都称为“县生”,在本地区堪可与当时的歌星影星一样被戏迷所追捧崇拜的。

提起文昌时装剧团,必提《白云塔》、《红泪影》,必提苏庆云、韩悟光、陈益孝,这些“生脚”在时装戏里的白色西装领带形象,在人们的记忆中抹不掉忘不了。还有万宁的陈进和、琼海的钟厚昌、定安的谢雄林、澄迈的王蔚武、白沙的王宏夫等等,他们都演出了自己的成名剧目,他们撑起了一个个县级琼剧团的辉煌岁月。

起步于白沙县琼剧团的王宏夫是琼剧界迄今唯一一位“黎族生脚”,成名时装戏是《人生》、《魂断蓝桥》,1990年他调入省琼剧院后,主演《苏东坡在海南》中的苏东坡获得成功,从而使琼剧首次问鼎“文华新剧目奖”。

“吴氏三兄弟生脚”也是琼剧界的一道亮光,吴多东成名以后,将胞弟吴多江、吴多军带上琼剧之路,并且成为剧团独挡一面的“生脚”,实在难能可贵。现今虽然“三兄弟生脚”均投身于民营琼剧团演戏,但他们奉献给观众及琼剧艺术的是真情与才华。

吴多东(左)和弟弟吴多军同台演出《风流才子》

吴多东(左)和弟弟吴多军同台演出《风流才子》

郑长和扮演的海瑞

郑长和扮演的海瑞

陈华在《红叶题诗》中饰演文东和

陈华在《红叶题诗》中饰演文东和

韩文华

韩文华

“三升半”王秀明

“三升半”王秀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