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扬剧、曲艺班因为市场不景气和资金匮乏停止招生,戏曲队伍后继无人。2006年5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扬剧以及扬州曲艺中的评话、清曲榜上有名,扬州市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提交议案和提案,对扬州戏曲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表示关注。
2007年10月9日,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一个由政府出资,学校、剧团参与的合建模式终于浮出水面。71名精心挑选的戏曲苗子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接受扬剧、曲艺等系统学习。10月22日,冲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真假24小时》在扬州大剧院演出,从中可以看到扬州戏曲打开了一条振兴之路。
扬剧是在花鼓戏和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20世纪初以来迅速发展和流行。它产生于民间,以扬州方言念唱,具有质朴、生动、贴近生活的特点,擅长表现中下层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扬州清曲是扬州曲艺的一种,始于元,成于明,盛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扬州清曲南北交融,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省代表性民间曲种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曲艺品种之一,有500多种曲目,140多个曲牌。脍炙人口的《好一朵茉莉花》的音乐源头即来自扬州清曲中的曲牌“鲜花调”。扬州评话是扬州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扬州评话有传统书目65部,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说书艺术的活化石。自清代以来,其风格流派众多,近现代最著名的流派,是以王少堂为代表的“王水浒”,以康重华为代表的“康三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可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丰富多彩,传统戏曲普遍面临着票房危机、发展危机和生存危机。扬州地方戏曲这个受地域限制、生存空间狭小的艺术品种濒临消亡,作为地方戏曲艺术载体的扬剧团、曲艺团困难重重。
在扬州教场拆迁留下的废墟中,一幢陈旧的三层小楼孤独地立在那里,这就是现在的扬州曲艺团。二楼一个类似茶馆的大厅里面有位说书的先生,场内坐着二三十个听众,边喝茶边听。这里在上个世纪却是扬州城里最热闹、最有名的大光明书场。但现在戏曲、说书这些不流行了,有名的先生说两个小时也只能挣40块钱。
经历过潮涨潮落的扬州评话大师惠兆龙感叹地说,上世纪60年代,扬州曲艺团有50多名演员,社会上还有很多独立的戏曲表演者,可是从1997年曲艺班最后一批招生至今,扬州曲艺已是10年“无后”了。加上在曲艺团工作辛苦,待遇也不高,人员不断流失,目前团里演员只剩下10多名。他还提到,现在表演的扬州曲艺、评话大多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曲目和书目,已经有几十年没有新书目、新曲目了,说唱了几十年,总是“水浒”“三国”,观众也厌倦了。
在扬州市扬剧团,同样听到了这样无奈的叹息。毕业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扬剧专业的梅花奖获得者李政成回顾了扬剧班几次招生的强烈反差。1981年,13岁的李政成报考了当时的扬州市文艺训练班。该班当年招生50人,报名者达1000多人。到了1998年,50人的招生计划因报名未满,扬剧班无奈取消。目前后继无人问题日益凸现,在曲艺团的各个曲种中,扬州清曲危况最甚,现在已经没有专业演员。
扬剧以及曲艺中的评话、清曲等项目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江苏省又出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命名与资助暂行办法》,通过确定传承人制度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07年10月9日,71名精心挑选的戏曲苗子进入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接受扬剧、曲艺等系统学习。扬州市政府为这些学生交纳上万元的学杂费;学校为这些戏剧苗子提供系统教育,还补助数百元的生活费及奖学金;扬剧团和曲艺团为学生提供业务指导和帮助,并采取订单式培养形式,对这些学生优先录用并提供实习锻炼机会。为改善扬剧、曲艺等班级的学习条件,扬剧团、曲艺团等演出团体,以及许多关注和热爱扬州戏剧的热心人和企业,还送来乐器、健身器材乃至空调等生活用品。
扬州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周岳明表示,作为扬州地方文化之魂,扬州戏曲绝不能遗失。扬州戏曲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师带徒”模式逐渐走向正规学校教育,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在1984年成立,当时江苏省内外的扬剧、评话、清曲人才绝大多数都是由该校培养的。停招10年后重新开班,周岳明深感压力很大。他说,扬州戏曲要繁荣,还是要依靠市场、依靠自身,要使传统戏曲跟上时代脚步,才能真正重新焕发活力。(施华健)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