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怀调是一个古老的板腔体剧种,它上承隋唐时期的《踏谣娘》艺术成就,下接明代弦索调的艺术规范,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至清初。据《磁州文史资料》记载:怀调起源于磁州,在清朝末年,磁县溪小梧(西小屋)村组建了第一个磁州怀调戏班即“事好班”,共有10多个人。

“事好班”的组建,促进了民间戏曲的发展。由原来的地摊唱正式走上了舞台,由原来的不化妆,到后来的穿戏装。清末民初,“事好班”在漳河沿岸村保的支持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磁县怀调剧团和河南安阳县怀调剧团都是在西小屋怀调剧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1947年,磁县西小屋村怀调剧团正式成立。演员也随之增加。剧团成立以后,团里的老艺人又收了第一批青年学员。他们白天干活,晚上练功排戏,仅数月之后,便成功地为群众上演一批现代和传统剧目。如《白毛女》、《小女婿》、《盔缨记》、《血泪仇》等。

1949年以后,工作队进驻西小屋村,这为怀调剧团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52年,西小屋怀调剧团经政府批准,改为半职业剧团。剧团还成立了“艺委会”,把原来口传的各类剧目进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之后,又编辑成册,使演出剧目的内容及形式,更加丰富更加规范。

1959年,磁县、临漳、成安三县并一县。当时,因磁县怀调剧团在当地各县颇有名气,邯郸地区决定留下“磁县怀调剧团”,并在原临漳豫剧团中挑选了部分优秀青年学员充实到怀调剧团。同时,还邀请了原京剧武功教师王绍彬、夏秀盈、吴雪奄指导和排练了神话剧《红姝女》、《孙悟空大闹平顶山》;历史剧《孙庞斗智》、《潘杨讼》等。剧团除在本县演出外,还分别活跃在邢台、临漳、山西、河南等地,深得漳河两岸人民的喜爱。

文革时期,磁县怀调剧团被解散。文革以后,西小屋怀调剧团又重新组建,并邀请了卢万春、张秀英等部分老艺人做剧团顾问。不到一年时间,又一批戏苑新秀便脱颖而出,使一批传统剧目如《盔缨记》、《战洛阳》等又成功地再现于舞台。河北电视台还录制成电视戏曲片段展现给全省广大观众。目前,磁县还活跃着西小屋怀调剧团、庆和峪怀调剧团、黄鼠怀调剧团等。

怀调是以演古装戏为主的剧种。在演出形式上,动作豪放,将帅出场常伴于墩子鼓四大扇。马号的强烈伴奏,使人有万马奔腾,铁军冲杀之感。其音响,若在舞台夜场演出可传十里之外。

怀调的唱腔板式有十几种,如:慢板、流水、二八、紧二八、散板、呱哒嘴等。

怀调剧种文场戏原来只有大弦、二弦和唢呐、马号。八十年代以来改为板胡为主,另有二胡、低胡、琵琶、笙、笛等乐器。马号是怀调剧种保留比较古老而独特的伴奏乐器。为铜质,号杆4尺有余,一般用四把或六把,最少用两把,用以烘托气氛。

怀调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该剧种行当俱全,人物刻画细致,每个行当又具体分工,如生、旦、净、末、丑。净又分红脸、大红脸、二红脸;黑脸又分大黑脸、二黑脸;花脸则分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因此,戏剧老艺人创造了极为丰富的脸谱艺术,入木三分刻画了人物性格,造型古朴,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风格。

磁州怀调传统剧目有100多出,现代剧目有20多出,经常演出的有40多个如《五凤岭》、《老羊山》、《两郎山》、《老包说媒》、《三战吕布》等。(温王林任希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