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介绍
上海大剧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联合出品
昆剧《浮生六记》
Kunqu Opera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时间:2019/7/13(周六)19: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票价:¥80(公益票)/160/380/480/680
原著:〔清〕沈复
编剧:罗周
导演:马俊丰
执行导演:倪广金
艺术指导:石小梅、胡锦芳
作曲:孙建安
编曲:李哲艺
主演:施夏明、单雯、李鸿良、由腾腾、顾骏、裘彩萍
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简介:
清代文学名著《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主要活动在乾隆、嘉庆年间。原书六卷,今存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这是一部自传体笔记式作品,记叙了沈复与妻子芸娘平凡又富有情趣的家居生活,和漫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辞清新,情感真挚,有“小红楼梦”之誉。学者俞平伯称赞“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英文版译者林语堂读罢深感“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称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目前《浮生六记》刊印版本超过百部,包括英、德、法、俄、瑞典、丹麦、日本等外文译本,海内外文坛影响深远。
上海大剧院引领出品歌剧、芭蕾、戏曲等在内的中外经典剧目,创意呈现世界经典融合民族元素和时代特征的舞台艺术,此次携手“南昆正宗”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等长三角文艺名团名家,经多年筹备将《浮生六记》搬上昆剧舞台,汲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精华养分,以当代审美揭开传世小品和百戏之祖的古典情怀:笙箫管笛响处,跟随沈复寄情于翰墨篇籍之间,追怀他与芸娘这对多情佳偶的温馨与悲苦,体悟茫茫人世间的欢悦与无常,承续中华民族古今一脉的人文生活美学和旷达处世之道。
沈复 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年不详。出身于衣冠之家,未仕。能文善画,落拓不羁。曾从同里石韫玉出游南北各地,为人幕僚。嘉庆十三年(1808)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册封琉球国王。代表作《浮生六记》,书名取李白《春夜宴季弟桃李园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意。全书文笔真切自然,深情缅邈,颇足动人。清人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购得《浮生六记》手稿残本时只存四卷,后两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佚,光绪三年(1877)杨氏交由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首次印行。(参考《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等资料编辑)
罗周 她写的是昆曲,也是古人的情怀和当代人的情感。她被称为“一匹黑马闯进戏曲编剧界”,2012年凭借京剧《将军道》(合作)荣获中国编剧最 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成为此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自此便一发而不可收。她的笔下有《春江花月夜》的旷达,有《醉心花》的痴绝;而在她的编剧世界中,各色人物或真或假,却都令人印象深刻,充满争议的鱼玄机冰冷与炽热同体;一代宿儒顾炎武则在矛盾与纠结中彻悟。这一次,她聚焦姑苏城边的一对小夫妻,带领观众进入两个半世纪前文人的内心世界,遍览“浮生”况味。
马俊丰 这位一路从深圳做戏到上海的青年新锐“鬼才”话剧导演,从《郑和的后代》《一女遇到男男男》《拾叁》到《繁花》,步履从南到东,艺术风格逐渐从外至内,平静与喧嚣交替,深处暗流涌动。舞台剧《繁花》荣膺第二届华语戏剧盛典“最 佳创新剧目”奖,60年代与90年代交替的结构,较好地呈现原著散点叙事的“海派”文学风格。小剧场作品《四声猿·翠乡梦》是他首次执导昆曲,反响有口皆碑。从金宇澄的《繁花》到沈复的《浮生六记》,从当代文人描述的市井生活上追至清代文人笔下的家居婚姻,也许是参透了上海话中“不响”的况味,他对日常生活的细腻与生动也有了新的感悟,从而赋予《浮生六记》不一样的视角。
施夏明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他是《南柯记》里的淳于棼,他也是《牡丹亭》里的柳梦梅,他是《白罗衫》里的徐继祖,他也是《玉簪记》里的潘必正。他是昆曲里风流才子的代 言人,生活中却是爱摄影的居家“暖男”。台上惊鸿一瞥、千面人生,无数经典形象从案头中走出、从古典中走来,走到当今城市的舞台,引得今天的观众随着他的表演同哭、同笑;体味着百年前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着现代男女的悲欢离合。今朝《浮生六记》更添几分今时今日的人生慨叹。
单雯 梨园世家,闺门秀雅。近日实力斩获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作为省昆“第四代”中最年轻的学员,她的成长见证了昆曲回归大众视野的“文艺复兴”之路。在李香君登场的年岁登场;在杜丽娘寻梦的年华寻梦,她生逢昆曲绽放的时代,又将自己的光华照亮了昆曲舞台。昆曲赋予她沉静与隽永的幽兰气韵,她则为昆曲带来青春的活力。她装点了无数青年观众的艺术之梦,在《浮生六记》的舞台上,她是从文人笔下走来的“梦中之人”。
——艺术家阵容等节目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