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程派,尚在懵懂之中,接触的第一出戏是《六月雪》,那几句又惊又怕、忧伤哀怨的滚板唱腔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细听后面的大段二黄慢板、反二黄慢板甚至散板都是那样动人心弦,荡气回肠。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不能自拔,深深迷恋至今。
我常常在想,是上天的神灵赋予了程大师怎样的睿智,创编出这一段段清新隽永、玲珑剔透、超越凡尘又饱含激情的唱腔,使人余音不绝、回味无穷。
每次听《文姬归汉》中的“胡笳十四拍”,心中便充满了凄凉酸楚。这段雅致之极的二黄慢板诠释了文姬当时别夫抛子而又相见无期的痛苦心情,唱腔的旋律异常优美,连绵不断、跌宕婉转,夜深人静时来欣赏,更能品味到文姬的离愁别恨。“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在《青霜剑》中有一句听了让人心碎的哭头,主人公申雪贞为报夫仇而舍身下嫁,临行前不知事的娇儿也要随行,面对哭着不愿与母亲分离的孩子她只唱了一句“啊,苦命的儿啊”,这句柔肠百转肝肠寸断的哭头令我潸然泪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呀!让你痛彻心扉。这也是我听到的最能打动人心的一句哭头,这句哭头将申雪贞明知自己是有去无回而与爱子诀别的复杂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只这一句就足矣。
我想没有听过程砚秋的录音而自称是程迷的人至少他还不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程迷或者说不是一个成熟的程迷,只有静静地用心聆听大师的秋声后才能感悟到程派的真谛。
程派的唱腔绝不媚俗,在程砚秋的唱腔中蕴含着一种不畏权贵的反抗精神,满身傲骨的人格魅力,他也把这些都赋予在他倾心创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窦娥、抗争的英台、善良的湘灵、以死相拼的张慧珠……程先生于1926年首演了《文姬归汉》,《荒山泪》首演于1930年,《春闺梦》首演于1931年,《锁麟囊》首演于1940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经典的唱腔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依旧打动着千万人的心,就像一坛陈年的佳酿,历时愈久,味道愈醇。相信在今后的岁月中,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依然会拥有众多的知音,依然会有许多像我一样的人为之陶醉,为之痴迷,“淡极方知艳”这也许是对程派的最好解释。
在纪念程砚秋的文献片中,有一段程先生1932年赴欧洲游学考察前临行时的电影资料,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程先生身披大氅,手拿礼帽,对着镜头不时浅笑的容样,这个珍贵的片段,对于和我一样出生于七十年代的程迷来说是唯一能够一睹大师舞台下风采的机会。
我感到我生在这个年代是何等的幸与不幸,幸运的是还能通过磁带、唱片和仅存的电影《荒山泪》来领略大师的遗韵;不幸的是不能现场亲耳聆听大师的天籁之音,不能亲睹大师在舞台上的绝代风姿,但今生能与程派相识相知足矣。今年正值程砚秋大师诞辰100周年之际,写此小文以示纪念。
2004年10月10日
本贴由今生戏为伴于2004年10月11日15:56:56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