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艺术人生追思座谈会侧记

昨天的马三立艺术人生追思座谈会上,北京、天津、台北等地文艺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感想和见解,许多人在表达出对人民艺术家马三立追念之情的同时,还透露出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天津文联主席冯骥才说:近一个时期天津出现了人人争说马三立的景象,只有和人民深深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家,才会得到人们深深的尊敬。天津作为曲艺之乡,应当很好地总结这些宝贵财富,最好能建曲艺博物馆,让后代永久享用这一精神遗产。
相声名家马季的发言对马三立先生充满了崇敬之情。他说:我学相声47年,艺术追求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马三立先生塑就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马老的艺术我们学不完,他的淡泊名利也是我们的榜样。我还记得一件感人的事:十几年前常宝华老师带着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去摄录马老的日常生活场景。马老说:我的生活没什么好拍的吧?要拍也行,但你一定把他们给我准备的报酬退给人家,否则就不要拍了。我常告诉许多媒体记者,你们想知道马三立与相声的关系吗?告诉你们:相声就是马三立!马三立就是相声!
台北曲艺团团长郭志杰昨天也特意赶到天津参加了追思会。他说:台北许多人喜欢马三立的相声。我们每次到天津演出和交流时也都要拜访马老。马老为我们题了“福星常伴”的条幅,至今我们还珍藏着。老人家每次给我们二、三十岁的小演员题字时,也会写“某某好友留念”的字样,令他们十分感动。我总觉得老人并没有离我们而去,因为老人的艺术已深入人心,他给我们带来的笑声将长伴喜爱他相声艺术的人们。
相声名家冯巩的发言也体现出了对马三立老人的殷殷深情。他说:马老一直关心我的成长。我几次去马老家拜访,他都嘱咐我:要多学老活,多写新活,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体会马老作为相声艺术大师所提供给我们后辈演员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他的相声“包袱”巧、立意新、含义深、角度刁,令人永难忘怀。我认为应当用这样两句话来概括马老的艺品和人品:忠厚传家久,幽默继世长。马老即使在已病体沉重的时候,也不忘把轻松和欢笑带给人们,我们相声界的老师、同行们每当忆起这些,都对马老挑大拇指赞成。
天津文联党组书记孙福海十分动情地说:由于多年的工作关系,我与马老的接触很多。马老的人品和艺术可以用上马季先生题敬他的字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的宗旨是,永远把笑声留给人民。当年他的老伴儿甄惠敏患病弥留之际,也没有耽误为观众演出,等他完成了演出任务后,没能见上与他感情笃深的老伴儿的最后一面。对于多年与他合作的同行搭档,甚至天津市曲艺团的普通司机,马老也一直关爱备至,经常给予他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照顾和资助。他的心里永远把观众看做上帝。常听他相声的丛四爷、赵五爷等人的生日,马老也清楚地记得,我认为:马三立老人实实在在称得起是位可敬佩的人民艺术家。(记者:张浩 张京平 武志成)

(摘自 《天津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