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的澧州一带,自古以来,这里便是楚文化的繁盛之地,文化传统渊远,歌舞以及各类民间艺术盛行。大约是在明末清初之时,这里便有了定型的荆河戏。随后,经过几百年的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艺术风格独特、流布甚广的湖南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荆河戏。

荆河戏流行于湖南省的澧县、临澧、石门、慈利、安乡、津市、岳阳、华容、沅江、南县、龙山、永顺、桑植、大庸以及湖北省的松滋、江陵、公安、石首、监利、宜昌、当阳、枝江、长阳、宜都、鹤峰、来凤、宜恩,贵州省的铜仁,四川省的秀山、酉阳等地。荆河戏又称上河戏和高台班、大台戏,1954年才正式定名为荆河戏。

荆河戏形成之初,主要是唱高腔和昆腔。高腔的主要特色是一人独唱,众人后台帮腔,乐器用土锣、大钹、鼓板打节奏,不用管弦乐器伴奏。其来源为弋阳腔改调,仍保持了曲牌体结构,后期帮腔改用唢呐伴奏,很有地方特色和泥土气息。

昆腔进入荆河戏比较晚,一般用笛子或唢呐伴奏,所以又称为吹腔。以后逐渐被弹腔所替代。高腔剧目、昆腔剧目保留下来的都比较少。

弹腔是荆河戏的主要声腔,包括北路和南路以及特定腔调三类。其中北路高亢刚劲,南路细腻婉转,特定腔调跌宕多变。一般认为,其北路是秦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而形成。据地方志所载,李自成于明崇祯十六年三月(1643年)攻克澧州,张献忠随后进驻澧州,第二年,李自成之妻高桂英率30万众来澧州,军中的秦陇子弟带来了秦腔,当地民众相率仿歌,从而成为荆河戏弹腔中北路之始。荆河戏弹腔中的南路和特定腔调形成较晚。一般认为其南路受徽调影响较大。清初之时,徽调即在澧州演出,荆河戏艺人吸收徽调之精华,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弹腔南路声腔。

荆河戏的发展,与相关地区的地方戏剧种联系极为密切。如汉剧,荆河戏旧有“湖南成班,沙市唱戏”之说,而沙市又是汉剧演出的胜地,汉剧艺人要在武汉出名, 先要到沙市“唱红”。因而,二者在演出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荆河戏与武陵戏艺术上亦有渊源。一般认为二者同出一源,荆河戏艺人常到武陵戏班搭班演出,早年,生、旦、丑三行二者能够同台合演。荆河戏的弹腔与川剧的相琴戏亦有联系。一方面,四川的相琴戏直接受到荆河戏的影响,另一方面,早期荆河戏使用的大土锣、大成都钹,都是来自川剧。另外,荆河戏与辰河戏以及活动于湖北恩施一带的南剧也有密切的联系。

荆河戏的唱腔用嗓根据行当不同,而有所区别。须生多用“边嗓”和“沙嗓”,小生、旦脚用假嗓,花脸常用“本带边”,小花脸、老旦用本嗓。唱腔特色浓郁,具有高昂、响亮、气势宏大的独特风格。念白主要讲接近于普通话的“澧州官话”,少数剧目也用京白、川白、苏白和山西白。 荆河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文武二场面。 文场面包括胡琴、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面则包括堂鼓、大锣、小锣、马锣、云锣、头钹、二钹和铰子等乐器。马锣的传统打法极为特别,是将锣抛到空中再打的。

荆河戏的角色行当分为生角、小生、旦角、老旦、花脸、丑角六行。生行主要是扮演挂须而不开脸的男性角色, 分老生、杂生、正生和红生。小生,俊扮不蓄须的青年男子,其戏路一般按人物穿戴分为紫金冠戏、二龙叉戏、包巾戏、纱帽戏、公子巾戏和罗帽戏六类。旦角,分正旦、闺门旦、花旦、武旦、摇旦五种。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分贫富两类,贫者拄竹棍,富者拄龙头拐杖。花脸,分大花脸、毛头花脸和霸霸花脸。大花脸扮演地位显赫,年纪较大的角色;毛头花脸,指戏中居次要地位的花脸;霸霸花脸,多系年岁较轻,个性刚直、勇猛、 暴躁一类角色。丑角,即小花脸,戏路很宽,上至帝王将相、公子少爷,下至流氓强盗、家院公丁、武夫侠士、樵夫牧童、花子媒婆等都能扮演。

荆河戏的表演很有特点,素重做功,讲究内、外八块的功夫。所谓“内八块”功夫,指演员要通过勤学苦练,能够准确地表现出人物喜、怒、哀、乐、惊、疑、痴、醉等内心感情。“外八块”,则是指演员要勤练头、眼、脸、口、胸、背、手、腿等外部形体动作。也有人将荆河戏的表演归纳为“八功”,即三官功--眉、眼、脸、上身功--肩、臂、肘、掌、胸、腹、腰,下身功--腿、脚,喉嗓功,须发功,翎子功,盔帽功,袍服功。在表演中,要求演员将这些功夫自然运用,内外结合,鲜明、生动、准确、深刻地表现各种特定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感情。 荆河戏的传统剧目较为丰富,保存下来的还有540多出。其中有450多出整本戏,几十出散折戏。从剧目来源看,少数出于元、明杂剧、传奇和民间传说、故事,大多数题材与历史演义、章回小说相似。如《马踏冀州》、《百子图》、《斩三妖》等与《封神演义》中的情节相同;《楚宫抚琴》、《搜孤救孤》、《清河桥》等剧目的情节出自《东周列国志》、《凤仪亭》、《群英会》、《大回荆州》等剧目情节与《三国演义》相同;《三兴瓦岗》、《双驸马》、《薛刚反唐》等剧目情节源自《说唐》;《沙滩会》、《两狼山》、《天门阵》等剧目与《杨家将》相似;《翠屏山》、《调叔》、《三招安》等剧目情节似出自《水浒》;《反武科》、《两狼关》、《疯僧扫秦》等则与《说岳》相近,《秦雪梅》、《三娘教子》、《清风亭》、《白蛇传》、《一捧雪》等剧目,则出自传奇。另一些剧目,如《诸仙阵》、《四下河南》等,则分别改编自围鼓、皮影戏、曲艺等民间艺术形式。 荆河戏传统剧目中,保留下来的多是弹腔戏,昆腔戏和高腔戏极少,还有些剧目是用呔腔和小调演唱。另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如《封神榜》、《西游记》、《薛家将》、《杨家将》等,长的可演十天半月,短的也能演三、五天。清代和民国时期,荆河戏以唱“庙台”、“会台”、“草台”为主,演出条件和舞台设备极为简陋。

早期的荆河戏班,主要是活跃在农村乡镇,每逢神诞,城乡便请戏班去演酬神戏,庆贺民安物丰,求神赐福。乡镇农家为了地方安泰、百业兴旺、求子求寿、消灾免祸,向某神庙许下心愿,届时也要请戏班演戏还愿。婚宴寿诞、得子添孙、升迁入学、新屋落成等喜庆之时,也请戏班演戏,以示庆贺。民国以来,到本世纪20年代后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其他社会原因,荆河戏日趋衰落,专业戏班逐渐减少。抗日战争以来,荆河戏更是日渐消亡,濒于绝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荆河戏获得了新生。人民政府改造、组建了一批专业的荆河戏剧团,并为荆河戏艺人提供了发展艺术的良好条件。通过培养人材,抢救遗产等工作,荆河戏艺术焕发了新的青春光彩。一批经过整理、改编的优秀传统剧目,活跃在荆河戏舞台。一批新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在荆河戏的艺术生命中增添了新的血液。一批前程远大、生龙活虎的青年演员,虚心学习传统,勇于开拓创新,成为荆河戏艺术的优秀传人,为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种,灌注了朝气蓬勃的现代生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