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兰之所以被观众推祟为表演艺术家,是因为他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古代青少年的艺术形象。京剧爱好者总是把周瑜、吕布、罗成、陆文龙、许仙、梁山伯等人物形象和叶盛兰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叶盛兰是“富连成”科班主持人叶春善的第四个儿子。他扮相英武俊秀,又有一副好嗓子,在“富连成”学艺的时候,得到萧长华以及茹富兰、萧连芳、张彩林、曹心泉等先生的传授,全面掌握了小生行当里的雉尾生、武小生、官生、穷生、扇子生、娃娃生等不同的表演方法和技巧。他的功夫扎实深厚,文武昆乱不挡。出科以后,又拜著名小生演员程继先为师,得到进一步深造。他几十年如一日,艺术上刻苦努力,又富于独创精神。特别是新的时代、新的文艺思想,对他的艺术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很重视表现手段和塑造人物的关系。他曾经说过:“小生生只是个行当,不完全代表人物。”他还说:“这出戏为什么唱[西皮],那出戏为什么唱[二黄],要唱出什么感情来,只有自己先明白了,才能有的放矢、恰到好处。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把整个戏琢磨透了,那就有了主心骨啦!”他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采取了严肃、慎重的态度。他说过:“老前辈很高明,有很多绝妙的表演。但是,在今天看来不一定都是美的。要让今天的观众觉得美,这就难了。要大胆革新,但又不要妄为,千万别把好东西糟踏啦!”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创造性地运用程式技巧,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他扮演的几十个人物,或是英武、骄傲的周瑜,或是骁勇、蛮横的吕布,或是温文善良的赵宠,或是敦厚儒雅的梁山伯,都能真切感人。叶盛兰是京剧舞台上文武兼备、唱念做打无一不精、英勇儒雅无一不能的一代名小生。他承前启后,为小生行当开辟了广阔的表演天地,创立了刚柔相济、清新健美的声腔艺术。
二十年前,有一次,周总理陪同外国朋友观看叶盛兰的演出。一位法国艺术家称赞地说:“上帝给了他一条金嗓子。”周总理也风趣地说:“叶盛兰是古典男高音。”
叶盛兰嗓音宽亮,刚健挺拔,有着独特的演唱风格。京剧小生的演唱不同于其他男声的歌唱,有它的独特性。按照传统的说法,从龙德云到德珺如、朱素云等前辈小生,偏重于唱工,讲究“龙凤音”。所谓“龙”音就是挺拔的声调,“凤”音就是柔婉的声调。它的特点是真假声混合或者交替使用,声调高亢、雄浑,行腔简直、古朴。这种唱法被称为小生的正宗唱法。叶盛兰吸取了“龙凤音”的神韵,加以发展创造。他是完全运用假声,加上“刚虎音”的润饰,形成了清刚、婉转、丰腴、壮美的声音特色。为了表现不同人物,叶盛兰演唱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在表演英武、雄健的周瑜、吕布等人物的时候,是刚直多于柔婉,但又不流于粗俗暴躁;在表演温文儒雅的许仙、梁山伯等人物的时候,是柔婉多于刚直,但又没有脂粉气,不失男性的声音特点。他不是单纯地炫耀声音的美,而是力求运用唱念技巧、调式和旋律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气质,表达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因此,他能够创造出声情并茂、优美动听的唱腔。他还独具匠心地运用“刚虎音”来加重语气,表达情绪,突出性格和渲染气氛。
现在,我们介绍叶盛兰的几个唱段。
《白门楼》里吕布有一段[西皮]唱腔。吕布在丢失小沛,水淹下邳之后,被曹操擒住了。曹操和刘备坐在白门楼上准备杀他。这一段唱就是这时候吕布的内心表白。唱词是这样的:
今日里在阵前大败一仗,
似猛虎离山岗撤落平阳。
想当初众诸侯齐会一堂,
约定了虎牢关大摆战场。
一杆戟一匹马阵头之上,
战败了众诸侯桃园的刘关张。
今日里失小沛身入罗网,
怕的是进帐去一命身亡。
俺好比夏后羿月窟遭殃,
俺好比楚重瞳自刎乌江。
俺好比绝龙岭闻仲命丧,
俺好比三齐王命丧未央。
莫奈何进宝帐将贼哄诓,
我这里低下头假意归降。
这段唱声调刚劲沉雄而又低回婉转,生动地表现了吕布这个勇武善战的猛将,一旦失败就成了贪生怕死的懦夫。“似猛虎离山岗撒落平阳”这一句,刚劲和婉约结合得水乳交融,形象地唱出了吕布此时此刻觉得自己好象一只落在平地上的猛虎,咆哮山林的那种威风全然扫尽了。唱到“一杆戟一匹马阵头之上”的“上”字,用低腔,低回委婉,以柔化刚,唱出了当年驰骋疆场、几次打败曹操和刘备的情景已成过去,而现在只有颓败等死的心情。接下去唱了四句“俺好比”,以四个古人惨痛的结局自比。高唱如绝望的哀号,低唱如痛楚的呻吟。这四句起伏跌宕,一句比一句悲怆、凄厉。最后跪在曹操面前乞求活命。英雄末路,无可奈何!叶盛兰唱得感情充沛、细腻。他曾经说,要“口唱一句,心唱十句”。所以,他的唱能动人心弦!
《罗成叫关》的一段唱,表现了罗成被奸王李元吉所害,单枪匹马苦战苏烈,败阵以后回城搬兵的情景。这段唱虽然没有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旋律也很简单,但由于用琐呐伴奏唱[二黄]腔,显得特别悲壮激昂,用来表现罗成勇悍顽强的武将性格以及在北风呼啸的黑夜里怀着一腔悲愤催马奔驰的情景十分恰当,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段唱吐字凝重,“刚虎音”浓厚,在简明有力的行腔之中,着重表现了罗成虽然处于万分危急困苦的境地,但仍然不失大将的雄心和气概。“西北风吹得我透甲寒”一句,高亢嘹亮,古朴雄沉,气氛悲壮;“加鞭催动白龙马”一句,音调极高,有如龙吟虎啸,直冲云天,把罗成悲愤激烈的情绪倾泻无遗。
这段唢呐[二黄]很难唱。叶盛兰不但能唱得很高,而且还保持着清刚纯正的音色。这不仅凭借嗓子好,还要靠发声方面的功夫。演唱的时候,加强头腔共鸣,用气和用力很讲究。“有气无力则太飘,有力无气则太拙”。前辈小生的唱念咬字太以力行腔,不免强拙、滞涩。叶盛兰注意以气行腔,用气领用力托气。即使唱高腔,仍然从容舒展,声情并茂。
《柳荫记》里的梁山伯是个温文儒雅的书生,要用文小生来表演。其中有一段[西皮原板]:
远山叠翠如含笑,
春水绿波映小桥。
绿荫深处闻啼鸟,
柳丝儿不住随风飘。
看此处风景甚妙,
空有丹青难画描。
这段唱柔婉多于刚直,听起来柔中有刚,婉转秀丽。加上行腔舒朗,表情含蓄,栩栩如生地表现出这个风度翩翩、朝气蓬勃的少年面对湖光山色、绿荫鸟鸣的景物,情趣盎然、流连难舍的情思。
叶盛兰的念白也很有特色。传统的念法,真假声交替很明显,参差起落显得生硬,有点“阴阳怪气”的感觉。怎么解决这问题呢?叶盛兰认为“要在真假声换声点上下功夫”。他的念白真假声结合得很好。中低音用瞳音,宽窄适当,变换自如,不露痕迹。这样,就使念和唱的声音和谐一致、自然流利、悦耳动听。
《群英会》里周瑜上场的四句“定场诗”,叶盛兰念得情绪饱满,节奏稳健,气魄雄伟,表现出少年统帅、水军大都督的气派。这四句声音纯正,四声准确,抑扬起落十分得当,虽然是念,却象是唱,同样有旋律的美。正如他自己所要求的那样:“唱似说,说似唱。”这四句最妙的是“刚虎音”的运用:一二四句的句尾是三个阴平字。阴平字要念得高而平;又因为这三、个字是“中东韵”,“空、东、功”要着重鼻腔共鸣,收音归入鼻咽部位,这样再加上“刚虎音”的润饰,不仅使声音色彩更加丰腴、壮美、而且突出地表现了周瑜少年自负、不可一世的个性,显示出他那机警敏锐的性格和雄姿英发的风度。这四句“定场诗”就把周瑜的艺术形象立起来了。
《群英会》里周瑜和蒋干的一段戏很精采。蒋干打算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周瑜机灵敏锐,识破了蒋干的计谋,立即先发制人,对蒋干展开了心理攻势。这段念白职严肃又挥洒,句句弦外有音,字字犀利逼人。在念法上,情绪开合幅度很大,抑扬顿挫尽情发挥。我们听着这段念白,就好象看到了周瑜眼神的锋芒、嘴角上的冷蔑和眉宇间的杀气。在表达了保卫东吴事业的决心,指出任凭什么口似悬河、舌如利刃的人也别想动摇他之后,周瑜发出了一阵得意的狂笑。蒋干无言答对,只能强作苦笑。这时候的周瑜首先在精神上战胜了对手。听到这一阵有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的笑声,周瑜的那种神采飞扬、得意万状的神态,便跃然眼前了。
叶盛兰塑造的许多人物,性格、气质决不含混雷同。即使同属雉尾生的都督周瑜、温侯吕布、巧嘴华云龙、双枪陆文龙,他都能准确地刻画出他们鲜明的性格,表现出他们在特定情景中的真实丰富的思想感情。
《九江口》里的华云龙,是金陵朱元漳手下的一员大将。他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华云龙奉命假扮张仁诈降北汉王陈友谅。当被老谋深算的大元帅张定边识破以后,他既表现了随机应变、口巧舌能、以假乱真的本领,又表现了虚张声势、色厉内茬、孤注一掷的心理。在这出戏里,华云龙虽然是配角,叶盛兰却把这个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既有戏,又不抢戏。
《八大锤》里的陆文龙,在两军阵前与宋将车轮大战,飞舞双枪,力敌八锤。他少年好胜,意气风发,武艺超群,锐不可挡。“断臂说书”这场戏又表现出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对于复杂生活。人情世态的懵懂好奇。叶盛兰扮演的陆文龙,英武而不同于周瑜的豪壮,有勇力而又不同于吕布的蛮横,是在英武之中含着少年的稚气。
叶盛兰在声腔艺术方面的创造是丰富的,造诣是很深的。他的演唱能够使我们从听觉感受产生视觉形象的联想,给人一种清新、健美、生气勃勃的艺术享受,是值得后辈好好学习的。

(摘自 《戏曲群星》(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