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夹弦: 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荷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目前仍兴盛不衰,成为亳州最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两个主要剧种之一。这一戏剧伴奏乐器主要是四胡,这种四胡上的四根弦每两根分别夹一束弓上的马尾,进行拉奏,人们因以名之,称之为“二夹弦”。亳州一带也称“两夹弦”。 “二夹弦”最早传入亳州是在1916年,建国前五马镇有专业的“二夹弦”戏班。二夹弦传入亳州后,队伍不断壮大,组织逐步健全,由简单的小戏和小型乐队,吸取借鉴梆子、京剧等丰富自身,角色渐有明显分工,即“六门十二行”。增加“脸子戏”(即脸谱),有红脸(须生),黑脸(大花脸),白脸(奸白脸)三个行当。另外有小生(由丑角蜕化来的),歪辫(娃娃生),旦、丑、老外(挂髯老翁)。其中旦角分小旦、青衣、老旦、彩旦四行,丑角又分小丑和丑两行。特别是五十年代后期,政府关怀“二夹弦”剧种的生存,1959年正式成立亳县二夹弦剧团。新时期“二夹弦”得以复生。1980年原亳县县委组织人抢救“二夹弦”这一稀有剧种,建立了二夹弦业余戏校。1983年在戏校基础上重建亳县二夹剧团。二夹弦戏剧很有特色。戏班是家族式的“子弟”班。艺人们同病相怜,患难与共,合作很好。艺人多是一专多能,演员能演几个行当的角色,伴奏人员能身兼多职。行当上虽发展到“六门十二行”,但主要的是小生、小旦的戏,红脸的戏也不少,小丑的重头戏不多,花面也不多,多由红脸兼唱。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乡土味很浓。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演唱技法上以大本嗓子吐字(唱词)假声拖腔。即句尾用鼻音和胸音的有机结合,模仿手工纺车音色的特殊效果,形成了真假声频繁交替的二夹弦声腔特色。而亳州二夹弦在解放后向外学习中既吸收山东“二夹弦”清新柔美的旋律,又采取河南“二夹弦”高亢明快的节奏,渐渐形成了自己刚柔相济的特色。独具特色的亳州二夹弦不但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也在演艺界产生影响。60年代曾在省内许多城市演出,还在山东、河南、江苏等省的城市引起强烈反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